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史話:歷史上不只有“草船借箭”,還有“草人借箭”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謂人盡皆知。少有人知的是,歷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只是被羅貫中給“移花接木”了。更鮮有人知的是,歷史上不只有“草船借箭”,唐朝時期還曾出現過“草人借箭”。而“草人借箭”的故事還得從安史之亂說起。

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范陽起兵反叛大唐,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大軍一路南下,聲勢浩大,僅用數月,就攻陷東都洛陽,安祿山隨即登基稱帝,國號“大燕”。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州縣的太守、縣令紛紛望風而降。然而有一位名叫張巡的山西籍官員,不僅不願意投降叛軍,還起兵據守雍丘(今河南省杞縣)孤城,拼死抵抗叛軍。

雍丘之戰

於是圍繞雍丘城爆發了一場攻城大戰,安祿山以數萬大軍圍困僅有幾千人把守的雍丘城,這就是歷史上又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役——“雍丘之戰”。

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張巡不僅能身先士卒,以忠義激勵將士英勇殺敵,誓守雍丘;更是足智多謀,屢次在與叛軍的較量中,抓住戰機,巧用計謀守住了雍丘城。比如,當雍丘守軍的箭快要射完時,張巡就想出了與諸葛亮“草船借箭”十分類似的“草人借箭”。

草人借箭

一天晚上,張巡令士兵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人穿上黑衣,用繩子綁好,從城上慢慢放下。叛軍隱隱約約看見有成百上千個穿著黑衣服計程車兵,沿著繩索爬下牆來,斷定是張巡派兵偷襲,於是爭相放箭,射殺唐軍。

等到天色大亮後,叛軍這才發現城牆上所掛的竟全是草人。此時,草人身上已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唐軍因此得箭數十萬支,從而解決了軍中缺箭的問題,雍丘守軍才得以繼續與叛軍戰鬥。

編輯: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