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件引發了歐洲持續三十年大規模的宗教戰爭?

17世紀上半葉(1618年——1648年),發生了以德意志地區為主要戰場,歐洲主要國家都捲入其中的一起大規模的宗教戰爭。因前後持續時間共30年,此次戰爭也被稱為“三十年戰爭”。它是歐洲國家間爭奪領土、王位、霸權以及各種政治矛盾和宗教糾紛尖銳化的產物。那究竟是什麼樣的事件引發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呢?

什麼事件引發了歐洲持續三十年大規模的宗教戰爭?

當時歐洲局勢

戰爭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諸侯和丹麥、瑞典、法國為一方,並得到荷蘭、英國、俄國的支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為另一方,並得到教皇和波蘭的支援。

13世紀以後,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皇權日益衰微,各邦諸侯割據稱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爾文教)的諸侯和信奉舊教(天主教)的諸侯在宗教糾紛掩飾下爭奪地盤和反對皇帝專權,並分別組成“新教聯盟”(1608年成立)和“天主教聯盟”(1609年成立)。

什麼事件引發了歐洲持續三十年大規模的宗教戰爭?

哈布斯堡王朝極力限制新教活動,爭取舊教諸侯重振帝國皇權,並得到羅馬教皇、西班牙和波蘭貴族的支援。法國為稱霸歐洲,力圖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狀態,支援新教諸侯反抗皇權;丹麥、瑞典早已覬覦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德意志領土和港灣;荷蘭和英國則不願帝國勢力在北歐擴張,英國還企圖削弱西班牙的實力。

這些國家都支援新教聯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1612—1619年在位)企圖在捷克(波西米亞)恢復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為捷克國王。斐迪南二世本就是虔誠的天主教教徒,一上臺便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動,拆毀其教堂,並宣佈參加新教集會者為暴民。

什麼事件引發了歐洲持續三十年大規模的宗教戰爭?

1618年5月23日,捷克爆發了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義。一群武裝的暴民衝進王宮,國王斐迪南二世聞訊出逃。他們搜遍整個王宮找不到國王,但是在新市政廳抓住了國王最親近的2個寵臣。就在眾人不知該怎樣處置他們時,殊不知誰突然喊出一句“把他們扔到窗外去,摔死他們!”其他激進分子也眾聲附和“對,扔出去,摔死他們!”在暴徒們的鼓動下,兩人被眾人從20米高的視窗拋入壕溝,以示對國王的羞辱。此次事件史稱“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

什麼事件引發了歐洲持續三十年大規模的宗教戰爭?

擲出窗外事件

“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發生後斐迪南二世說服哈布斯堡家族發動一場戰爭,平定捷克境內新教徒的叛亂,此後對立的德意志新舊貴族諸侯開始了內戰,並隨著各西歐主要國家的捲入,最終引發了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以哈布斯堡王朝戰敗,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終,戰後歐洲民族國家意識形成,新的國際秩序與體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