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對一個皇帝來說太重要了,看看曹操後人們,因為壽短江山易主

魏文帝曹丕雖說差點在奪嫡之爭中輸給更受曹操喜歡的曹植,但實踐上就才能與性格來說,他要勝過曹植。曹操對兒子們的教育很是嚴厲,曹丕呢自幼聰明,在良好的教育生長環境下長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壽命對一個皇帝來說太重要了,看看曹操後人們,因為壽短江山易主

詩、論、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無一不通,六歲會射箭,八歲會騎馬。十歲開端跟著父親身經百戰,長時間的軍旅生活鍛鍊了他的體魄,豐富了他的見聞。不光為其詩作積聚大量的素材,艱辛環境帶來的肉體衝擊,還逐步構成了他特有的沉鬱性格氣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一番計策的角逐後,曹丕被立為魏王世子。

壽命對一個皇帝來說太重要了,看看曹操後人們,因為壽短江山易主

三年後曹操病逝,曹丕繼位丞相、魏王,他頗有些雄心壯志。同年十一月便逼迫漢獻帝禪讓,登基稱帝,樹立魏國。以帝王的身份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好像陳壽在《三國志》裡所評價的那般,他是個賢主。霸業不及其父,論政治家風度上,有時卻還能夠說是勝過。宦人為官不得過諸署,制止外戚干政,取士不限年資但糾其實。

公佈息兵詔、薄稅詔、輕刑詔、力行簡樸等等,處處都表示著他是一位舊式的明君典型。真實是一個很有理想的皇帝,希望能把天下管理得更好,但是很可惜。曹操三代壽命都不長魏文帝曹丕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就死了,死時只有四十歲。曹丕兩次伐吳都由於機遇不成熟無功而返,便著手著富國強兵,以待完成一統大業。

壽命對一個皇帝來說太重要了,看看曹操後人們,因為壽短江山易主

可惜的是黃初七年(226年)正月,他一回到洛陽的宮殿便病倒了,本以為會慢慢好起來。沒成想到了五月,病越發的重了,曹丕只好趕忙佈置後事。後宮淑媛、昭儀以下的各回各家,陳群、曹真、曹休、司馬懿共同輔佐嗣主曹叡。同月十七日,曹丕逝世,享年40歲。逝世之前,他恍然想到當初為五官中郎將時,相士朱建平曾算過他的命。

壽命對一個皇帝來說太重要了,看看曹操後人們,因為壽短江山易主

朱建平擅長相面之術,在民間多有考證,曹操便召其擔任郎官。有一次曹丕宴請三十餘人,請了朱建平,席間談起壽命的問題。曹丕便問本人能活多大歲數?《三國志》記載朱建平的答案是:將軍當壽八十,至四十時當有小厄,原謹護之。意義是說曹丕的壽命是八十歲,可在四十歲的時候會有災難,熬過去才可以活到八十。

到黃初七年(226年),曹丕四十歲病重,明白本人熬不過去了。跟左右心腹家人說:朱建平說我能活八十,是指晝夜加起來計算的,我的命數該到止境了。聽曹丕這解釋來看,似乎的確如此,或許當時朱建平便曉得曹丕四十歲那年並非小災難。只是礙著他是曹操的兒子,不敢直言,這才按晝夜加起來增半算了八十。

壽命對一個皇帝來說太重要了,看看曹操後人們,因為壽短江山易主

還特意提示四十歲那年會有災難,不論如何,曹丕的死是比教遺憾的。後來他的兒子魏明帝曹叡,也是個能幹的豬,頗有建樹的君王。可也太短命了,連父親的四十歲壽命都沒到達,在三十六歲的年歲便因病逝世。細算下來,曹家兩代人,曹丕、曹叡的年歲加起來八十都沒滿。假如說他們兩人能活得持久一些,曹魏的江山,或許就不會落入別人手裡的。

壽命對一個皇帝來說太重要了,看看曹操後人們,因為壽短江山易主

但人的壽命是控制不了的,景初三年(239年)三十六歲的曹叡病逝後,由八歲的曹芳登基。幼主無法掌權,高平陵之變曹爽垮臺後,曹魏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假使曹丕泉下有知,恐怕要被氣活,由於這司馬懿正是他一力保舉的人。

當初曹操跟他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結果曹丕仗著跟司馬懿關係好,以為本人能控制住他,沒聽。萬沒想到本人四十歲早逝,司馬懿這傢伙一口氣活了73歲,熬到了他的孫子曹芳那一輩。最終,這個一手扶持曹丕上位的人奪了曹家的江山,可見短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