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說話要看眼色,比如婚禮上請你發言,無非讓你熱鬧再加熱鬧,可你竟衝新娘新郎說:你們也別高興過頭了,誰沒結過婚誰又不是將要結婚呢,要多想想離婚率那個高嘛!

這話千真萬確,但這話又實在沒眼色。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清代的康熙皇帝青年時勵精圖治,做過不少大事。但到了晚年,由於年紀大了,卻產生了一個怪脾氣—忌諱人家說老。

如果有誰說老,他輕則不高興,重則要讓對方飽嘗皮肉之苦,甚至丟掉腦袋。所以,左右的臣子們都知道他這個心理,一般情況下都儘量地迴避。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有一次,他率領一群皇妃們去湖中垂釣,不一會兒,漁竿一動,康熙皇帝連忙舉起釣竿,只見鉤上釣著一隻老鱉,心中好不喜歡。

誰知剛剛拉出水的面,只聽“撲通”一聲,鱉卻脫鉤掉到水裡又跑掉了,康熙長吁短嘆連叫可惜。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在康熙身旁陪同的一位妃子見狀連忙安慰說:“看樣子這是隻老鱉,老得沒牙了,所以銜不住鉤子了。”

話沒落地,旁邊另一個年輕的妃子卻忍不住大笑起來,而且一邊笑一邊不住地拿眼睛看著康熙。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康熙見了不由得龍顏大怒,他認為前一個妃子是言者無心,而後一個妃子則是笑者有意,是含沙射影,笑他沒有牙齒,老而無用了,於是將那妃子打人冷宮,終身不得復出。

為什麼前一個妃子在說話時明顯說到“老”字而康熙皇帝沒有怪罪她,而後一個妃子只是笑了一笑康熙皇帝卻怪罪她呢?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首先是康熙的忌諱心理。他不服老,忌諱別人說他老。

這種心理實際上反映了老年人的一種普遍的心態,由於上了年紀,在體力和精力上都有所下降,但又不肯承認這個現實,而且也希望人們在客觀上否認這個現實,故而一旦有人涉及這個話題,心理上就承受不了。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再是康熙明白,前一位妃子是就事兒說事兒,完全是一片好心的安慰。後一位妃子雖然沒有說話,只是笑了一笑,但她是在前一位妃子的話的基礎上故意引申,是把那隻逃掉了的老鱉比做了皇上,是對皇上的大不敬。

所以,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環境,由於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理解便引出不同的結果來。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實際上究其原因,還是後一位妃子沒有眼色的緣故。

人常說:“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

這話說的實在有道理,因為人生在世有很多忌諱,如果你在無意之中觸動了別人的“雷區”,你就會糊里糊塗地受到對方充滿火藥味的“攻擊”。

說話時,千萬不要踩上地雷,否則,炸傷了自己,也弄髒了別人的心情。

|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