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就錯,周宣王事情全搞砸還算是中興之王?|史記周次元040

在《史記》次元裡,感覺上從魯武公來朝這件事開始,周宣王的好運就走到了盡頭,從此開始做啥啥不順,乾點事就有人出來反對。這是因為周宣王忘了本了嗎?還是說,他有點膨脹,又動了那些動不得東西。很多事情即便他是周天子,同樣玩不轉。

在《史記》的記錄裡,好像還隱藏著一些別的事實。就是周宣王想要打算自己做主,門兒都沒有。凡是他自己決定的要做的事,全都做砸了。

一做就錯,周宣王事情全搞砸還算是中興之王?|史記周次元040

040

關於周宣王姬靜的時代,也有很高的評價,把它說成周王朝的一次“中興”。如果按照《史記》次元的記錄,這個中興有點尷尬。

“宣王即位,二相輔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覆宗周。”

這與其說是周王朝的“中興”,不如說是對文武成康時代的追憶和吹捧。也就是說,其實作為新繼位的周天子,周宣王姬靜要做的就是完全按照既定的模式走就行了,千萬不要搞什麼么蛾子。好像文武成康那幾代人掌握了絕頂的政治秘笈,既然你資質不好,就照葫蘆畫瓢,也可以把這個國家管理得不錯。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出,在周宣王姬靜做周天子的前幾年,還有周公和召公兩個人輔佐著他呢。關於“二相輔之”這件事,可以理解為他們是周宣王姬靜的左膀右臂,協助他處理王朝的各種事務的。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他們把周宣王姬靜看得很好,保證這個周厲王姬胡的兒子沿著“法文、武、成、康之遺風”這條道路,不至於跑偏。

這種操作充分地保證了各諸侯的利益。在周厲王姬胡時代鬧意見的諸侯又重新回來,承認了周宣王姬靜作為周天子的地位。他們真的在乎姬靜這個人嗎?他們在意的只是自文武成康一路傳下來的宗法制度。到了這個時候,這套制度成了周天子的牽制,倒是給諸侯們提供了不少的方便。這也應該是周宣王姬靜一直最頭疼的。這是扣在他頭上的緊箍咒,從他爹的結局上,他應該看到血的教訓。所以他比他爹謹慎多了。

但是,即便有一個被美化成“中興”開局,種種現實也註定了周宣王這個時代不可能有大的作為。一方面經濟上實在是沒什麼好依仗的,不少諸侯國的不管是在軍事還是在經濟上的實力都足以和周天子對話了。另一方面,作為天下的共主,周天子還要解決諸侯大臣們拋給他的難題。

後來,大概是周公和召公死了,周宣王姬靜覺得可以多少鬆一口氣,頭上的緊箍咒可以鬆一鬆了。也可能經過數年的努力,他覺得自己手頭上有了一點實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一點嘗試了。不過,還是那句話,到了這個時候,他一做就錯。

這是不是也證明了,其實所謂的周宣王那個時代的“中興”的局面和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大家的面子是給周公和召公的。周宣王大概也意識到這一點,接下來做了幾件事,結果一件都沒有好結果。

我們僅僅在《史記》次元裡解釋這幾件事,如果大家更喜歡其他的歷史次元大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分析。這幾件事也好像是在記錄周宣王的無奈,好像他真還有選擇似的。

“十二年,魯武公來朝。”

這是第一件。記錄在《周本紀》裡的比較簡單。在《魯周公世家》裡,原委交代的比較詳細一些。大概是說,魯武公帶著自己的大兒子和小兒子一起來的。這是什麼意思呢?這透露一個資訊,就是魯武公偏愛自己的小兒子,想立他為繼承人。沒有誰會認為這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能夠得到天下共主周天子的認同,這事就不一樣了。同時也意味著,違背祖上宗法制度的這個鍋就甩給了周宣王的頭上。

周宣王姬靜可以不接嗎?大概也是可以不接的。但是,這個時候周宣王最需要的是什麼呢?大概就是諸侯們的擁戴,魯武公率先表了態,周宣王姬靜如果拒絕他,估計他和魯武公的關係還沒開始,就鬧僵了。對他來說,這個時候周天子太需要來自魯國這樣一個大國的支援了。所以,在這件事上週宣王姬靜的表態大概是,你魯武公願意這麼幹,就按你自己的意思辦嘍。就算周宣王姬靜說不行,魯武公真的就不會這麼幹了嗎?

結果呢?這事出了亂子。廢長立幼導致魯國接下來發生一場奪位的混亂。那些反對派奪位成功,會把這賬記在周宣王姬靜的頭上。如果不擺平反對派,那就是在魯國樹立個敵人。所以,作為周天子的姬靜不得不插手,平了魯國這場混亂的奪位戰。這麼做的好處是保證了魯國的繼位者還是和周天子站在一起的。這件事估計也讓周宣王姬靜尷尬死了。

後來呢?又發生了一件事。

“宣王不脩籍於千畝,虢文公諫曰不可,王弗聽。”

關於“不脩籍於千畝”的意思,僅僅按《史記》次元的記錄,要想解釋清楚有點困難。即使是在其他所謂的歷史次元裡的解釋來看,也很難有個統一的說法。僅僅從《周本紀》的記錄裡看,“脩籍”這件事又是文武成康之遺風,帶著隆重的不可置疑的禮儀性質。同時,它應該還和農業制度有關。我們僅僅可以猜測,一種情況是這種農業制度實在是維持不下去了,周宣王姬靜不得不認可了現實。還有一種可能是,周宣王姬靜的日子過得太難了,他知道按照他爹當年辦法,在那些傳統貴族已有的利益上打主意,是非常危險的。那他在屬於自己的籍田上想辦法,總該行吧?這很可能是一次解放生產力的農業制度的變革,更可能是一種對於已經發生的客觀現實的接受。

這事立刻就有了反對意見,虢文公站出來表示不能這麼辦。虢文公這個時候是個實權派。這也意味著在周宣王姬靜身邊,一直都沒有缺少牽制他權力的人。這也是文武成康的遺風。

可以說,周宣王姬靜的這件事又辦砸了。

似乎就是緊接著就發生了一場戰爭,而且戰場就發生在千畝。這兩件事有沒有關聯呢?

“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

想辦點什麼事,諸侯們都是反對意見。打仗呢?看不到有人幫忙。這場戰爭是周宣王姬靜主動挑起的呢?還是被動接受“姜氏之戎”的挑釁呢?從“戰於千畝”這件事來看,這是打到了周宣王姬靜自己的地盤了,而且被打得大敗。這事應該讓周宣王憋屈死了。

從千畝之戰這一戰事的簡單記錄中,是否還在強調一個資訊呢?周天子被人欺負,諸侯們沒來幫忙。什麼諸侯宗周的不過是嘴上說說。

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軍隊被打得大敗,那些諸侯呢?如果諸侯們也參加這場衛護周天子的戰爭中,還是被姜戎打成這個結果,那真是太丟人了。也許他們覺得沒什麼油水好撈,就讓周宣王姬靜自己硬撐一下好了。這很可能意味著即便是在烽火戲諸侯之前,諸侯們來不來幫忙也是要看心情的。

這讓我們看到苦逼的周宣王姬靜其實只能是自己硬扛。一場一場的戰爭應該讓他損失挺大的。諸侯們就是要等著看這樣一個結果嗎?大概沒有那個諸侯真心讓周王室出現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中興”。這讓周宣王又做了一件事。

“宣王既亡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

這是不是說,在千畝之戰之後,周宣王姬靜又經歷了一場敗得很慘得戰爭呢,而且很可能幾乎全軍覆沒。結合這個語境,“料民於太原”這件事是不是在清點一下,自己手頭上還有多少底牌呢?

這件事也成了周宣王姬靜的另一件錯事。立刻就有人提出來,這事不該他做。

仲山甫諫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聽,卒料民。

仲山甫大概也是在周宣王姬靜耳邊敲警鐘,“民不可料”,這也是文武成康的遺風,老祖宗都規定好的,規矩動不得。

對於周宣王姬靜來說,他是否是在想客觀地掌握一下自己的實力,同時也看一下哪些人沒有出力呢?仲山甫其實是不是在告訴他,即便你是周天子,在有些事情上也需要難得糊塗。

這就是周王朝的一箇中興之君,在《史記》次元的記錄中,好像恰恰是在強調,他一件事都沒有幹成過。後來他就死了。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宮湦立。”

《史記》次元對他還算仁慈,記錄得很像是壽終正寢。而在另外的次元裡,據說他是死於謀殺。然後,那個著名的周幽王就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