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一封戰書而毛骨悚然,作者因此書逃過一劫

話說第二十二回,袁紹得鄭康成之書,叫他攻曹救備,袁紹因劉備攻滅了袁紹之弟袁術,心中猶豫,遂聚眾商議。商議的結果是“起兵是也。”

為了師出有名,袁紹謀士郭圖說:“以明公大義伐操,必須數操之惡,馳襲各郡,聲罪致討,然後名正言順。”

《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一封戰書而毛骨悚然,作者因此書逃過一劫

古代發動戰爭,為了名正言順,師出有名,往往先向敵方下戰書,約定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兩軍交戰,這樣既能爭取輿論的支援,而且戰後雙方都能心服口服。這種文明戰爭,一般發生在先秦春秋時期,那時諸侯割據,國與國之間難免有摩擦,既然誰都不服誰那就打一仗,打到彼此都心服口服,兩國一笑泯恩仇,依舊是好鄰居,好夥伴。

《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一封戰書而毛骨悚然,作者因此書逃過一劫

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兼併,為了出奇制勝,往往攻其不備以期戰無不勝,這種的形勢使文明戰爭名存實亡,於是就有了爾虞我詐的戰術,兵法,或者說有系統的兵法便產生於這樣的歷史背景。

歷史上就有一個非常可笑又可愛的諸侯王——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為了不違背“仁義”,執意等楚軍過完河,整完隊之後才開打,最後宋軍大敗。其實這樣規矩文明的戰爭已經不適應於當時的實際,早已是過時的、迂腐的戰術戰略。後世雖然也頻頻發生戰爭,但是給敵方下戰書的情況依然存在,目的是為了給我軍造勢,同時希望博得輿論的支援。

《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一封戰書而毛骨悚然,作者因此書逃過一劫

此次袁紹討伐曹操,也讓書記草擬討曹操的檄文,而草檄之人就是頗有文名的陳琳,“建安七子”之一。陳琳瀟瀟灑灑一揮而就,不改一詞,其才華可以想見。此檄文傳到曹操手裡,曹操見了,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頭風之疾頓時痊癒,忙問“此檄何人所作?”

這不禁讓人想到漢大賦的開山之作,枚乘的《七發》。話說楚太子有疾,吳客往問之,先陳說“七事”以引起太子興趣,音樂,飲食,車馬,遊觀之樂都沒能使太子發興,接著再說田獵,觀濤,這才始引起太子興趣,最後吳客向楚太子推薦莊子,孔子,孟子等人的“要言妙道”,太子聞之,“據幾而起”“涊然汗出,霍然病已。”這與當時楚國崇尚北方中原的禮樂文化有密切的聯絡,當時莊周孔孟的“要言妙道”簡直就像神藥一般,能醫治病痛,可以說是心理作用,也可以說是精神食糧,更可以說是文字的力量。

《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一封戰書而毛骨悚然,作者因此書逃過一劫

確實,文字是有力量的,這種力量也是能被感知的。我們說曹操首先是位政治家,其次是個文人,而且是個傑出的文人,曹操對於文學有很強感知力。曹操見到陳琳所作之檄也覺得實在是太好了,深感陳琳之文的氣勢,驚歎其卓越的才華,看過之後不禁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頭風自然就好了。

《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一封戰書而毛骨悚然,作者因此書逃過一劫

不過,第三十一回曹操破紹攻入冀州見到陳琳時問罪陳琳道:“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可見曹操看到陳琳之檄時,不僅僅是欣賞陳琳的文才,更有一腔義憤填胸,所以當時看了從床上一躍而起,與楚太子的據幾而起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陳琳見問乃答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曹操問得好,陳琳答得妙,曹操愛惜他的才華,遂沒有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