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康熙時期,大清的火炮水準至少在表面上依然與西方非常接近。

然而,100多年後,當英軍來攻時,大清的裝備卻與對手完全不在一個時代。

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康熙時期的火器水準與西方已有差距,但差距不大

康熙二十五年,荷蘭國王遣使來華,進貢“璠腸鳥槍”,康熙令火器家戴梓仿造10支,回贈荷蘭來使。

由此來看,當時的西方火器雖然先進,但大清要製造出來並沒有問題。

“引進+改造”,正是康熙朝火器發展的實際反映。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與後來的歷代清帝不同,康熙是比較開放的,他十分注意透過西方傳教士來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同時,嚴峻的國防壓力,也使康熙對火器的製造和裝備十分重視。

當時,康熙的對手們都有一定的火器水準。

吳三桂、耿精忠都裝備了相當數量的紅衣大炮。

鄭氏政權則保持與荷蘭、英國的長期聯絡,保持著相對先進的火炮能力。

準噶爾也曾聘請瑞典人(當時瑞典的火炮水準是歐洲最先進的)製作火炮。

為了應付這些對手,康熙深知“軍中火器,甚屬必要”,十分重視火器的研製和製造。

自康熙十一年至康熙六十年,僅中央製作的各種火炮就達905門。

由於康熙朝的戰事既發生在南方山地,又在沿海島嶼,既在茫茫草原也在雅克薩這樣的堅城,因此,康熙朝的火炮種類豐富,其中,既有紅衣大炮,也有沖天炮、字母炮及奇炮等新型火炮;既有大口徑重炮,也有各類便於攜帶的輕型火炮。

總體上,康熙朝的先進火炮,已主要是“引進+改造”,雖與西方最先進水準有稍許差距,但總體上在同一水平線上。

然而,康熙年間的火器水準,卻已是鴉片戰爭前大清火器的最高水準了。

停滯、倒退

如前所說,康熙重視火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部壓力。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三藩之亂,直接要推翻大清;噶爾丹則提出了對北方的統治權,這些都是“傷及國本”的威脅。

然而,在擊敗噶爾丹後,雖然大清與準噶爾的戰爭仍持續了數十年,大小金川、張格爾之亂、白蓮教起義都威脅著大清,但其威脅與吳三桂、噶爾丹已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自康熙晚年開始,對火器的態度已經由積極發展轉為防範。

不但新的研製停了下來,各軍,各地,要裝備何種火器,需要朝廷在指定,按照前朝留下的樣式、尺寸鑄造。

可以說,火器的研製、發展基本停滯了下來。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1840年,也就是鴉片戰爭爆發的這一年,齊齊哈爾請求造炮,道光帝下諭按照《皇朝禮器圖式》中“神威大將軍炮”的樣式尺寸“詳細估計”。

神威大將軍炮是康熙二十年製造的銅炮!

可見,大清除了重製160年前康熙時期的火器外,已經拿不出任何新東西了!

當然,根據作戰需要,大清此後仍然研製了一些“新型裝備”,比如抬槍等,但基本上都是在康熙朝裝備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沒有實質突破。

到乾隆年間閉關鎖國後,與西方的聯絡基本上維持在最低水準,大清不但落後了,還不知道自己落後了。

更可怕的是,不單只是停滯,大清的火器水準還出現了致命的滑坡。

首先,是製造能力的滑坡。

清代的火器製造,此後都要按照南懷仁等人鑄造的“模”鑄造,不但完全沒有創新能力,而且,翻鑄的次數越多,誤差越大。

到道光年間時,“頭尾周徑不能算合,任意大小,一位一式”,康熙朝的火炮連抄都抄不會了。

其次,是大量先進裝備的“失傳”。

由於只是按照規定“複製”,因此,許多沒有被“抄”的裝備,大家連知都不知道。

比如,大清很早就研製出了爆炸彈。

可是,由於在演習和實戰中較少使用,後來大家都不知道大清還有這樣的裝備!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因此,鴉片戰爭時,英人有多種炮彈,清軍只能使用實心彈,至於威力較大的爆炸彈,連林則徐都不知道大清有這樣的炮彈!

再比如,戴梓曾發明了“連珠火銃”。然而,由於被“器藏於家”,沒有正式裝備,在“乾隆中尤存”,後來居然就失傳了。

100多年間,大清的火器水平在停滯、滑坡。

而這100多年,西方的火器水平,卻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西方火器突飛猛進的160年

1690年,康熙取得了烏蘭布通之戰的勝利。

提出北方統治權的噶爾丹敗亡,大清壓力頓減,此後,康熙朝,乃至大清的火器發展停滯了下來。

就在2年前,法國人發明了管套式刺刀。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1703年,法軍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管套式刺刀,此後,這成為西方軍隊的標配。

這是拉開中西方步兵差距的一次發明。

此前,由於火器需要近戰掩護,因此,軍中需要大量的長槍手等冷兵器。

這種情況下,中西方的火器比例差不多,都是冷熱兵器5:5上下。火槍,本質上只是弓弩的替代品。

管套式刺刀普遍裝備後,西方的火槍兵近戰能力大增,已能脫離冷兵器掩護獨立作戰。

由此,西方軍隊的火器裝備比例迅速提升,由此帶來了軍隊結構和火力密度的革命性變化。

1818年,英國研製了火帽,1835年,德國研製成打擊點火藥,引燃火焰,發射彈頭的機柄式步槍,也就是擊針槍。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軍裝備博克式步槍,就是這類擊發槍。

用這種火槍,射手可以以任何姿勢(臥倒、跪地,或者在行進)射擊!

這也就意味著,在對射時,只能站立射擊的清軍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槍上的差距拉開了,火炮的差距就更大了。

同時,工業革命帶來了冶煉技術、生產的飛躍。

十八世紀末,西方開始用攪煉工藝鍛鐵,可以鍛鑄鐵,到1829年,可以用鼓風爐的餘氣進行預熱鼓風,使熟鐵產量增加到3倍。

因此,西方的鑄鐵、鍛鐵產量迅速提高。

1720年,康熙年間,英國的鐵產量為2萬噸,1806年為25萬噸,1850年達到250萬噸!

到19世紀初,歐洲各國都已經能用生鐵、銅鑄造各種滑膛前裝火炮,並依其口徑、長度之比例和效能特徵,區分出加農炮、榴彈炮等;炮身由幾百斤、幾千斤直至萬斤;口徑從幾英寸到十餘英寸;炮彈有實心彈、燃燒彈、散彈,火炮射程一般在1000-2000米,每分鐘2至3發炮彈。

這使中西方的火炮完全拉開了差距。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不僅在質量、工藝上差距明顯,即便在數量上,雙方也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如前所說,康熙朝四十六年鑄造各類大炮905門,此後,大清的數量急劇下滑。

而在1812年的博羅季諾,一天之中,法軍投入587門火炮,俄軍投入640門火炮!

質量、數量,雙方的差距徹底拉開了!

有差距不可怕,更可怕的是,這種差距不能迅速追趕上。

再難以追趕的差距

其實,康熙年間的火器水平能與西方在“同一水平線”,是一輪“追趕”的結果。

火藥、火器都是我國發明的。

火藥、火器傳入西方後,東、西方按照各自的軌跡發展火器。

然而,到嘉靖年間時,當葡萄牙的“佛朗機”、“鳥槍”進入時,大明已意識到需要向西方學習了。

透過學習,大明很快就掌握了這些先進火器,並能結合傳統火器的特點加以改造。

因此,直到康熙時期,大清的火器水準仍然能比較輕鬆地與西方保持同一水平線。

然而,這一次落後所形成的差距,卻再難以輕鬆追趕了。

因為,明代火器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對火器的需求。

自大明正統年間後,天下承平日久,沒有發展火器的迫切需要,外加統治者“恐傳習漏洩”,因此,傳統火器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相比之下,西方各國間及內部則爭戰不已,火器迅速發展,因此,到嘉靖年間時,大明反倒要向西方學習了。

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非常猛,為什麼後來鴉片戰爭卻不行了?

當時,雙方在基礎科學、製造能力上都差距不大,大明自然拿來就能用,毫無壓力了。

然而,大清這一次,卻很難追趕上。

這一次的差距,源於西方科學技術、工業能力的大發展!

大明拿著繳獲的火炮,就能改出各種佛朗機,然而,大清即便拿著英軍的武器,也是製造不出來的。

無論是基礎科學,還是冶金技術,雙方都有決定性的差距。

更可怕的是,由於技術發展的加速性,西方的技術實際上仍在加速發展,裝備的革命性變化仍在繼續,因此,鴉片戰爭後,很長時間內,大清與西方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仍然在拉大。

在火器上,康熙時期,大清就已經是“追隨者”了。

當時,西方的技術雖有優勢,但不足以克服“客場劣勢”、“規模劣勢”,成功侵略大清。

因此,在解決了幾個主要威脅後,在清統治者看來,西方技術雖好,但並不足以威脅大清,反倒是內部統治的壓力比較大。

因此,大清放棄了“跟跑”,轉而透過束縛手腳來維繫自己的統治。

結果,在工業革命後,當西方的技術優勢足以使其克服“客場劣勢”、“規模劣勢”時,大清根本無力阻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