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導語:

現存史料中對於古代發生過的巨大旱災記載從未間斷過。從公元前206年到建國前這兩千多年間,發生過的有記載的旱災約有上千次之多。“后羿射日”的傳說就是古代先民對發生過的旱災的慘痛記憶,這也反映了古代人民急於想要根除這種令人絕望的自然災害的強烈願望。

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古代旱災帶來的巨大損失

由於中國大部分疆域處於亞洲大陸中間地區,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這種獨特的季風性氣候也就會經常導致大範圍內的旱災發生。再加上西北地區又存在著大片的荒漠、戈壁地形,乾旱或半乾旱的天然地區也令本就不豐富的水資源更顯得稀缺,一旦發生規模稍大的旱災,當地的農業、畜牧業乃至人民的正常生活都會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就算是東南沿海地帶,水資源豐富,地域內氣候溼潤,也時常會發生一些季節性的旱災打擊。

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在史書中,對於旱災發生後的記載往往令人感到觸目驚心。明朝末期(崇禎年間),發生了一場持續時間近五百年的重大旱災,災難的波及範圍極廣,包括現山東、四川、甘肅、內蒙古、河北、浙江等數十個省份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破壞。其中以秦嶺淮河地區受災最為嚴重:黃河斷流、遍地枯槁。伴隨旱災而來的還有蝗災,勞苦大眾本來就已經只能靠吃草根樹皮勉強支撐下去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在這樣的惡劣天災中,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甚至到處可見“易子而食”、“人人相食”的景象,慘不忍睹。在這樣的嚴重自然災害中,百姓已經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闖王”李自成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在絕境中選擇了起兵造反這個大膽卻又略顯無奈的一條路。清朝光緒年間也發生過數次大旱災,北方地區受災極為嚴重。河北、山東、陝西等地的災情發展迅猛,死亡人數達到了八百多萬,山西人口損失近半,河南人口損失超兩成,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一次重大旱災。

每一次的旱災發生,伴隨著的都是人民和國家的巨大損失。歷朝歷代,旱災過後國家的賑災撫民工作往往極難進行,百姓也很難在這種災難中存活下去,即使僥倖能留得一命,身體和精神也基本上已經完全垮掉了。

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古代旱災破壞力巨大的根本原因

旱災能對人民的社會生活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壞,其實是有它的道理和原因所在的。首先,是旱災發生的初期,人們對災難的預估出現了極大的偏差。其實旱災在剛開始的時候是有一定的先兆的,但是古代社會是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的社會,百姓往往不願意放棄已經播種下去的作物,並且依舊像往常一樣餵食家中飼養的牲畜,更不用說逃離家鄉了。這樣的做法往往會導致極為嚴重致命的後果:長期的乾旱無雨必然會令農田裡的作物大面積乾枯死亡,而由於已經進行了播種,人們家中的存糧已經寥寥無幾,人畜也缺乏基本生活用水而陷入到虛弱的狀態之中,這時候想要出逃已經是痴人說夢了,可能剛走出村口就已經因為缺水斷糧而昏迷了。這時候,就會發生前文中我們提到的人們“易子而食”(出於人類最後的基本道德和良知,人們往往無法狠下心吃自己的孩子,就會家家互相交換孩子,因為兒童不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所以也就成為了悲劇發生時的受害物件)的現象。

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其次,是古代王朝賑災能力有限導致的結果。古代由於交通的限制,災情發生過後,中央政府往往無法第一時間得知災情的規模和當地受災的具體情況。這其中的時間差也是導致旱災發生過後死亡人數急劇上升的原因之一。同時,由於古代科技時段的落後,無法像現代這樣採取“異地調水”、“人工降溫”、“人工降雨”的手段來對災情進行干預,只能採取撥發賑災糧、賑災款以及將災民轉移到別處的方法來達到賑災撫民的效果。隋唐時代關中發生大旱時,中央政府就曾經採取過將關中災民轉移到洛陽等地就食飲水的賑災手段。

古代水利工程在防治旱災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隋唐大運河就是中國古代眾多水利工程中的一個巨大典範。開鑿於隋煬帝時期的大運河,以洛陽城為中心,北達涿郡,南通餘杭,貫穿了古代中國的南北地區。從關中地區到南方的兩廣地域都處在大運河的惠及區域之內。在當時的人民看來,開鑿這樣一條規模和長度都如此驚人的人工運河無疑是統治者勞民傷財的一個錯誤舉動,但是從整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應對重大旱災的角度來看,這樣一條運河出現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大運河作為貫通古代中國南北的一條大動脈的存在來看,最先惠及的是國家的南北交流和貿易來往,國家的南北交通得到了極大的便利;其次,從抗災防災的角度來說,這樣一條“生命之河”無疑可以極大提高國家機關的賑災能力以及災情發生後廣大受災人民百姓的存活機率。在災情發生過後,透過大運河,賑災物資的運輸得到了極大便利並且運輸的速度也呈倍數地加快了。並且,人工運河本身就是起到了“輸送水源”的作用。旱災發生過後,地方和國家都可以透過運河的便利將生命之水很快輸送到受災地區內,完成對乾旱地區的及時滋潤,受災地區的農作物和牲畜也能有更高的機率在災情中存活下來。

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京杭大運河

始建於秦昭王時期,由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古代中國歷史中極為出色的水利設施之一。戰國時期的秦國坐擁蜀漢地區,其實巴蜀的水資源是極為豐富的,但是卻缺乏人為的有效干預和管理。這就導致了巴蜀地區時而發生洪水災害,時而發生旱災,人民生活和國家發展都受到了極大限制。而當時蜀郡太守李冰對於這種情況的瞭解和看法就非常深刻,他深知:想要徹底控制蜀地的水資源,就必須要修建一個人工的水利工程來進行對水資源的調劑和管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科學有效地解決了“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量”的問題,受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的地區達到了四十多個縣區。同時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的防洪、灌溉、水運功能,也奠定了蜀地“天府之國”的水利基礎,讓整個古蜀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並且整個國家的防治水旱災害的能力也得到了極大提高,後方的穩定最終也造就了秦國在戰國末期“最終霸主”的地位。

古代旱災損失大,水利工程建奇功!古人如何利用水利工程抗旱?

都江堰

結束語:

古代中國許許多多的水利工程都令人歎為觀止,這些傑出的古代水利工程師們利用他們獨具的匠心打造出了這些在古代中國歷史上熠熠生輝的傑作,對國家人民和社會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古代社會,其實並不缺乏這些能工巧匠,只是大多數時候統治者們忽視了他們的巨大潛力和作用,許多的王朝沒有抓住科技進步的機會,忽略了水利、火藥等技術在農業、社會乃至軍事方面的重要性。然而,這些科技的力量卻正是推動國家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所在,而這也是今天的我們需要吸取的來自於古人的教訓。

參考文獻

1:常璩《華陽國志》

2:徐光啟《農政全書》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為您分享有深度有趣味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