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原本打算輔佐秦國,卻被秦昭秦襄王無情的拒絕,理由真是有點尷尬啊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瞭解歷史。

荀子憑什麼認為自己可以輔佐秦國?

根本上講,就要從很早很早以前的“封建”說起了。

荀子:原本打算輔佐秦國,卻被秦昭秦襄王無情的拒絕,理由真是有點尷尬啊

一:“封建”的由來

周武王代商而立之後 ,自認為“奉天承運”,得到天的授權,可以堂而皇之並且合理合法的管理天下,然而,這個天下該怎麼管呢?

靠天子一人,必然不成,盤子那麼大,天子就是變成小豬一樣的八爪魚也忙不過來,忙不過來怎麼辦?

一個很好很好的辦法便應運而生。

無他,封建,全稱封土建國。

具體做法是,將天下分成若干個小國,如齊、魯、晉等,分好之後,就像 農村劃分責任田似的,邊境上挖很深的溝,有條件,溝裡邊灌水,沒條件,溝兩邊堆土、種樹,很懷疑楚漢對峙期間的鴻溝就是這麼來的。

對這一系列複雜的動作就叫做封土,簡稱為封。

封好之後呢,派人去那裡當國君,稱建國,簡稱為建。

耳熟能詳,後來很多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封建就這麼來了。

簡而言之,天子將天下分封下去,交給子弟、貴戚、勳臣管理,這些人,就稱之為諸侯。

諸侯呢,跟天子犯一個毛病,也擔心地盤太大,一個人管不過來,於是呢,再將手頭的地劃塊分封,交給親戚子弟管理,當然,由於身份的關係,這回就不能叫封土建國,而應該稱之為封土立家,立家的這些人,稱之為大夫。

大夫地盤小了點,徹底解決了天子、諸侯忙不過來的困惑,充其量,歸天,也就是卒掉之後交給嫡長子。

可問題是,依禮,大夫可以有一妻二妾,當然,禮法這麼規定,具體操作,那誰知道,總之,大夫可以有很多老婆,自然會生下很多孩子,如齊國田常,不小心生了一百多個,這些孩子當中,除了嫡長子可以依禮繼承他的爵位、土地之外,其他孩子怎麼辦呢?

荀子:原本打算輔佐秦國,卻被秦昭秦襄王無情的拒絕,理由真是有點尷尬啊

二:逐步發達起來的“士”

還能怎麼辦?

只能淪落為士,什麼是士?

沒有土地的、最末等的貴族,既然是貴族,那就跟平民不一樣,雖然是末等,但依舊可以享受一些貴族的特權,比如娶老婆,庶民一妻而已,但士,雖然比不上卿大夫之一妻二妾,但也可以有一妻一妾。

《孟子》當中享受齊人之福的齊人,大約就是個士,所以能有兩個老婆。但那個士,已經淪落的不成模樣。

偶爾到外邊混個肚兒圓,回家還得吹牛人家請客,害的倆老婆相對而泣,認為自己的一生就要毀在這個男人手裡。

一個男人,讓老婆難過成那個樣子,肯定是不稱職的,但凡有點骨氣的都要想辦法改變,然而,該怎麼改變呢?

如公孫枝一樣種田,或者如管仲一樣做生意,那畢竟是少數,很多人還得端個架子,不肯操持一些賤業,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好在因為是貴族,所以有識字的機會和權利。

導致可以讀很多書,養成一肚子學問。

話說這學問,春秋初期是變不成饅頭的,但到了晉獻公當政以後。

原本,各國用人都是公族大夫制,即,但凡進入朝廷當官的,必須得是公族後裔,這樣一來,很多原先闊過,但現在淪落了計程車就排除在選材範圍之外。

然而,晉獻公一族因是小宗趕走大宗,即所謂的“曲沃代翼”而奪權。

他上臺以後,就擔心公族權力過大,再搞一回他們家走過的路,最終奪了他的江山,擔心怎麼辦?

荀子:原本打算輔佐秦國,卻被秦昭秦襄王無情的拒絕,理由真是有點尷尬啊

三:秦穆公發明了客卿制

晉獻公的辦法是,盡逐諸公子,改“公族大夫”為“士族大夫”。

如荀息、裡克、趙衰等原先闊過,但現在沒落了計程車,就這樣,才開始可以理直氣壯的拋開身份的顧慮,到朝廷謀個出身。

當然,晉獻公的改革還很不徹底,只侷限在國內,唯獨到了一河之隔的秦國。

秦穆公一看,晉獻公因改革用人制度而發達起來,那我還糾纏以前的公族大夫制幹什麼。

秦國本來就沒人,再把自己框在一個小範圍內,那跟等死有什麼區別。

不行,我也要改,而且要比晉獻公還改的徹底,他怎麼改?

學習晉獻公的經驗,依舊可以選拔士族人才當官,但這個選拔,不僅僅侷限在國內,而是開創性的發明了“客卿制”

即放開懷抱,讓外國有才計程車也可以到秦國當官,正是在客卿制的影響下,百里奚、蹇叔、公孫枝、邳豹、由余等一批出自虞國、宋國、晉國以及綿竹國的官或者士,走進秦國,為秦國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可以說,秦國的興盛,與毫無偏見的選拔外國計程車是分不開的。

之後呢,隨著各諸侯國征伐加劇,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是強大,條件也越來越是放鬆。

事已至此,無論什麼出身,都可以拿學問換來真金白銀,如秦孝公之於商鞅,都可以爵之尊官,與之分土。

巨大的利益擺在面前,因為需求決定市場的緣故。

四處遊說計程車也隨之越來越多,這種趨勢,起源於春秋中晚期,到戰國達到鼎盛。

儒家也不例外,他們的創始人孔子,更是四處遊說的鐵粉,目的都是一樣,透過兜售學說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荀子:原本打算輔佐秦國,卻被秦昭秦襄王無情的拒絕,理由真是有點尷尬啊

四:儒家的遊說之路

儒家提倡“忠恕”,什麼是“忠恕”?

恕,推己及人,這倒不用多說,關鍵這個“忠”,講究的就是心無二心,意無二意。

表面上看,似乎要像小鳥一樣,剛睜眼看到誰就要對誰忠誠,然而,這種良好的品德好像並非從孔子開始。

因為孔子,魯國很不如意之後,就開始遊說之路,宋、陳、蔡、衛、楚等,好像還有點飢不擇食,逮著誰就是誰。

不過,好像說他飢不擇食也不大客觀,因為孔子哪裡都可以去,唯獨沒有去晉國和秦國。

沒去晉國,傳說是半路上遇到個會揖讓的松鼠,這讓孔子非常感慨,認為晉連小松鼠都懂禮,禮如此普及,他的學說自然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故事雖然荒唐,但裡面也不是沒有實際內容,最起碼可以看出,連孔子都認為,晉國不需要他的學說。

至於秦國。

商鞅變法以前,秦孝公自個兒都認為:諸侯卑秦。秦被主流社會拋棄,為什麼,認為他們是蠻夷而已。

孔子始終認為,他的禮是光明正大的夏禮,既然是光明正大的禮,那怎麼可以輕予蠻夷。

所以這個時候,孔子是看不起秦的,所以,即便晉國吃個閉門羹,他也絕不打秦國的主意。

其後到了孟子,秦國逐步變強,甚至,秦惠文王都可以派公子在官澤大會諸侯,然後帶著他們一起朝見周天子。

有了點霸主的意思。

這時候呢,山東諸國就不再“卑秦”,而是有點“怕秦”,主流思想一變,儒家便也跟著發生了點變化,於是呢,孟子便放下架子,打起了遊說秦國的心思。

為什麼這麼說?

孟子的朋友告子打算去秦國,孟子就問,你打算怎麼遊說人家的君王呢。

告子回答,說之以利。

於是孟子非常惱火,秦國本來就好利,你怎麼還說之以利,一個國以利為核心,是不會久遠的,不如說之以仁。

你瞅瞅,若非心裡有點盤算,孟子能連怎麼說都想的明明白白嗎?

荀子:原本打算輔佐秦國,卻被秦昭秦襄王無情的拒絕,理由真是有點尷尬啊

五:尷尬的荀子

之後呢,告子大約是沒按孟子的吩咐辦,所以,導致孟子雖然最終沒有去秦國,但他說秦國以仁的方略卻流傳下來。

終於,有人要試試了,這位儒家了不起的英雄不是別人,韓非子、李斯的老師,荀子。

有人問,荀子明明是儒家,卻為何教出兩個法家的弟子呢?

需要說明的是,給各家貼標籤,是東漢以後的事,至於戰國,即便是荀子,也不知自己居然成了儒家。

至於儒之前為什麼還要加個居然,原因很簡單,先秦,儒是句批評人的話,意思就是:說空話的讀書人。

總之呢,秦昭襄王的時候,荀子便放棄謖下學宮客座教授的職務,到秦國遊說去了,並希望昭襄王能欣賞他的學說,並給予實踐或者是施展抱負的機會。

謖下學宮,是當時有名的學術機構,如今那裡的教授跑到秦國,秦昭襄王自然不敢怠慢,而是熱情接待。

三兩回之後,主客之間侃侃而談, 荀子應該是沒有藏私的,然而結果呢?

荀子:原本打算輔佐秦國,卻被秦昭秦襄王無情的拒絕,理由真是有點尷尬啊

大約孔子、孟子都不會想到,儒家居然有如此尷尬的時候,荀子,一代大儒,巴巴的跑到秦國,想輔佐秦國,卻被昭襄王直接拒絕,理由是:

儒者無益於人之國

你這個說空話的讀書人,只知道誇誇奇談,沒有一點實用的道理。

認為他們儒家的學說空而無用。

事情就能有這麼尷尬。所謂:

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荀子還是沒有找到賈者,也許,這就是當時儒家所面臨的處境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