傷寒論麻黃升麻湯應用

麻黃升麻湯證脈象的臨床應用

結合本方配伍規律和脈象總結, 認為與中醫“胃 癰”的病機頗為契合, 並將方應用於該病的治療中, 該病現代醫學多表現為萎縮性胃 炎、糜爛性胃 炎、潰瘍性結腸炎等, 且療效顯著。

1 麻黃升麻湯的配伍規律

從麻黃升麻湯的組成來講, 配伍相對複雜, 似不符合經方特點。 湯劑講究盪滌之功, 其作用機制在於所有藥物被濃縮成湯液後氣味具有整體趨向 性,若僅從藥物功效來分析, 則顯雜亂無序, 應當把病機特點與湯劑的作用趨向相結合來分析方義。 針對脈象反映的病機特點, 麻黃升麻湯總的作用趨向 首先是透過氣味俱厚的甘寒多汁之品和苦寒徹熱之品,剛柔相濟, 持續作用於邪之病所, 使關脈鬱結燥逆之氣得到平復, 是必輔以大量甘寒潤燥之品, 因其既緩急定氣, 又能養陰補中, 如甘草、玉竹、天冬、知母、石膏、黃芩; 繼而配以麻黃、升麻、當歸辛溫升提之藥,從關脈把鬱氣透達到寸脈, 而不至於竭伐脈根, 即李東垣所謂“升舉清陽”; 餘則桂枝、乾薑、白 術、茯苓、芍藥辛溫配苦溫, 使寸關之氣慢慢充盈起來, 鼓動氣血生化以補充尺脈的不足, 此為整個方劑的作用機制。 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因尺脈虛而驟補, 因氣機已至厥逆, 直補只會加劇氣機鬱滯; 也不能徑直疏通厥氣, 因為整體脈無根, 過用升提會造成亡陽之勢; 又不能偏執於辛甘化陽 之法, 因 其津液耗傷, 陰 液竭乏。 故甘寒配苦寒, 甘溫配辛溫, 配伍精當, 藥味多而不雜, 使整體方藥氣味寒而不滯, 溫而不燥, 寓攻於補之中, 作用力緩慢而持久, 藥味多而不雜, 具有經方配伍嚴謹精當的特點。

。2 病案舉例

陳某, 女, 65 歲 , 2018 年 3 月 11 日 初診, 主訴胃隱痛、燒心 10 餘年, 臍周時有隱痛感, 伴乏力, 納呆,刻下症見眠欠佳, 心煩, 健忘, 神疲食少, 食後脘悶不適, 口 苦、口 幹, 大便不爽, 日 一行, 舌紅苔有裂紋、黃厚膩, 舌體中部剝苔, 診其脈浮虛滑數, 重按無力, 尺脈不足, 關脈滑象明顯。 既往幽門螺桿菌感染病史,西醫診斷: 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 炎, 中醫診斷: 胃 癰 氣虛挾痰, 木鬱不發。 治宜升降氣機, 透發鬱陽, 方用如下: 麻黃 5 g , 升麻 15 g , 當歸 15 g , 知母 10 g , 黃芩8 g , 沙參 12 g , 半夏 12 g , 石膏 20 g , 玉竹 20 g , 赤芍15 g , 炙甘草 10 g , 桂枝 12 g , 茯苓 20 g , 乾薑 10 g , 天冬 15 g , 生白 術 15 g , 共 7 劑, 每日 1 劑, 水煎, 早晚飯後各 30 min 分服。 另 囑適寒溫, 悅情志, 飲食有節, 忌生冷油膩及辛辣刺激之品。 2018 年 3 月 17 日

複診: 胃 酸及燒心症狀較前明顯減輕、臍周 痛減, 口已不苦, 大便已順暢, 刻下仍有口 幹欲飲, 精神倦怠,舌紅苔黃膩, 剝苔, 整體脈象較前有力, 尺脈已 略顯充盈, 三部脈已不顯浮空而虛滑之勢, 中取已有搏指感, 尺脈漸起, 為有根之象, 仍用原方加減, 減少辛溫發散藥的用量, 轉為和胃 、祛痰、養陰為主的用藥思路。 故守前方減麻黃為 3 g 、桂枝為 8 g 、當歸為 9 g ,加生地黃 15 g 、石斛 20 g 、天冬 20 g 、沙參 15 g , 共 7劑, 服用方法同上。 2018 年 3 月 25 日 三診: 胃 已 無明顯不適感, 臍周痛消失, 食慾轉增, 睡眠明顯改善,精神恢復, 舌質仍紅, 舌體剝苔已 愈, 用方思路轉為益胃 陰、和胃 氣、運中焦為主, 從理陰煎、益胃 湯、沙參麥冬飲三方化裁, 後又複診數次, 前後治療 1 月餘, 淺表性胃炎等諸症得到有效控制。

按語: 患者以胃 隱痛、燒心為主訴, 屬於中醫胃癰的範疇。 經四診合參, 辨證為氣鬱挾痰, 木鬱不發。 患者為老年女性, 飲食不節、嗜食肥甘, 加之長年服藥造成藥傷脾胃 , 遷延日 久呈現出 氣陰虧虛又有痰瘀內阻, 脾胃 升降失和, 故中焦升降異常, 氣機鬱滯, 化生痰濁, 臨床可見神疲食少, 食後胃 脘痞悶不適等症, 日 久中氣下陷, 清陽不升致心腦神機失養。

《脾胃論· 飲食傷脾論》曰: “胃 既傷則飲食不化, 口 不知味, 四肢倦困, 心腹痞滿, 兀兀欲吐而惡食, 或為飧洩, 或為腸澼, 此胃 傷脾亦明矣。” 痰火擾心臥寐不安, 痰濁阻塞腸道則大便黏膩不爽, 氣陰虧虛鬱而化火灼傷胃津, 胃陰匱乏、膽火內熾鬱而不發則發隱隱作痛, 津液不上承於口 則口 幹、口 苦, 在陰陽之氣竭已 致厥逆的基礎上又有木鬱不發之症, 是虛中挾實證。 李東垣同時強調, 這種情況下禁用寒涼、辛開苦降、溫補之法, 尤以升降氣機、透發鬱陽, 即“若失機不治, 鬱陽不透, 多發癰證”, 張秉成稱其為“痞堅之處, 必有伏陽”。《素問· 病能論》曰 : “診此當 候胃脈, 其脈當沉細, 沉細者氣逆, 逆者人迎甚盛, 甚盛則熱…熱聚於胃 口 而不行, 故胃 脘為癰也。”故一診在麻黃升麻湯基礎上加半夏、乾薑、沙參, 意在通達關部痰瘀; 二診時, 患者失眠症狀已 明顯改善, 脾胃 中焦之樞已運轉, 陰陽氣已得相序, 木火之鬱已得外達之機, 脈象上尺脈漸復, 三部脈有勻平之勢, 應“滋水以行舟”, 故重用石斛、沙參、生地黃、玉竹養胃 陰, 健運中焦。 由 此, 鬱熱外達, 關脈之痰隨之而解, 使得邪盡陽生, 脈氣充養變為有根, 如《傷寒論》曰: “厥陰中風, 脈微浮為欲愈, 不浮為未愈”, 是厥陰病轉愈在脈象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