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捕手》: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化身惡龍

《罪惡捕手》是一本尤其獨特的犯罪小說,無論從結構上,還是從內容上來說都是如此。

首先來談小說的結構,本書的主體故事集中發生在五天內,作者多納託·卡瑞西在書中也透過具體的時間來推進整個故事。

但事實上,整個故事的開端,一直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那場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換言之,《罪惡捕手》當中的罪惡一直持續了數十年之久,恰恰驗證了多次出現的那句話,

“犯罪,會引發更多的邪行。”

《罪惡捕手》: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化身惡龍

卡瑞西在時間線的安排上頗為講究,兩條故事線並行,在主線故事中,兩位主人公馬庫斯和桑德拉出於各自的目的前往羅馬城查案,並最終產生交集;而在另一條故事線裡,時間跳轉到一年之前,一位神秘的追蹤者前往世界各地追捕同樣神秘的變形人……

馬庫斯與桑德拉,一年前與五天內,如何將這千頭萬緒的線索編制進一個嚴絲合縫的犯罪故事當中,這是作者卡瑞西面臨的考驗,也是《罪惡捕手》最吸引人的地方。

《罪惡捕手》獨特而又複雜的故事結構給讀者設下了不低的閱讀門檻,而它的內容也超出了我們多數讀者的認知範疇(但從作者最後的後記來看,本書的內容雖然頗有些離奇,但依舊紮根於現實),卡瑞西在書中引入了大量的宗教元素,而“聖赦神父”更是小說的核心之一。

《罪惡捕手》中的聖赦神父,是一個獨立於警察系統的團體,他們掌握了大量的犯罪資訊,想方設法要阻止犯罪。

為了熟悉各種罪行,聖赦神父們必須深入黑暗世界的核心,但這也為他們帶來了另一重風險——聖赦神父也是人,也無法杜絕罪惡的侵染,因此在長期直面罪惡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聖赦神父就此墮落,再也無法復返。

《罪惡捕手》中的一系列罪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聖赦神父而起,這群企圖阻止犯罪的人,最終恰恰成為了釀就犯罪的人。

卡瑞西為了深刻地探討上述主題,在小說中精心設計了一場“人性實驗”,他讓主人公馬庫斯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想要救人,就必須先殺人,如果想行善,就必須先作惡。

藉助這一情節,卡瑞西戳破了現實世界的一個弔詭之處:

行善一定要付出代價,作惡卻可以不花成本。

如果我們看完整個故事的話,會發現這一點從小說開頭就已經開始鋪墊了。

故事開頭,醫生莫妮卡接到求助電話,前去救治一名垂危的病患。等到莫妮卡到了現場,發現她妹妹的一隻溜冰鞋居然出現在該名病患家中,而莫妮卡的妹妹已經去世,被殺害時正穿著另一隻溜冰鞋。

事情逐漸清晰,這名病患很可能是殺死妹妹的兇手,那到底還要不要繼續救助?這是卡瑞西向莫妮卡丟擲的一個難題,同時這個難題也在質問著翻開這本書的讀者。

或許是覺得這一難題還不夠棘手,在後續的情節中,卡瑞西再次安排這名病患犯下了另一場罪惡。

以後見之明來看,如果莫妮卡當初放棄救治,那後來的悲劇也就不會發生。

這是一種在正常不過的念頭,但事實上卻是對人性的一次直截了當的試探。在《罪惡捕手》當中,卡瑞西讓莫妮卡放下了仇恨,實施了救助。他的態度顯而易見。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這些人都遭逢了人生鉅變,惡行不僅對他們造成傷害,還播下了惡種,甚至在某些人的身上生根,進而侵染了他們的生活。”

《罪惡捕手》中上演了多次這種“以暴制暴”的情節,令人深刻的是退休警察齊尼殺死了一名罪犯,而他也為用生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莫妮卡顯然是齊尼的反面,她和齊尼一樣對罪惡深惡痛絕,但她並沒有因此也墮入仇恨之中,也因此杜絕了罪惡對她的侵染。

尼采曾寫過一句話,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化身惡龍。長期與罪惡對峙,自身亦沾染罪惡。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罪惡捕手》在短短五天內接連揭開了多樁罪惡,而且一樁罪惡往往緊接著另一樁罪惡,所以卡瑞西才會說“犯罪,會引發更多的邪行。”

但在小說的最後,卡瑞西也並沒能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他也只能頗帶些無奈地說,長期接觸黑暗,怎麼可能不受影響?

或許真正的答案在於,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在光明和黑暗之間,每個人都在猶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