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在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藝術寶庫中,四大名著猶如四顆閃亮的明珠,深深影響著每一代中國人,還因此產生了頗具盛名的“紅學”“美學”等文學爭議,那麼,我們今天就討論一下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群雄爭霸,其中以曹操為首的魏國,孫權為首的東吳和以劉備為首的蜀漢三國的實力最盛,經過多數交戰,三國各自稱帝,平分天下的故事,其實,在歷史上,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請聽我慢慢道來。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政權之初,一波三折

其實在天下三分之前,公孫家族已在遼東佔地為王,只不過沒有其他三國名目張膽而已。說起公孫家族,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就是遼東太守公孫度。

公孫度,字開濟,遼東襄平人,在公孫度年幼的時候,他的父親得罪了當地的遼東貴族,為了躲避追殺帶著一家人逃到玄菟郡一帶定居下來,公孫度從小聰明好學,熟讀四書五經,並且年紀輕輕就在玄菟郡當上了一名小官員,而公孫度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與天賦,還與玄菟郡守公孫域的提拔與器重是分不開的。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據歷史記載,公孫域年輕時有一個兒子叫公孫豹,只不過天忌英才,剛過完十八歲就已經去世了,而公孫度不僅身高長相與公孫豹相似,而且公孫度的小名也叫公孫豹,靠著這層奇妙的緣份,公孫域將公孫度收為乾兒子,不僅讓他住在家裡,更耗費重金資助公孫度的學業,助其成家,這些足以可見公孫域對其的喜愛與器重。

靠著養父公孫的支援,公孫度廣泛結識官場貴人,積累人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孫度在眾人的推薦下當上了尚書郎,後因政績突出,升為冀州刺史,其官階更是比養父公孫域還高,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呀!就當眾人紛紛稱讚之時,意外也隨之出現,當時地方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新上任的官員要經受當地選出代表(多為富商世家把持)的考驗,如果考驗不過關,那麼這位官員就會被朝廷罷免。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公孫度年紀輕輕當上刺史就已經惹得不少人眼紅,特別是其貧民身份讓當地貴族特別不爽,於是聯合起來將公孫度給罷免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此時正逢中平六年,董卓“挾天子而令諸侯”,獨攬朝廷大權,導致整個東漢時局動盪,戰亂不休,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董卓命令自己的手下徐榮前往各郡招兵買馬,重整軍隊。

這個徐榮可是個狠角色,他可是連曹操都敢殺的人,此次他來到玄菟群,一來完成任務,二來看看自己的同窗好友公孫度。朋友相見,自然把是美酒佳餚,把話將來,一番諮詢,知曉老友的不平遭遇後,徐榮立馬將其推薦給了董卓,被任命為遼東太守,這也為他稱霸遼東打下了基礎。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靠狠上位,霸權初立

說起遼東,那可是公孫度的老家,如今時隔多年,可算是衣錦還鄉了。不久,公孫度當遼東太守的訊息傳了回來,受到了當地名門望族的排斥與羞辱,公孫度因自已剛剛上任所以對當地豪門士族的挑釁一忍再忍,直到有一次,手下來報說公孫度的兒子被襄平縣令公孫昭召去當了一個小小的兵頭,是可忍孰不可忍。

自己堂堂遼東太守的兒子竟然被安排當一個低下的小兵,公孫度一氣之下,派人將公孫昭抓到鬧市之上用亂棍活活打死,緊接著又派人將其他一千多戶豪門貴族以各種理由抄著抄,斬得斬,就這樣,公孫度以雷厲風行的血腥手段將遼東緊緊控制在自已手裡。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接下來,公孫度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瘋狂擴張勢力範圍,把東郡一分為三,分置遼東、中遼、遼西三郡,又穿越海洋收服東萊諸縣,最後又佔據樂浪、玄菟二郡。就這樣,公孫氏政權擁兵百管遼東、中遼、遼西、玄菟、樂浪五那之地,並佔有山東半島部分地區,成為東北部最強大的勢力。

公孫度去世後,他的兒子公孫承康繼父位,盡心經營,他採納謀士涼茂的建議“比者海內大亂,社會將傾,將軍擁有十萬之眾,安坐而觀成敗。”的建議,在遼東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從而慢慢問鼎中原。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建安十二年,曹操統一北方,緊接著出兵打敗三郡烏桓和袁尚、袁熙聯軍,烏桓單于等人不敵其勢,便帶領殘餘部隊逃往了遼東一帶,欲投奔遼東王公孫康,因此當時擺在公孫康面前只有兩條路,一個是聯合烏桓等人一起對抗曹操,二是殺了這幾人交與曹操以表忠心,最終,深思熟慮之下,公孫康當機立斷,斬了兩人首級與曹操交好,靠著這份“忠心”,曹操倒是沒有怎麼為難,還當場封了公孫康為裹平侯,官拜左將軍。

公孫康表面表示服從,暗地裡偷偷擴大自己的勢力,時常整頓內部,勤訓軍隊,於建安十四年派兵對經常侵擾遼東邊境的高句驪進行反擊,不久便攻破城門,將公孫氏政權的勢力擴張到朝鮮半島附近。因此在公孫康統治的時代,其所佔有的區域從原來的五郡增加到六郡,公孫氏政權發展逐漸進入了黃金時期。

東漢末年​是​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忽略掉的是哪國?

結語

公孫康去世後,他的弟弟公孫恭繼位,公孫恭謹沿其兄的發展謀略,對曹操更是忠心不二,頻頻交好,可惜,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是個不安分的主,他不僅禁固了自己的親叔叔公孫恭,更是不斷挑釁魏朝的底線,最終連累整個遼東政權被司馬懿所滅。而羅貫中之所以將公孫政權寫入《三國演義》,是因為公孫氏自始至終沒有官方開國稱帝,充其量只能作為三國爭霸一個小小王侯,為推動三國曆史發展作鋪墊。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