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自己歷史的電影,不能算滿分——說說《八佰》

《八佰》這部電影,感人的點很多,那種拼盡一切堅守信仰,保護家國的情懷很容易打動人心。總體故事完成度不錯,特別是最後的煽情點。

缺少自己歷史的電影,不能算滿分——說說《八佰》

但戴錦華老師有一點說得對,“當歷史不在場,任何人的表演都無法打動我”。看《八佰》的時候,總感覺是在用一個外國人的眼光看我們自己的民族戰鬥。一場屬於中華民族的血淚史,卻要用外國人他者的目光去記錄,去觀察,去表現,這裡面就隔了一層,讓人看不到我們自己中國人的精神影子。

必須承認,愛國情懷很感人,但就像隔岸觀火的外國人,感動雖感動,但隔著一層。這場戰爭,我們明明是局中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彷彿一個外國人,在為別人壯懷激烈的故事而感動流淚。

對於當年有些來說,這場戰爭也許就是這樣隔岸的感動。如張愛玲在一篇散文中,寫到當時她在淪陷區的香港,有一位舍友,在香港戰亂時,想的事情是自己的衣服該怎麼穿。對於他們來說,彷彿外面的槍火炮彈只是自己生活的點綴。與《傾城之戀》的戰火一樣,影響到的只是我的穿著、我的愛情,沒有那種深入骨髓的,真正影響到生活的切膚之痛。

缺少自己歷史的電影,不能算滿分——說說《八佰》

這樣的真切痛感,必須要讓那些當年被侵略者掠奪過的底層百姓、村裡小民,才能說清楚、說明白。但是,現在的編劇,有哪一個真真正正下到基層,去了解過那些紮根在土地的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的?以前會組織下鄉採風,要寫出貼近老百姓的作品,所以會有《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切切實實是腳踩土地辛苦生活的人。

缺少自己歷史的電影,不能算滿分——說說《八佰》

如今的熒屏,多的是把貧窮當成標籤、實際住著豪宅的橋段。拍革命抗戰片更是如此,要麼把侵略者當成弱智,要麼把抗戰者寫成耍帥的蓋世英雄或者是素質低下的農民。一種從西方視角衍生的刻板印象計程車兵,一場沒有民族特點的戰爭,你要是給他換個髮色換個膚色,變成另一個國家的戰爭,看不出有什麼區別。這樣或許可以有一時打動人心的片段出現,但如何能有獨屬於自己國家的記憶儲存?

我們的影視工作者愛看美國片,這沒什麼問題,學習多種多樣的文化和技術是必須的,但能不能不要把中國士兵當成美國士兵寫。在美國戰爭片裡,美國大兵都是一副兵痞子的樣子,會滿嘴髒話,也常常會三句話不離女人,但這不會是全世界通用計程車兵形象。多少創作人沒去接觸自己的國家計程車兵,沒去讀讀當年那些史料,就用刻畫美國兵的樣子來刻畫我們自己計程車兵。

缺少自己歷史的電影,不能算滿分——說說《八佰》

咱是得承認當兵的文化底子不高,但看抗美援朝那些士兵的信,有時覺得,我們還是要對自己國家計程車兵的崇高多點信心。有一篇報道《信寄家我予國:抗美援朝戰地家書紀實》,他們會在信裡說“我要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戴上大紅花,讓全家光榮”這樣的積極期盼,也會說“你是在戰爭環境鍛鍊,我是在空戰當中鍛鍊,你望我當英雄,我望你爭早日入黨成模範”這樣的纏綿寄語。看看《跨過鴨綠江》這部劇,裡面的中國士兵和美國士兵的形象差別就很清楚。

缺少自己歷史的電影,不能算滿分——說說《八佰》

當年中國士兵很多都是質樸的農民和工人,他們沒文化,不代表他們沒素質。編劇們多讀讀一些當年士兵們的血淚史,多少士兵參軍是因為國仇家恨?家裡被剝削被迫害,沒了土地沒了親人,侵略者來了鄉村,失去了根基,他們想要生存想要救國,他們不是土匪。他們沒知識,可是他們是有正氣,有信念的。

現在的人用自己的低階境界去揣測當年那批英勇的革命戰士,用自己對男女飲食的渴望簡單放在當年計程車兵身上,然後說是為了表現人性。但人性假如都只能卑微,那麼是不可能照見光明的。這種只停留於人性本劣的解讀,不理解什麼是情懷,不理解什麼是大義,那就是對當年那批戰士的褻瀆。

缺少自己歷史的電影,不能算滿分——說說《八佰》

中國人有中國人自己的個性,中國戰爭有中國戰爭的特點,我們的老百姓,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推著小車主動支援抗戰的,他們是有頭腦有選擇有韌性的一群人。希望拍我們自己的民族戰爭歷史片時,除了學習外國的手法,還能多蹲下身,翻翻史料,看看這些樸實又可愛的人,怎麼用自己的赤誠忠心創造出今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