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古代具裝騎兵的配置,價格昂貴,非常人所能

冷兵器時代,古代具裝騎兵的配置,價格昂貴,非常人所能

文史是一幅畫,文化是畫紙,歷史是無數的浪花,文化是一條河流,歷史是絢麗的花朵,文化是一座大花園,歷史是繁星。歷史是漫長的,中國是廣大的。然而歷史事件有時卻很弔詭,歷史卻又是曲折前進的,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戰爭中往往決定勝負的是統帥,抑或是裝備精良的部隊。

在我們古代軍隊中,那時全部是冷兵器時代,全副武裝披掛整齊甲冑的具裝騎兵堪稱是“高階兵種”。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上就有北魏時代(6世紀)具裝騎兵的形象。可以想象一下,在冷兵器時代,一個披掛整齊甲冑的騎兵武士,其裝備必然是價格不菲的,連人帶馬全套鎧甲,加上一匹高大強壯的戰馬,那是肯定的。正如在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中記載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戰馬鎧甲由鐵製或皮製甲片綴連而成,幾乎從頭到尾覆蓋戰馬,只空出戰馬的四條腿,全副馬鎧重達數10斤。為節省馬力,通常裝車運輸,戰鬥打響前才給戰馬披掛鎧甲。戰馬的馬鎧還常配有醒目裝飾,有時還塗成鮮紅色,或是畫上一兩個猛獸紋樣,以鼓舞士氣、威嚇敵軍,提高威嚴。

騎士的盔甲,那就更不能含糊,更加的價格昂貴、武裝到牙齒。南北朝時期最常見的鎧甲是兩襠甲—前後兩張由甲片串起的“鐵席子”,用皮帶系在一起。若財力充裕,全套盔甲還包括鐵胄(頭盔)、披膊(肩甲)和腿裙(大腿甲)。同時使用的,還有沿自兩漢時期的筒袖甲、魚鱗甲,從西域部落引進來的鎖子甲、明光甲等。

那時候具裝騎兵的主武器通常都是馬槊[shuò],也有說是長矛的 。不同於傳說中的誇張造型,馬槊其實就是一種超長的騎兵矛,長度超過四米(所謂“矛長丈八為槊”)。相比先秦時代流行的長戟,馬槊長度更長,重心更穩,衝擊時更能發揮直刺的威力。此外,具裝騎兵一般配有弓箭、環首刀等副武器,有些騎兵還攜帶兩支長矛上戰場,其中一支當投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