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

春秋時期是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的時代,周朝維繫天子和各個諸侯國之間關係的禮樂制度已經崩潰了。禮樂就和現在的法律一樣,規範人們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確定長幼尊卑貴賤的依據。

為什麼春秋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

本身是很有效的禮樂制度到春秋的時候已經名存實亡了,大量的違反周朝禮樂制度的事情隨時在發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周朝的勢力越來越弱,周幽王寵信褒姒,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個周幽王,戲弄諸侯的結果是諸侯都不願為周王室效力了。

後來周幽王廢掉了太子宜臼,宜臼逃跑到了申國,他請求外公申侯為他報仇,於是他外公申侯聯合曾侯、許文公及犬戎推翻周幽王。最後犬戎頻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鎬京,所以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東遷至東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

再說這個周平王,他就是被廢掉的太子宜臼。申侯勾結犬戎打進鎬京並殺死了周幽王,申侯隨即擁立了太子宜臼,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得到王位的手段很不光彩,有弒父之嫌,所以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

事物的發展都是此消彼長的,周天子的威望下降,必然導致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而且這些諸侯國,為了爭奪地盤和人口,互相攻伐,東遷之後,周王室只有一小塊地盤,周王室因而衰微。

周平王因為想把政權的一部分讓虢國而沒有讓鄭國執掌,得罪了當時強國鄭國,不得不與鄭莊公互換人質,把兒子王子狐送到鄭國當人質,史稱”周鄭互質“。

為什麼春秋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

此後,周王室的威望已經下降到極點了,諸侯國敢和周王室平起平坐了。還有更嚴重的,到了周桓王時代,周王室和鄭國發生衝突。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年),周桓王率兵討伐鄭國,鄭莊公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還打敗了周桓王的部隊,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這兩件事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儲存著天下共主的名義罷了。

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周王室對各諸侯國的控制力幾乎沒有了,所以,周朝的那一套禮樂制度也就沒人當回事了。孔子看到季氏八佾舞於庭,就已經發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吶喊了。孔子是個修養很好的人,不涉及原則問題是不會生氣的,但是這一次他生了很大的氣,原因就是季氏的樂舞是天子才能享受的,而季氏只是魯國的權臣,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當時不光是周天子受欺負,一些諸侯國的諸侯也受到權臣的排擠。就這個季氏,權力大得不得了,竟然把魯國國王趕跑了。還有為了奪取權位弒君的、殺父的,到了“弒君三十六,滅國五十二”的嚴重地步。

所以孔子很憂慮,為了打擊亂臣賊子,維護禮樂教化的統治秩序,孔子著《春秋》,孔子用微言大義,來表示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褒貶,開創了春秋筆法,這部書寫好以後,據說亂臣賊子都很害怕,但是怕歸怕,壞事還是照幹不誤。

為什麼春秋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

可以試想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周王室的爵位制度也難免被踐踏如泥的命運了,所以,那時的諸侯叫“公”還是叫“王”都自己說了算,既不接受周王室的冊封,也不需要本國的普遍承認,只要掌握了大權,只要有實力就可以稱王稱霸。

所以周朝定下的“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級形同虛設,諸侯們是各取所需,想怎麼稱呼就怎麼稱呼。這個時候,主要是根據傳統和諸侯的個人喜好來確定自己的稱呼。諸侯國開始爭霸天下了,於是出現了春秋五霸,周朝的權位蕩然無存,禮樂制度完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