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千古一帝,雄才偉略,一統六合,開拓八荒,僅用了15年時間就統一了六國。但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秦始皇是收果子的,種樹的是誰呢?是秦孝公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孝公發求賢令,任用商鞅變法這事兒大家都知道,秦國強大的種子就是他種下來的,但讓這棵樹長到遮天蔽日程度的是秦昭襄王。

我說兩個資料大家就明白了,第一,昭襄王在位返56年,這期間秦國對外征戰,總共消滅了96萬敵人,我們熟悉的很多歷史事件都是發生在,他在位的期間,比如最著名的長平之戰,而“虎狼之國”這個名聲就是昭襄王時期確定下來的。第二,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就繼位了,中間只有三年多的時間,所以雖然昭襄王是秦始皇的曾祖,但實際上秦始皇繼承的是昭襄王的衣缽,沒辦法,這老頭太能活了,他兒子孝文王即位三天就去世了,活活被老爹給熬死了。之前我們講過一些秦始皇,那麼今天我們再來說說他的太爺爺,這位秦昭襄王。

昭襄王的父親是惠文王,而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這個秦武王是個武痴,沒事兒就喜歡和別人比舉重。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有一次舉九鼎之一的文龍赤鼎的時候力氣不夠,把腿給砸斷了,還受了內傷,就死了,享年23歲。歷史上的君主有把自己玩死的,有把自己毒死的,有把自己累死的,而自己把自己砸死,秦武王還是頭一個。秦武王死後,秦國的王位就空了,他又沒有兒子,他的幾個兄弟就開始互相爭奪,惠文後和宣太后就爭了起來,宣太后也就是電視劇中羋月的原型,想立自己的兒子為王,而惠文後想立另外一個公子叫公子壯,雙方就互不相讓。那最後誰贏了呢?趙武靈王贏了。秦國選君主跟趙武靈王有啥關係?主要是趙武靈王覺得秦國是個威脅,想改善和秦國的關係,就希望找一個與趙國關係比較好的人選,所以他就支援當時在燕國當人質的公子稷。就這樣,公子稷回國繼位,就是秦昭襄王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你看趙國這個時候居然能夠影響到秦國的內政,這就足以證明這時候的秦國雖然強,但還沒有到達橫掃一切的程度。而趙武靈王贏了,也就等於宣太后贏了,因為公子稷也是宣太后的兒子,只不過是他的另外一個兒子。只是趙武靈王沒想到的是,多年以後,趙國的40萬大軍會因為他選上的秦王而死。

秦昭襄王繼位後,先拿楚國開刀,當時楚國和其他幾個國家締結了盟約,要共同對付秦國,也就是合縱而為了破壞合縱,孤立楚國,昭襄王已歸還上庸為條件,和楚懷王在黃棘會盟,要說這個楚懷王那是真的傻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公元前299年,昭襄王又向楚懷王是好,約他到武關會盟,結果不講武德,把楚懷王劫持到了咸陽,逼著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不肯,就一直被扣押在秦國。昭襄王見陰的不行,只好來陽的,又進攻楚國,斬首5萬,攻佔16座城池。後來楚懷王從秦國逃走,回楚國是回不去,去趙國,趙國又不敢收留,最後是客死他鄉,死前據說留下一句話,叫年輕人不講武德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而楚國被收拾之後,接下來就該輪到三晉了,也就是韓、趙、魏這三家。公元前294年,秦國兩路出兵,一路向壽,一路白起,攻打韓國,韓國不是對手,就向魏國求救,於是就爆發了”伊闕之戰“,韓魏東周聯軍24萬,秦軍12萬,兒伊闕之戰的三個主將,韓將暴鳶、魏公孫喜,秦將就是白起,暴鳶和公孫喜各懷鬼胎,都想讓對方打衝鋒,結果內部不和,被白起各個擊破,全殲24萬聯軍,殺魏將公孫喜攻佔了五座城市,殺神白起就此一戰成名。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此戰之後,韓魏兩國一蹶不振,只能不斷割地求和,僅公元前290年,魏國就割地400裡,而韓國歌第200裡,可是割地能換來和平嗎?當然不能,還是被秦國不斷地揍,不斷地丟城失地。戰國第一雄強魏國,最終成了任人刀俎的魚肉。魏國和韓國被打趴下之後,三晉之中就剩下趙國了,前面說過,趙國實力強大到一度令秦國忌憚,可以干涉秦國內政。所以就在其他國家打得跟熱窯似的時候,秦國和趙國一直沒有大戰,只有小戰。公元前280年,秦軍大敗趙軍斬首2萬。公元前273年,秦軍再敗趙軍,又是兩萬人沒了,但是這點損失對趙國來說根本不傷筋動骨,一直到長平之戰,雙方才正式的開始決戰。

秦國最長待機秦昭襄王,

長平之戰其實是個意外,秦軍原本打的是韓國,隔絕了上黨這片地區,上黨地區的官民不想投降秦國,於是就投靠了趙國,趙王腦子一熱就接受了。但是你想想,秦軍拼戰沙場,能讓你趙國白撿個便宜嘛。所以秦軍調轉個頭進攻趙國。而秦將王和與廉頗對壘,廉頗三戰三敗,只能退守城池,堅守不出。廉頗想和秦軍打消耗戰,但是趙國的國力消耗不起,趙孝成王甚至派人向昭襄王求和,結果失敗。失敗之後,趙孝成王就想速戰速決,於是換掉了廉頗,換上了趙括。沒想到秦軍也把王和換成了白起,並提前佈置好了計策,結果趙括貿然出擊就成了夢中之鱉,自己兵敗被殺,而趙軍損失40萬大軍,此戰之後,山東六國在無一國是秦國對手,六國之地只等收割,所以秦始皇能夠在15年之中一統天下,能夠成就一代偉業,那可真是要感謝他這位太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