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縣中寨鎮:青山變“菌山” 群眾穩增收

走進中寨鎮青山村,一片片長勢喜人、生機盎然的赤松茸、木耳映入眼簾,放眼望去,山地與林地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食用菌種植示範基地風景畫。

織金縣中寨鎮:青山變“菌山” 群眾穩增收

中寨鎮青山村曾經因海拔較高、氣候寒冷、土地利用率低,傳統農作物玉米、馬鈴薯等成熟期晚、產量較低,導致村民一直無固定收入來源。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助農增收,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今年以來,中寨鎮緊緊圍繞“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這一總體目標,依託青山村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因地制宜,變劣勢為優勢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

織金縣中寨鎮:青山變“菌山” 群眾穩增收

據悉,中寨鎮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品”建設思路,堅持向山要地、向林要地。透過發揮黨員先鋒崗作用積極引進貴州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堅持“多菇並舉、企社並創、農戶參與”和“黨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打造青山村食用菌基地菌棒生產線一條。目前已生產菌棒400萬袋;建成青山村1200畝林下露天赤松茸、300畝木耳、300畝平菇種植示範基地;帶動就業群眾330餘人,人均年收入可達20000元,覆蓋貧困戶974戶4291人;每畝食用菌經濟效益除去成本可達10000元。

織金縣中寨鎮:青山變“菌山” 群眾穩增收

“以前我們一家人收入來源主要是靠在外打零工,靠種植馬鈴薯、玉米,但是產量極低,微薄的收入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土地基本都是丟荒。現在公司來了我們採取“借袋還菇,保底分紅”的模式參與食用菌種植,每年可實現增收20000元左右,更高興的是公司還在家門口給我們提供了就業機會,每天工錢120元比在外打工強多了。”青山村硝灰洞組村民盧啟德高興的說到。

織金縣中寨鎮:青山變“菌山” 群眾穩增收

“以前青山村土地貧瘠、氣候寒冷,村無特色產業,戶無增收渠道。現在黨委、政府立足青山村特殊地理優勢,因地制宜引進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不僅極大提高了青山村土地利用率還為群眾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增加了群眾收入來源,徹底改變了青山村以往貧窮落後的面貌。”青山村村主任盧啟忠如是說。

織金縣中寨鎮:青山變“菌山” 群眾穩增收

下一步中寨鎮將著力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透過採取“就業+培訓”模式,實現工人從“普通工人”向“技術崗位”轉變;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借貸還菇、保底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物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村電商平臺建設,持續強化產銷對接,以發展林下經濟為突破口,著力打造生態蘑菇小鎮,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編       輯:劉麗芳

審       發:劉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