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國庫空虛,沒錢賠款的時候,為何不挖掉明十三陵,補充國庫?

晚清國庫空虛,沒錢賠款的時候,為何不挖掉明十三陵,補充國庫?

清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朝廷一方面要鎮壓農民起義,另一方面還要應對西方列強,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甲午戰爭,都需要大筆的資金。在戰敗後,還面臨數不清的賠款,這讓清朝國庫極其空虛。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依舊沒有開挖明十三陵,將裡面的財富洗劫一空然後補充國庫,這是為什麼?

明十三陵,是明朝永樂皇帝到崇禎皇帝期間,一共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王陵寢最多的皇家陵墓群,比起清朝皇陵,無論規模還是面積都大了不少。同時十三陵中還藏有無數珍寶,就連朱棣長陵祾恩殿的幾根金絲楠木都價值不菲。

晚清國庫空虛,沒錢賠款的時候,為何不挖掉明十三陵,補充國庫?

而唯一開採的定陵,作為萬曆皇帝的陵墓,陪葬的寶貝也數不勝數,其中最豪華的陵墓,也是陪葬品最多的陵寢,應該就是永樂帝朱棣的長陵。因此清朝如果挖掉十三陵,絕對可以緩解當時的財政問題,那麼清朝為什麼不挖十三陵?

其實清朝之所以不挖十三陵,或者說不敢挖十三陵是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政治口號的約束

晚清國庫空虛,沒錢賠款的時候,為何不挖掉明十三陵,補充國庫?

清朝入關時,多爾袞打著為明朝報仇,剿滅農民起義軍的口號,當時的清廷不再是與明朝有著“七大恨”的世仇,而是作為明朝的小弟,要為老大哥復仇而來。也正是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漢族官員和漢人士紳的支援,才讓清朝在入關之後,沒有激起大規模的民變。

到了康熙時期,為了緩和滿漢關係,康熙皇帝還多次追封明朝皇帝,就連當初多爾袞安葬崇禎帝時,還要求全部官員和京城百姓戴孝三天,並且追諡崇禎為懷宗端皇帝,並且親自下葬于思陵。

因此對於清朝而言,明朝就是自己順位繼承的老大哥,如果清朝皇帝撅了明十三陵,就是光明正大的打自己臉,也意味著長久以來的政治口號化為空談,對清皇室而言,將名譽掃地。

二、滿漢關係的矛盾

晚清國庫空虛,沒錢賠款的時候,為何不挖掉明十三陵,補充國庫?

清朝末年,滿漢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發,隨著滿族統治者不斷對百姓欺壓,越來越多漢人開始反對滿人的統治。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其中代表,後來的捻軍也是滿漢矛盾不可調節的成果,因此清廷不得不去化解矛盾,穩定自己的統治。

為此他們任用漢人大臣,平定內亂,儘量讓滿蒙貴族和漢人官僚保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而挖掘十三陵,無疑會傷到不少漢人的心,因此清朝皇室即使有這個想法,他們也不敢去實行。畢竟挖了十三陵,或許可以解一時之憂,卻會導致國內起義頻繁,甚至許多漢族大臣都會對朝廷失去信心。

三、財政制度的底氣

晚清國庫空虛,沒錢賠款的時候,為何不挖掉明十三陵,補充國庫?

事實上,清朝晚年雖然國庫空虛,但是並不缺錢,這也是小農經濟的優點之一。從雍正帝改革的攤丁入畝制度開始,清朝使用了全新的財政制度,國庫變得充盈起來。雍正一朝,不僅挽回了康熙晚年的經濟危機,還給乾隆留下了豐厚的家底。

晚清國庫空虛,沒錢賠款的時候,為何不挖掉明十三陵,補充國庫?

到了清朝末年,一直沿用這一財政制度的清朝,雖然小農經濟受到了列強的衝擊,但是也引進了西方的機器裝置和生產技術,因此依舊可以為朝廷貢獻一大筆賦稅。特別是清朝開啟了洋務運動後,國家財政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清朝雖然一時缺錢,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國庫也會不斷豐盈起來,這就是小農經濟下,封建王朝的底氣。

綜上所述,清朝挖十三陵就如同是飲鴆止渴,雖然一時間的財政危機得以解決,但是卻釀下了大隱患。不如透過收取賦稅和其他手段獲得銀子,至少不會讓清朝面臨滅亡的危險。這也是為什麼清朝統治者,即使在最困難時,依舊沒有對十三陵下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