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文:枯木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在中國古代,天子(皇帝)是介於神和人之間的人物,在君權神授的理念下,天子是上天派來執行天命統治子民的代表,宣稱

“父天母地”

,因而稱為

“天子”

。在秦朝以前,天子稱為“王”、“皇”、“帝”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自認為

“德兼三皇,功蓋五帝”

,將“皇”、“帝”這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作為自己的稱號,從此天子稱為

皇帝

皇帝是神的代表,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因而是天下最具有權勢的人物。正如

《詩經·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所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子具有絕對權威,一言九鼎。不過天子也不能隨便說話,比如周成王小時候和弟弟叔虞玩,把桐樹葉封給弟弟,結果周公以

“天子無戲言”

,不得不把唐地封給叔虞,從而造就了強大的晉國。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皇帝具有如此頂級權勢,自然被他人覬覦或挑戰。雖然歷代都宣揚君權神授,然而事實上明眼人都知道這不過是障眼法,以至於匹夫陳勝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挑戰君權皇位的大有人在,並且前赴後繼,以至於皇帝更迭屢見不鮮,並且充滿著血腥,因而稱帝王史就是血腥史也未為過。

遍觀歷史,即便是坐上皇帝寶座,也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不但有各種規章律例約束,還要和輔佐群臣進行博弈分權,稍有不慎,就會大權旁落,有的甚至身首異處。於是不少皇帝整天擔驚受怕,生活在富華奢侈和朝不保夕的矛盾之中,精神極度緊張,因而大多皇帝都短壽。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據統計,在中國歷史上近五百位皇帝,

壽命超過60歲的只有36位,超過70歲的僅僅12位,而超過80歲的只有可憐的6人

。大多不是幼年被廢,就是被殺或早亡,勉強長到青年的,不少也是傀儡皇帝,木偶擺設。可以說除了少數雄才偉略、大展宏圖並且長壽外,大多數皇帝的命運都很可憐。

有的皇帝不但壽命短暫,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和常人相比更缺乏自由。就拿婚姻來說,按說古代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在外人看來皇帝是躺在富貴鄉里享福。其實並不一定,皇帝雖然可以隨意寵幸,然而關於皇后抉擇卻事關重大,皇帝不一定能做主,並且皇后位置之爭更加兇險。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其原因是因為皇帝是天子,有神加持,除非準備充足,方才敢挑戰皇權;倘若貿然侵犯,一旦失敗就是誅滅九族,因而對皇帝寶座覬覦的人很多,可是付諸實施畢竟較少。然而皇后則不同,有皇帝就有皇后,皇后之子可以繼承皇位,於是不少人盯上了皇后之位,皇后並非天子或天女,因而可以盡力施展計策,進行迂迴方式,從而控制皇權。

歷史上依靠皇后進而控制皇帝的事例很多

,比如

王莽

依靠姑姑孝元皇后王政君、女兒孝平皇后王嬿、孫女嫁給劉嬰從而控制了三代皇帝,最後順利坐上皇帝寶座。

曹操

殺掉漢獻帝伏皇后,把三個女兒獻給漢獻帝,強令立其女曹節為皇后,最後曹丕才得以順利登基。

楊堅

依靠女兒楊麗華為皇后,從而進一步奪取北周政權等等。其他雖沒有獲取皇位,可是外戚干政一直是歷代封建王朝難以解決的痼疾,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我們看到不少皇帝如此之難,就連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主,不過也有委婉反抗的例子,並且因為重情重義,從而在歷史上留下美名,這就是漢代“昭宣盛世”的創造者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己

,是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祖父戾太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被冤殺,襁褓中的劉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獄。後元二年(前87年),遇到大赦,為祖母史家所撫養。漢武帝遺詔令掖庭養視,宗正錄其屬籍,成長於掖庭。

劉病己雖然是嫡親皇曾孫,可是因為祖父的原因,在當時人看來是永遠不能翻身了,幼年就身陷囹圄,因而到處受到人們冷落,可謂飽嘗艱辛。欣喜的是掖庭令張賀是戾太子故吏,思念舊恩,於是照顧頗周到,等到劉病己長大以後,又想把孫女嫁給他,可謂知恩圖報。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可是張賀的弟弟張安世同霍光一樣是輔政大臣,為人謹慎,認為劉病己是有罪的戾太子之後,能夠當個平民老百姓就不錯了,把孫女嫁給他是太抬舉了,並且也不利於以後官場升遷,於是張賀只好作罷。

而劉病己在掖庭和一位叫

劉廣漢

的罪人住在一起。這個劉廣漢,前半生命運多舛,在漢武帝時為漢昌邑王

劉賀

(後來的漢廢帝)郎官,因為不小心把別人的馬鞍放在自己馬上,因盜竊罪當死,當時閹割為宦官可免死(司馬遷就是先例),於是成為宦官。後來漢武帝輔政上官桀謀反時,劉廣漢前去搜捕罪證,結果沒有把上官桀放在宮殿裡的抓捕人的數千條繩索找到,卻被別人找到了,於是又被判刑,淪為鬼薪(雜役),後被髮往掖庭,當一個小小的暴室嗇夫(相當於勞改部門的低階官員)。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就是這個劉廣漢,雖然命運清苦,卻因為女兒得以飛黃騰達。許光漢的女兒叫許平君,幼時許給皇室內務部門長官(內者令)歐侯氏的兒子,沒想到十四五歲準備嫁過去時歐侯氏的兒子死了,於是其母占卜,說許平君當大貴。這是掖庭令張賀聽說許光漢女兒未嫁,便做媒說:“曾皇孫是皇帝的近親,雖然是下人,可是以後說不定可以封為關內侯,可以把女兒嫁給他”,劉廣漢便答應了,其妻一聽大怒,許光漢於是重新請人說媒,才把女兒嫁給劉病己。

許平君嫁給劉病己一年後就生了兒子劉奭(後來的漢元帝),又過了幾個月,當時的漢昭帝劉弗陵病死了,漢昭帝無子,輔政大臣霍光和眾大臣挑選昌邑王劉賀為新的皇帝,沒想到劉賀荒淫無度,因而才27天就被廢,於是只得重新挑選新皇帝。這時張安世提名劉病己(不知道有沒有後悔哥哥孫女沒有嫁給劉病己),認為是嫡親曾皇孫,根正苗紅(其實是沒有權勢外戚作外援),霍光和宰相楊敞也同意,於是劉病己在十八歲時被迎入宮中,受封為陽武侯,隨後即位,是為漢宣帝,許平君先被封為婕妤。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劉病己繼位後,改名劉詢,此時霍光作為輔命大臣,輔佐三朝,威震朝野,獨攬大權,於是把小女兒霍成君獻給劉病己,也被封為婕妤。在議立皇后的時候,因為霍光的聲望和權勢,滿朝文武都心儀霍成君,不過都沒有上奏,如果此時大臣提出封霍成君為皇后,漢宣帝很難拒絕,眼看就要木已成舟。

而此時,劉詢因為霍光是武帝託孤大臣,又是輔佐漢昭帝,功績卓著,並且能夠廢掉劉賀,滿朝文武都是唯霍光馬首是瞻,因而如果正面發生衝突,很可能會步劉賀後塵(雖然霍光並非曹操、王莽同類人)。然而劉詢一則是不願意受到霍光的擺弄,另一方面和髮妻許平君感情甚篤,因而就揣摩如何在皇后人選上自己做主。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劉詢從小命運多舛,長在民間,見多識廣,因而非常主見,也非常有策略。在眾大臣紛紛議論該議立皇后之時,劉詢下詔

“求微時故劍”

,大意是希望大臣們給自己找一下自己卑微時隨身的寶劍,眾大臣都是心裡和明鏡一樣,都知道皇帝思念舊情,就連一口寶劍都需要找尋,更別說立皇后了,於是紛紛上書,提議立許平君為皇后,這樣就水到渠成,既沒有和霍光發生衝突,又達到了漢宣帝按照自己想法冊立皇后的目的。

漢宣帝成為皇帝后,面對霍光的煊赫權勢,並沒有屈服,反而委婉表達自己的看法,雖然出於權力之爭,不過更多的是因為和許平君夫妻情深,不忘髮妻,令人感動,因而成為後世典範,這就是成語

“故劍情深”

的典故來歷。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不過可惜的是,三年後,許平君懷孕,霍光妻霍顯串通女御醫淳于衍,將生附子(劇毒)混在藥物中,毒殺了許平君,霍成君才得以被立為皇后。霍光並不知情,後來知道掩蓋了下去。霍光去世後,霍氏子侄意圖謀反,最後全部被誅,霍成君也被廢自殺。然而霍光因為豐功偉績,被漢宣帝畫十一名功臣影象於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列霍光為第一。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

2020/10/30榆木齋

參考資料:

班固《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

班固《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第三十八》

班固《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成語典故|漢宣帝“故劍情深”,不忘糟糠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