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後國庫剩2716萬兩,雍正死後剩3453萬兩,乾隆死後還剩多少

康熙、雍正和乾隆,是滿清康乾盛世時期的3位皇帝,他們在位期間,都有何建樹?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如何?他們去世後,國庫中還剩多少銀兩?

一、康熙

康熙是滿清的第四位皇帝,他即位時,才是個7歲的小孩,由索尼、鰲拜、蘇克薩哈和遏必隆輔政。起初,四位輔政盡心盡力,幫助大清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但是不久後,鰲拜由屠龍少年變成了惡龍。皇太極去世後,鰲拜、索尼等人站出來對抗多爾袞,幫助皇太極之子福臨當了皇帝。正因為如此,順治十分信任鰲拜、索尼,將兩人安排為了兒子康熙的託孤大臣。

康熙死後國庫剩2716萬兩,雍正死後剩3453萬兩,乾隆死後還剩多少

做了輔政大臣後,鰲拜開始變得張揚跋扈、目中無人了,他多次矯詔殺了康熙不想殺的幾位大臣,這讓兩人的矛盾徹底激化。最終,康熙訓練了一批親貴子弟,利用他們擒拿併除掉了鰲拜。

奪回權力後,康熙又遇上了一件棘手的事。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實力雄厚,還對大清有異心。康熙為了消除他們的隱患,開始削藩,逼反了三人,他們聯手起兵造反。當時的形勢非常嚴峻,但年輕的康熙頂住壓力,調兵遣將,成功鎮壓住了“三藩之亂”。

康熙在位期間,還統一臺灣,驅逐沙俄,北征塞外準噶爾等,是一位很有雄才大略和功績的皇帝。

康熙死後國庫剩2716萬兩,雍正死後剩3453萬兩,乾隆死後還剩多少

康熙在治國理政方面,也很有一套,他親政之後,在土地、稅收等方面,進行了大力改革。康熙下令停止了貴族的圈地行動,放寬了百姓開荒的限制,併為開荒的百姓減免賦稅等。康熙執政期間,他秉持“藏富於民”的思想,蠲免了百姓很多的錢糧。還固定丁銀,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康熙時期,還大力修治漕運等,促進了國內農業、經濟的發展,讓百姓能安居樂業。

康熙時期,大清的經濟、綜合國力有了顯著增強,他去世後,還給兒子雍正留下了2716萬兩白銀。

二、雍正

雍正是一位很勤政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有出兵西北,平定準噶爾內亂之功,但他主要的功績,是在內政上。

康熙死後國庫剩2716萬兩,雍正死後剩3453萬兩,乾隆死後還剩多少

康熙末年,財政虧空嚴重,雍正即位後,就開始清查虧空。雍正成立了會考府,由他最信任的怡親王胤祥總理事務,負責整頓整頓財政,查詢錢糧虧空的主因。大量的貪贓枉法的官員,在這次清查中被處理,這改善了大清的財政狀況,也有效遏制了地方官員向百姓徵收重賦的做法。

雍正還推行攤丁入畝,實行丁銀攤入田賦一併徵收的原則,改變了之前按照人丁、地畝雙重徵收賦稅的標準,減輕了沒地、少地百姓的負擔。到乾隆時期後,這一政策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實行。

雍正還實行火耗歸公。清朝初期,官員在各地徵收錢糧時,會加收“火耗”,即將碎銀加火鑄成銀錠時,會造成一定的折耗,但這部分損耗,是很微小的,而官員為了中飽私囊,會在徵收火耗的過程中,任意加派,一兩可加至數錢,多餘出來的錢,全被官員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康熙死後國庫剩2716萬兩,雍正死後剩3453萬兩,乾隆死後還剩多少

這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於是雍正將火耗歸公,讓官員無法中飽私囊。吃不到自己嘴裡了,官員任意加派的風氣,也減少了很多。這不僅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還增加了國庫的收入。雍正還實行官紳納糧等政策,讓佔有大量財產的、更富裕的官紳,和普通百姓一樣,也承擔交稅的責任。

雍正建立了災賑制度,以及廢除豁除賤籍等,這時候的百姓生活不錯,他死後,國庫有3453萬兩盈餘。

三、乾隆

乾隆即位初期,就頻繁對湘、黔用兵,推行“改土歸流”,限制土司勢力。乾隆二十年,他平定了蒙古準噶爾部內訌,剪除達瓦齊割據勢力。二十二年,平定衛拉特蒙古輝特部首領阿睦爾撒納叛亂。二十三年,乾隆又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乾隆三十二年,他派兵入緬作戰。乾隆五十一年到五十二年,他派兵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乾隆做太上皇時,還指揮了鎮壓白蓮教起義。

康熙死後國庫剩2716萬兩,雍正死後剩3453萬兩,乾隆死後還剩多少

乾隆初期,他延續了康乾盛世,但是到了中後期,他頻繁地用兵,財政消耗很大。同時,乾隆也是個非常會享受的皇帝,他收藏古玩字畫、奇珍異寶,以及六下江南等,都需要大量的錢財。

乾隆時期,他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推行文字獄,以及縱容和珅等貪官汙吏大肆貪汙,讓大清在他手中,開始走向衰落。乾隆晚期時期,通貨膨脹嚴重,物價上漲,貨幣貶值。他去世後,雖然留給了嘉慶6000萬兩,但其他地方的虧空嚴重,窟窿很大,即便嘉慶除掉和珅,將他的財產歸公,也沒有出現“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事,財政依舊緊張,大清開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