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豐臺大營是清朝時期衛戍京城的重要精銳力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豐臺大營提督統轄,直接效忠於皇帝。

豐臺大營,因駐紮在北京城外西南部豐臺而得名,由精銳的八旗軍隊組成,是拱衛清朝時期京畿重地的重要軍事力量。

由於豐臺大營的重要性,對於豐臺大營的管理和統帥也是為皇帝所非常看重的,豐臺大營的最高統帥為豐臺大營提督,由皇帝親自任命,並且直接效忠聽命於皇帝,沒有皇帝親自統領或者皇帝的聖旨及手諭,任何人都無權調動豐臺大營計程車兵。而豐臺大營也是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在士兵的統御和管理上也較其他的兵營嚴格很多。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至於豐臺大營到底有多少兵馬,歷史上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說豐臺大營共駐紮著12個營的軍隊,每營約500人,共6000多人;第二種說法是說豐臺駐紮著4萬人左右的兵力;還有一種說法是豐臺大營駐紮著軍隊數量是在2—3萬人之間。這其中,第三種說法最為可信。而豐臺大營的兵力構成上也包括了步兵、騎兵,還有火器部隊,戰鬥力強悍。

至於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說描述的與豐臺大營平行的西山健銳營,在雍正時期並不存在,真實的西山健銳營是在乾隆朝中期才建立的,並且存續的時間非常短,其準確的稱法應該是香山健銳營。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雍正能夠勝出登基皇位,靠的並不是豐臺大營,而是隆科多和他的步軍統領衙門。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在雍正的奪嫡之夜,正是依靠著十三爺胤祥拿著康熙的金牌令箭趕到了豐臺大營,除掉了依附於八爺黨的豐臺大營統帥成文運,奪下了豐臺大營兵權,這才有了率兵進宮勤王,確保雍正登基的一幕。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而這段劇情和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出入有很多:

首先,康熙去世前三天,就已經安排雍正去天壇祭天了,所以康熙去世的時候,雍正並不在身邊;

其次,十三爺胤祥那個時候並不在宗人府被關著,而是與其他阿哥們一起,守在康熙身前聽候康熙的安排,而除了康熙的皇子外,只有隆科多了;

再次,康熙去世後,隆科多隨即關閉九門和封鎖紫禁城,並實行了全面戒嚴,換句話說,十三爺就是想去豐臺大營也是去不了的,因為他連紫禁城都出不去。

十三爺對於雍正登上皇位的貢獻在於,在雍正繼位後,十三爺胤祥下跪磕頭,擁立新君,起到了支援的作用。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對於雍正登基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實際上是隆科多。

當時的隆科多是步軍統領衙門都統兼九門提督,這個職務相當於北京衛戍區司令和北京公安局局長,既要負責整個北京城和皇宮的防衛,也要負責整個北京城的治安,還要管理著全北京的九座城門,即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步軍統領衙門下轄軍隊數量保持在3萬人左右,當時全在隆科多手裡,與豐臺大營的兵力不相上下,不同與豐臺大營是純粹的野戰部隊,步軍統領衙門下的兵力更適用於城防和治安,並且更靠近皇宮。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所以不管雍正是“遵詔繼位”、“矯詔篡位”還是“無詔奪位”,都與隆科多有著密切的關係。

其一,前文中提到,隆科多是除了康熙的皇子外,在康熙去世前唯一守在康熙身邊的外臣,因而他非常清楚康熙臨終的安排;

其二,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後,馬上下令關閉九門,並且在北京實施戒嚴長達七天的時間,在此期間唯一能出入紫禁城內順利出入的人只有隆科多了;

其三,康熙去世前曾急召雍正趕回暢春園,但是從康熙去世前後,到雍正到場,前前後後經歷了十個多小時,在這期間雍正能夠接觸的人也只有隆科多。

所以,在康熙死後,隆科多是宣讀的遺詔還是宣讀的遺命,雍正與隆科多在這段時間內經歷了什麼,做了什麼事情,現在也已經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謎團。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而此時的豐臺大營,很有可能因為隆科多對於北京城的突然戒嚴,而完全不知道康熙去世的訊息。並且,雍正繼位後已是名分確定,豐臺大營上下必然也是根據制度,集體忠誠並且效命於新皇帝雍正,也不需要安排誰去奪取兵權,因為皇帝的身份就是統御豐臺大營的直接憑證。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實際上,豐臺大營的精銳力量和北京城中步軍統領衙門的軍隊,成為了十四阿哥胤禵不敢起兵造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康熙晚年,雍正登基最大的競爭對手實際上就是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那個時候還是叫做胤禎,後面為了避諱改稱為允禵。

此時的十四阿哥帶著十萬大軍正在西北平叛,即便十四阿哥對於雍正登基極為不滿,想要帶著著大軍回京奪位。但是胤禵想要以這樣的方式奪取皇位,就必須要面對三個最大的問題:

第一,雍正已然登基,皇帝的名分已經確定,他手下的這些將士中,是否願意同他一起殺回北京;

第二,此時西北大軍的軍需糧草供應全部有賴於陝甘總督年羹堯,而年羹堯是雍正的人,還是雍正的大舅子,成為十四爺大軍行動最大的掣肘;

第三,即便西北大軍這十萬人能夠連滾帶爬殺到北京城下,也需要至少大半年的時間,此時的軍隊早已是疲憊不堪,而且要面對豐臺大營和步軍統領衙門,以及各地勤王軍隊的反撲,是全無勝算。

也正是基於這些原因,儘管手中握有十萬大軍,但是十四阿哥依舊不敢輕舉妄動,並且被雍正非常順利的調回了北京,奪下了兵權。

《雍正王朝》中的豐臺大營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歷史上真的如此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