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後問斬”,春天、夏天不行嗎?有何講究

日本有個很有名的人權律師叫做岡村勲,他一直很倡導“廢除死刑”,他認為死刑犯也該有人權,文明國家不應該隨意剝奪死刑犯的生命。就是他口中值得被尊重的人卻衝進了他的家裡,將他的妻子殘忍殺害了,那一刻,岡村勲幡然醒悟,他感慨道:

“當律師將近40年,為不少加害人、被害人辯護;但直到成為被害人的家屬,才真正理解受害者、受害者家屬那種痛苦與無助。”

氣急敗壞的岡村勲,在親身經歷過這樣的悲痛後,他一邊大聲嚷嚷著判處這個殺人犯死刑,一邊放下了昔日的口號,開始大力推行死刑。

岡村勲的經歷,再一次印證了那一句話:

“死刑是對惡人最有利的威懾,有罪的人受到懲罰是對無辜者最好的保護——我們沒有資格代替受害者去原諒行兇者。”

死刑作為一種伴隨人類文明誕生至今的制度,我本人對其是堅決支援的,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關於死刑文化中,很有意思的一點:為何古代死刑都是在秋後問斬呢?

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後問斬”,春天、夏天不行嗎?有何講究

一、古代死刑的執行標準;

斬刑是死刑的一種,在古代,問斬並不是死刑中最殘酷的刑罰,但它絕對是諸多刑罰中代價最嚴重的一種。

關於死刑,古人制定了一系列詳細、完備的標準,包括如何判定所犯罪行是否可以判處死刑、如何減免刑罰、在什麼月份判處死刑等等。

綜合起來,能夠被判處死刑的一般是犯下威脅損害皇權(謀反、刺殺等)、破壞社會倫理道德(不孝、不義、不倫等)、破壞社會秩序(殺人、偷竊、偽造、販賣人口等)、官員職務罪(通敵、盜竊國家財物、收受賄賂等)等罪名,這些罪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基本是以維護皇權統治為前提。

為了防止冤假錯案,古代歷朝歷代都有規定,若是地方上判處了死刑,是需要將死刑犯名單及相關資訊提交中央有關部門複審的,其標準是:“死刑犯無異詞怨言為止”。

到了唐朝時,這種複審的步驟甚至要由刑部官吏核審三次。

此時,是不是非常意外,原來裡面的門道這麼複雜?

看過《大宋提刑官》的朋友,其實早已接觸過這個冷知識,裡面的宋慈就是負責到各地監察地方的刑案有無冤假錯案。

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後問斬”,春天、夏天不行嗎?有何講究

只要經歷過這些環節,確認罪犯證據確鑿後,此時關於如何執行犯人的死刑就有兩種方案:

一種是罪大惡極者立即執行,一種是收監秋後執行。

這種立即執行的罪犯,要麼是損害了皇帝的利益,要麼就是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至於秋後處刑這點,這個月份也很有講究,一般每年的正月、五月或九月、十二月都是屬於禁止執行死刑的。

宋朝還規定,除了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的犯罪事件外,一般的死刑會集中在每年的十月初一到次年的三月初十這個時間段來定案,也就是說古代執行死刑一般在七月到十二月這個時間段。

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後問斬”,春天、夏天不行嗎?有何講究

二、“夫春生秋殺,天道之常也”,秋後問斬,在古人心中符合自然運轉的規律,是古人尊重陰陽五行、順應天道思想的體現;

古人相信萬物有靈,天地間有一種奇妙的規則在維繫著天地的運轉,人力渺小,只有順應天命,才能驅災避害。無論是我們個人的生活,還是社會制度,都應該順應著“天道”行事。

落實到刑罰這塊,《後漢書》上面記載:“春生秋殺,天道之常。春一物枯即為災,秋一物華即為異。王者承天地,順四時,法聖人,從經律。”

換句話說,古人認為,天子是代替老天行使權力,我們應該遵照自然的規則,順天行罰,如此才符合天道:

“刑者陰事也,Y道屬義,人君奉天出治,當順天道肅殺之威而施刑害殺戮之事,所以法天時行義道也。”

按照儒家的天人感應學說來講,如果君王不遵守這個規則,隨意製造殺戮,上天就會降下刑罰,以示對君王的不滿。

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後問斬”,春天、夏天不行嗎?有何講究

史料記載,隋文帝在被人激怒,想要在六月份下令擊殺該人,大理少卿趙綽便以時節不對勸誡道:“季夏之月,天地成長,庶類不可以此時誅殺。”

隋文帝說了一句:“六月豈無雷霆,我則天而行,何不可之有。”

唐宋時期計程車大夫們便抓住隋文帝這句話,大肆批評:你不講武德!怎麼能六月殺人?

宋朝的胡寅就批評他說:“隋文取則雷霆而乘怒殺人,其違天多矣。”

由此可見,在古人心目中,如果君王不順應上天的規則,就會遭受到上天的懲罰。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秋天肅殺,天氣開始轉涼,古人相信,在這樣的季節裡,是天地宇宙開始剝奪生命的時節,順應上天的規則,便能上天的庇佑,維護社會的穩定。

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後問斬”,春天、夏天不行嗎?有何講究

三、春夏是農時,秋冬季節是農閒的時節,在秋後問斬,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對農業的影響;

農業是立國之本,華夏文明作為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封建時期的歷代君主們都深諳維護農業的重要性。

比如,古人將“二十四節氣日”列為禁刑日的行為,就是為了維護農業生產。

秋後問斬這個習俗,早在秦漢時期便已出現,只是當時並沒有嚴格規定,到底是在秋冬的哪個時節,哪一天執行。

到了唐朝的時候,死刑在立春以後,秋分以前執行的準則,被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下來,“秋後問斬”一說這才成為後世通用的規則。

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後問斬”,春天、夏天不行嗎?有何講究

你學廢了嗎

文/腦洞趣味歷史

感謝大家的閱讀,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覺得文章好的朋友們,記得給文章點個贊,關注一下,每天都會給您帶來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