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南寧街景】南寧史稱百越;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寧隸屬於桂林郡。明朝洪武二年(1376年),南寧府隸屬於廣西布政使司。清朝年間,南寧為(廣西)分巡左江道轄地。民國元年(1912年),南寧直屬廣西軍政府。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南寧人像】民國元年(1912年),廣西省政府遷至南寧。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廣西省會遷回桂林。建國前,南寧管轄德鄰、邕西等七鎮。1950年2月,廣西省政府(省會南寧)成立。五十年代末,撤銷省制,成立自治區;首府南寧。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南寧江南區】江南區為南寧市的市轄區;歷史上,此地為邕州城郊。十六國時期(318年),南寧設治,稱為邕州(邕寧縣)。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設南寧路(相當於府)。明清時期,南寧府治設在邕寧縣。解放後,南寧市自邕寧縣劃出。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南寧街景】歷史上,三街兩巷(興寧、民生、解放路與金獅、銀獅巷)就是南寧城的商業繁華區;曾經是這座城市唯一的商業文化中心。清朝時期,金獅巷是該地建築群的代表;二、三十年代,今解放路兩側的騎樓建築,又成為該地建築群的代表。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南寧街景】二十世紀初期,騎樓建築傳入南寧,並很快進入到興盛時期。最漂亮的騎樓建築在今解放路地區,是南寧騎樓建築的代表。過去,騎樓底下是孩子們跳橡筋、彈棋的地方;亦是成年人開店鋪、做生意,喝茶乘涼,躲風避雨的地方。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南寧人像】邕江之名始於唐代,被譽為南寧的母親河。清初時期,邕江可以溝通與粵、港地區的商業往來,外地商賈們紛紛來到南寧。靠近邕江的金獅、銀獅巷,在地理位置上鬧中取靜,商賈、大戶們逐漸將此地建成了舒適、滋潤的高階住宅區。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麻紡織廠車間】新中國成立,南寧市將工業經濟作為重點。五十年代後期,經改造、重組,全市已有國營企業近五十家、集體企業一百餘家。隨後,又新建、擴建了機械廠、造船廠、肉聯廠等企業。六十年代,從上海遷來了絹麻紡織廠等企業。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麻紡織廠車間】在中國,麻紡織的歷史早於絲綢;經歷了原始手工、手工機械紡織、動力機器紡織三個階段。宋代開始,麻布逐漸被棉布替代。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使用電力裝置的武昌制麻局設立;麻紡織業進入了現代工業時代。

四十年前廣西舊影,三街兩巷南寧人

【麻紡織廠幼兒園】1958年的國慶節,國營南寧麻紡織廠正式落成、投料試產。它是廣西最早、最大的麻紡織企業;亦是國家(原紡織工業部)生產包裝麻布、麻袋的重點廠家之一。《廣西南寧老照片,1979年。攝影資料: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