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死得最慘的忠臣,妙計阻止攻城,卻被朱棣下令油鍋炸而死

歷史是有宿命意味的,它無法複製,也無法重演。而與歷史依附在一起的人物亦是如此。他們的一舉一動,或者僅僅出自於自己的個人選擇,但與歷史大勢而言,卻如螳臂當車。它的殘酷性在於,並不以忠奸來決定結局。

朱棣以藩王、小宗、臣子卻發兵抵抗大宗、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良策,是為奸臣,但勝利之後便又是正道當塗。

他是明朝死得最慘的忠臣,妙計阻止攻城,卻被朱棣下令油鍋炸而死

寫出烈火焚燒若等閒的于謙,挽大廈於將傾,當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一役被俘,他選擇了擁立明代宗朱祁鈺,在他做出選擇的那刻,他並非不知道自己的結局,但他是忠臣,忠於的是大明王朝。所以當明英宗一黨發動奪門之變之時,他並非不知卻不做舉動,最終慨然身死。

至於忠臣,昏君的評判也都將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他是明朝死得最慘的忠臣,妙計阻止攻城,卻被朱棣下令油鍋炸而死

而當燕王朱棣以奸臣之身份發動靖難之役,鐵鉉此時為山東參政,更是建文帝的忠臣。面對朱棣的大軍,1399年建文帝派遣李景隆討伐,而鐵鉉負責運送糧草。無奈李景隆並不是他的父親李文忠,幾十萬之眾卻被朱棣打的大敗而回。

一時間,河北山東北部都望風而潰,盡皆落入朱棣之手。而濟南城也被朱棣包圍。當時的濟南城內,也只有盛庸所部,兵力弱小。形勢可謂是岌岌可危,幸虧李景隆又率兵馳援。

1400年,朱棣派軍進攻濟南。面對朱棣的勸降,鐵鉉則堅辭不受。

而屢次攻打不下,也最終消磨盡了朱棣的耐心,最終他決定掘開黃河,水淹濟南。生死存亡之際,鐵鉉決定採取詐降之計謀,鐵鉉率眾詐降,派遣壯士暗中埋伏在城門之上只待朱棣進城便可以放下閘門,伏殺朱棣。在鐵鉉等人的一陣哭訴之下,朱棣不知是計,竟當真按照鐵鉉的請求,命令大軍後撤,自己率領十數人進城,朱棣剛進城門,眾人便放下閘門,無奈只是將朱棣的坐騎馬頭砸爛,朱棣則火速換馬才得以倖免一死。

他是明朝死得最慘的忠臣,妙計阻止攻城,卻被朱棣下令油鍋炸而死

而大怒之下,朱棣更是調集大炮,炮轟濟南城池。危急時刻,鐵鉉又發揮了文人特有的智慧,您朱棣不是打著靖難的口號嗎?於是將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懸掛在城外,還將神主靈牌分置各處。這下朱棣自然是左右為難,只得聽從了姚廣孝的計謀,撤回北平。

而鐵鉉則趁機又與盛庸合兵,收復了眾多州郡。但是個人的力量與才智,與建文帝的昏聵之間,卻無法阻止朱棣的攻城略地,朱棣才是歷史的選擇。

在繞開濟南之後, 又有徐壽輝為內應,1402年朱棣順利攻破南京,“正義的”建文帝只得焚燒宮殿,最後也落得一個不知所蹤的結局。

他是明朝死得最慘的忠臣,妙計阻止攻城,卻被朱棣下令油鍋炸而死

而遠在濟南的鐵鉉,並沒有像眾人那般識時務,最後城破被俘。雖然只是文人,但鐵鉉卻堅持了自己的個人選擇。面對朱棣他破口大罵,而作為勝利者,頤指氣使上位者的心態,也讓朱棣惡向膽邊生,甚至於下令將鐵鉉的耳朵、鼻子煮熟後塞入其口中,問他滋味如何?

即便如此,鐵鉉都厲聲呵斥道,忠臣之肉自然好吃。而無奈之下朱棣下令磔刑(五刑之一,割肉離骨,斷肢體,再割斷咽喉)處死,更甚者朱棣即便如此還不解恨,還要左右架起油鍋,將其屍體油炸“活著你不肯跪拜,那邊炸成骨頭 讓你也朝拜我”卻不成想太監們想要撈起屍骨擺放之時,油鍋卻突然炸起來,而朱棣希冀的讓他朝拜也成了幻想。

只不過可憐了忠臣卻落得此般下場,堪稱明朝死的最慘的忠臣,而鐵鉉之父母都被髮配到海南,長子充軍,次子被凌虐至死。妻子和4歲的女兒都被籍沒為奴,發往官妓,慘遭凌辱。

歷史的殘酷在在這一刻,也顯得令人心寒。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