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明朝正統六年,麓川思氏土司反叛,明朝派出王驥提督軍務,徵發十五萬大軍,從1441年到1448年七年間三徵麓川,耗費大量糧餉兵力,才把思氏趕過金沙江,與思氏土司思祿發達成協議,允許他居住孟養,但不許越過金沙江。

‘’驥等慮師老,度賊不可滅,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約:石爛江枯,爾乃得渡。思祿亦懼,聽命。‘’

明朝靠軍事平定了麓川,卻沒能在政治上擺平當地的生態,思氏最後被緬甸宣慰司莽紀歲之子莽瑞體攻滅,並且建立起了緬甸東籲王朝。

東籲王朝吞併了眾多土司,到了萬曆年間,實力越來越強大,開始不斷深入明朝騷擾。這時已經到了晚明,明朝國力下降,又有三大徵接連發生,哪裡還有力量再發動像正統年間那樣的遠征。

於是在萬曆二十二年,雲南巡撫陳用賓築八關抵禦緬甸東籲軍,本意是“斷屬夷挑釁之路,絕緬人私兵之端,樹天地自然之險,省芻粟轉運之勞,斯亦封疆之永利也”。

看得出來,陳用賓是一片好心。然而,騰越八關的設立,給之後中緬之間帶來了不少麻煩,並一直延續到近代。

明朝設騰越八關的目的和效果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古代的關隘,都是選擇一些易守難攻的地區建設,但並不是關內的土地才是領土,關隘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周邊的一片地區。如嘉峪關以西還有方圓近2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海關以東有將近包括外興安嶺在內將近300萬平方公里土地。

騰越八關,指的是萬初、神護、巨石、銅壁、鐵壁、虎踞、天馬、漢龍這八關,它們分為上四關和下四關,每四關設定守備帶兵防禦。它們的具體位置見下圖:

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可以看到,它們扼守住了交通要道,切斷西南邊境出入的主要通路,控制的是八關內外的廣大地區。

八關的位置,可以稱得上險要。那明朝在這裡派了多少兵力防守呢,根據明朝的《天啟滇志》和《騰越八關九隘論》記載,每個關有營房二十五間,兵力二三十名,也就是說,八關的總兵力加起來是一百八十多人。騰越當地的軍隊當然也不止180多人,八關是被作為前沿的關堡來使用。

這裡得說一下,兵力確實不多,不過這時已經到了明朝末期,二三十明軍依託關堡的戰鬥力,或許也沒想象的那麼低。明末崇禎十三年,遼東錦州蔡家樓臺駐守著17個明軍,曾利用弓箭、槍炮抵抗八旗軍四面圍攻一天一夜之久才被攻克。

不管怎麼說,人數也確實是少了點。更要命的是,這一百八十多人還不是每天上班,他們只在春天和冬天到崗,夏秋兩季就放羊了——“春冬防守,夏秋散處騰地”,原因是地處深山密林,夏秋高溫的瘴氣讓人無法忍受。

從地理上看,八關扼守要衝,但有個很現實的問題,山嶺之中其實是四通八達的,有著無數小道,有的地方就算沒有路,也是可以通行的,這些是八關所難以時刻控制的範圍,加上守關士兵人數過少,就更加難兼顧。

所以,八關的戰略設想很美,現實卻很無情,如果緬軍要進入,它事實上難以有效阻止。

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另外,李用賓更深層次的目的是藉助八關的防禦,開展屯田興兵,“用賓建築關堡興屯田以御緬”,也就是說,李用賓提出的是一個立體防禦的構想,沒有戰事士兵可以耕種,有警報則入堡防禦,省去了長途運輸糧食的麻煩,自給自足又能給外敵震懾。

遺憾的是,屯田也進行的不咋樣。

原因有兩個,一個還是因為瘴氣,“然迄今亦以瘴惡沌者不能耕”。另一個原因,則是山高皇帝遠,號令不行,有狡猾者以公徇私,貪汙不法。

“荒田畝,缺牛種,支借公朵銀兩,並家馬口糧,與營兵乾折以完十分之一,而拖欠益多”。

不換貧而患不均,投機取巧者受不到懲罰,有心耕種者也難以繼續,所以屯田成了徒有虛名。

八關沒能起到設想中的效果,朝中大臣也多有批評。

看上去,設定八關是錯了。

沒想到的是,雖然八關本身難言成功,東籲軍向內繼續深入的勢頭卻停止了。

那麼是八關的震懾作用見效了嗎?

也不是,是因為東籲王朝內亂了。

從騰越八關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開始修建起,緬甸東籲王朝就因進攻暹羅失敗而陷入內亂,國王莽應裡被殺,暹羅軍乘勢反推到了緬甸國內,東籲王朝內外交困,疲於應付,哪裡還有力量再來襲擾明朝。

不管怎麼說,這邊境倒確實暫時安定了下來。

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騰越八關的負面效果

八關建起來了,它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關內土司和民眾越關而過,但也形成個新的問題,讓關內外的土司和民族產生了“內”和“外”的區分。

對於這些土司來說,原來是彼此一體,大家都是同一個部族,許多都是親戚,世代聯姻。但是八關一建,不少相同的部族就被隔成了兩個部分,產生了內外之別,明朝為了區分,也用內外來稱呼關內關外的部族,產生了“內夷”和“外夷”的稱呼。

這樣來區分,長此以往,大家就忘了原來都是一家人,關內外的土司和民眾們也有了這樣的感覺:八關以內是明朝的地方,八關以外則已經不屬於明朝。

外夷望見(八關),皆曰:“此天朝地也。”而內夷倚以為重焉。

明朝對於出入八關也進行了嚴格規定,對於擅自穿越的“越度”這種行為,視為私闖邊境一樣的罪行。如果沒有許可擅自通行,被捉到者要處以絞刑,守關者如果把守不力也要問罪。

除了明朝屬地的民眾,緬甸也這麼看,八關的建築被稱為“屋瓦”,當地建築稱為“茅房”,他們說:屋瓦者漢人;茅房,我故地也。

這是把八關以外的土地都視為自己領地了。

事實緬甸也是這麼做的。從萬曆中期到崇禎末期,明朝國力一天不如一天,自顧尚且不暇,更沒有精力也沒有實力來管八關這攤子事。

明朝在在西南邊疆,原本有六個較大的宣慰司,分別是:孟養(緬甸克欽邦)、緬甸(緬甸曼德勒地區)、木邦(緬甸北撣邦)、八百大甸(泰國清萬一帶)、寮國(寮國琅勃拉邦一帶)、車裡(西雙版納)。

這麼一發展,到天啟七年(1627年),八關外的三個宣慰司已經被東籲軍攻破,“三宣無恙三慰既盡”,到崇禎十七年,八關以外已經沒有明朝能控制的地方,“八關之外,覆成異域”。八關之內,只剩下了一個車裡宣慰司。

八關的設立,相當於從心理上設定了一道防線,又使當地民眾開始有了內外之分,緬甸也名正言順乘著明朝力盡的時機,蠶食八關外的土地,這些負作用將在隨後體現出來。

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清朝對土司的劃分

然後就到了清朝。

清朝接手後,緬甸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國家。順治十六年,緬甸獻出在自己這裡避難的永曆帝后,清軍也就沒有進入緬甸。

清朝對這檔子事怎麼處理呢,還是延續了明朝的做法,接手了明朝的控制範圍,以八關為界限來管理關內土司。

不過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緬戰爭前,清朝對內外土司也是一筆糊塗賬,對關內地區和土司,以 “內地”、“內地土司”來稱呼,但具體怎麼算是內地土司,也並沒有明確的標準。

因為這些土司是時刻搖擺的,隨時可能屬於任何一邊,也就是“朝滇暮緬,朝緬暮滇”。

在清緬戰爭中,這些土司表現不一,有些幫助緬甸,有些幫助清朝,並不以名義上的內外來選擇效力一方,清緬戰爭爆發後,乾隆和官員們認識到必須解決這個混淆不清的問題。

雲貴總督楊應琚給乾隆想了個辦法,乾隆三十一年五月份,當時清緬還處於戰爭之中,緬甸不時派間諜、奸細過來潛伏或刺探情報。

楊應琚上奏,建議讓當地的土司和民眾都剃髮留辮,來防止緬甸勢力越界來打探訊息。

《清高宗實錄》:滇省內地土司所屬夷民尚皆蓄髮,狀貌、服飾與外域莽子、木匪相似,是以莽匪及各野夷入境,猝難別識,請令沿邊土司地方及新定整欠、孟艮等處夷民,一體薙髮留辮,俾遵國制,並杜莽匪溷淆。

這是很有效的一招,因為緬甸和當地土司、邊民都是蓄髮的。讓控制區內的人剃髮留辮,就能有效防備緬甸的勢力滲透,乾隆迅速批准。

土司剃髮不是小事,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改變髮型是頭等大事。土司剃髮,意味著清朝立國以來對西南邊陲統治方式的變化,它透過文化的方式來對土司進行區分,把內外土司的身份加以固化,“朝滇暮緬,朝緬暮滇”這種事再也沒法出現了。

清朝朝廷從此開始把八關以內已剃髮的土司稱為內地土司,把八關以外未剃髮的土司稱為外土司,內外土司成為官方的稱呼。

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八關界線的形成

清緬戰爭平息後,清朝為了防備緬甸騷擾,在八關一帶駐守防兵,清軍沿八關一線佈防,八關以內的猛卯、幹崖、隴川、盞達、遮放、芒市、南甸、潞江等土司被稱為“八土司”,八關外的就成了“外土司”,八關從控制地區的城堡變成了緬甸和清朝的分界線。

到了乾隆五十三年,緬甸終於遣使入貢,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清緬之爭宣告結束。

對於乾隆來說,緬甸認慫入貢了,內外土司就都是天朝統屬。緬甸是自己小弟,自己這個大哥再去跟小弟爭幾個土司的歸屬就沒啥意思了,反正都是自己的化內之地,於是就把清緬戰爭中一度恢復統治的孟拱、孟養、木邦、蠻暮等土司的歸屬劃給了緬甸。

孟拱、孟養、木邦、蠻暮諸土司屬緬,因緬為藩,雖分其地與緬,不啻仍為吾屬。

當然,不打仗了,對八關的控制也就沒有戰時那麼嚴格,裁撤軍隊,允許邊民互相做買賣,把八關的人事權也交給了土司。

雖然清朝對內外土司不再嚴格區分了,經過這麼一折騰,幾十年下來,八關內外的土司已經產生了隔離,不再是像之前那樣的一家人。

而且,清朝對八關之外的土司也不再過問。對於清朝來說,緬甸已經是 “皆我版籍”,內外土司的官方劃分也失去了意義。既然歸屬了緬甸,清朝也就不再過問這些土司的事,從日常管理到土司襲職的權力,都歸緬甸國王。

這樣一來,無形之中,中緬邊界也就有了一條不成文的界線,仍舊是在八關一線。

“緬事粗定,邊釁不開,彼此相安,遂有相沿之定界” 。

外土司歸緬甸管,也就跟著緬甸社會一起發展,從此內外土司就跟隨各自的國家,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八關對近代的影響

八關的界線和內外土司的管理,又對近代產生了重大影響。

前文說過,八關設立的初衷,並不是設定了一道國境線,關堡的意義在於設定屏障,控制周邊廣大區域,就跟東北、西北邊境一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緬甸被英國佔領,不再是清朝的藩屬國。不再是兄弟了,那就得分家,怎麼分就成了爭論的焦點所在,焦點中的焦點,也就是邊境怎麼劃分的問題。

中緬邊境的確立,其中反反覆覆,延續了數十年時間,不是一篇文章能夠寫完,簡單來說,其中很大的爭議,就在於八關這個範圍。

明朝設立的騰越八關,意味著中原王朝在西南方向的勢力內收。八關設立之初,明朝還能控制“三宣六慰”的相當部分,到了中晚期逐漸被蠶食而無力收復,清朝建立統治後,也無心在西南方向再加以開拓,緬甸入貢稱臣之後,把透過戰爭收回實際控制權的幾個土司也劃給了緬甸。

雖說這些地區在許多處於緬甸實際控制之下,不過從法理上看,有些是屬於非法佔領而沒有得到認可。

就算以八關來看,到了清末劃界時,天馬關、漢龍關、鐵壁關、虎踞關及其控制地區都已經被緬甸侵佔,只剩下四關之地得以保留,並且控制區域也縮水不少。

明朝起設定的雲南騰越八關,為什麼影響了中緬疆域的變遷

所以,這部分地區被劃入緬甸,當地民眾在情感上並不認同。如果要再往深裡說,現在緬甸南北還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存在著克欽和果敢這樣的力量,從歷史上來看,這也是中緬之間劃界所產生的問題。

綜上所述,從明朝到清朝,從八關到內外土司,對近代的中緬邊界,乃至東南亞的發展格局,都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