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清朝曾經有過“康乾盛世”的光輝時刻,也有“鴉片戰爭”的年代,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歷史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趨勢,由於清朝長期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無法及時與外界進行交流,導致清朝沒有捲入世界工業文明的潮流之中。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正因為中國封建社會的自耕農經濟造就了封建專制制度,一直到清朝都處於農耕文明,而西方文明進行工業革命後則進入了工業文明,當兩種文明進行碰撞時,勢必會對農業文明造成巨大的衝擊。

而國家要想強大,就必須不斷地創新進取,以此強化國家的綜合實力,曾經有這樣一人,他在造火器的方面有著非常高的才能,

但可惜被康熙皇帝所流放,假以時日若是他能得到重用,清朝的綜合國力會趕超西方列強。

火器研發者

火藥又稱黑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晚唐時期被髮明出來,宋朝已經將火藥用於軍事之中,後經絲綢之路以及新航路的開闢,火藥從中國傳播到西方國家,明朝天啟年間,明朝政府從葡萄牙人手中購得“紅夷打炮”用於戰爭之中。在清朝康熙年間,清朝政府研發了威遠將軍炮,

在以後平定準噶爾的戰爭取得了勝利與威遠將軍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此炮正是由清朝的火器天才戴梓發明出來的。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戴梓出生在官宦之家,由於他的父親戴蒼十分熱愛機器研發,於是戴梓受他父親的影響,也非常喜歡研發器械,戴梓曾經研發過多種火器,在他研發的眾多火器中,有的能擊中百步以外的目標,

有的可以連續發射二十八枚子彈

,而這個火器叫連珠火銃。

連珠火銃的外表像一把琵琶,火銃的彈夾在位於火銃的背部,可以儲存二十八枚子彈,銃機則有兩個,它們相互連線,當使用者扣動扳機,這時的火銃內的子彈將會自己落入筒中,然後會拖動另一個板機,就會連續發射子彈了,

可是當戴梓研發連珠火銃後並沒有大規模的生產而是將它藏於家中。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據說將火銃藏於家中的原因是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裡的人不想讓連珠火銃在民間廣泛的傳播便斥責戴梓說道:“你如果將此器獻給皇上,導致此器在民間流傳,

你的子孫後代將沒有活人了”,擔心子嗣的戴梓就沒有將連珠火銃傳播。

康熙皇帝時期的清朝有很多國家要向清朝進貢,1686年荷蘭人來到中國並向康熙皇帝進貢了一把“蟠腸鳥槍”,這把槍是單發的火銃並不能與戴梓的連珠火銃相提並論,

可是當時的康熙皇帝並不知道有連珠火銃的存在

,因此康熙皇帝命令戴梓仿造“蟠腸鳥槍”十把回贈荷蘭使者。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再經過戴梓的仔細研究後,竟然消耗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將“蟠腸鳥槍”造了出來,荷蘭使者震驚不已,不僅如此,康熙皇帝還命令戴梓仿造葡萄牙人研發的佛朗機炮,

結果戴梓僅僅消耗了五天的時間就仿造出數十臺弗朗機炮,

這足以說明了戴梓在研究火器的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可惜卻“天妒英才”。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受人汙衊,流放北地

明清時期,在宮廷內供養過許多外國來華的傳教士,據統計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就有八十多名的傳教士在皇宮之中,他們在皇宮之中的主要工作有三種,第一,研究天文學和數學,第二,繪畫與鐘錶,第三,則是在軍事上鑄造大炮等軍事武器,皇帝們和士大夫們之所以供奉這麼多的傳教士,

是因為傳教士們為了到達自己傳教的目的取悅他們

,出於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西洋人的文化很快的受到了皇帝們和士大夫們喜愛。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而來自比利時的南懷仁就是眾多傳教士中的一位,南懷仁在清朝傳播科學知識,因此他在清朝初年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某天,南懷仁向康熙皇帝炫耀西洋的“沖天炮”並信誓旦旦地說道:“這個大炮只有比利時人才能做出來”。康熙皇帝對他信任有加,隨後讓他將此大炮做出來,

可是南懷仁耗費了一年的時間都沒有做出來。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當戴梓得知此事後,他首先研究了“沖天炮”的設計圖紙,然後加以研究,僅僅耗費了八天的時間就將此炮製作出來,康熙皇帝龍顏大悅,親自上陣觀看“沖天炮”的炮彈威力,並給“沖天炮”賜名為“威遠將軍”,

而“威遠將軍炮”在準噶爾戰爭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透過這件事,戴梓徹底得罪了南懷仁,南懷仁見戴梓的能力遠在自己之上,擔心日後會失寵於康熙皇帝,便聯合他人在康熙皇帝面前汙衊戴梓“私通東洋”。

清朝有著很嚴的閉關鎖國的政策,更是禁止民間與洋人勾結,得知此事的康熙皇帝龍顏大怒,隨後便將戴梓流放到盛京地區以此來懲罰他,被流放到盛京的戴梓靠著賣字畫艱難度日,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居住的地方也經常的改變,這樣的生活戴梓度過了三十年,三十年後,戴梓被康熙皇帝赦免,這時的戴梓已經在鐵嶺定居了,

晚年的他在貧困交加中去世。

“烏托邦”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試想一下,若是康熙皇帝不曾流放過戴梓而是全力地支援戴梓研發火器,南懷仁也沒有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做法,而是和戴梓齊心協力研發火器投入到軍隊中,對裝備火器的軍隊進行操作火器的訓練,或許到鴉片戰爭的時期,

清朝的軍隊的軍事實力不會落後到仍然處於冷兵器的階段,

或許到那時的清朝已經有了自衛反擊的實力,或許就不會有近代以來的屈辱歷史,或許清朝也會發生例如英國“光榮革命”的資產階級革命,成為更強的國家。

但假設終歸是假設,儘管在軍事能力上有著很強的力量,可是清朝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在當時的國際大潮流之中已然是落後的,

是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落後,是封建制度和民主制度的落後,是封建思想和開放思想的落後,

清朝也會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閉關鎖國不是長久之計,天朝上國的自大思想只會導致國家的“不思進取”,要想謀求強大,要想在國際社會獲得發言權,就要以先進開放和順應時代潮流的方式發展。

康熙如果不流放戴梓,清朝可能會成大國,西方列強或許都不是對手

歷史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有其獨特發展的規律的。在革命戰爭的年代,有志之士走上了為國家救亡圖存的道路是必然的,中華民族復興也是必然的,中華民族重新的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也依舊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