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筆記(一)奠基者

《晉書》筆記(一)奠基者

公元265年,魏國皇帝曹奐禪位,司馬炎稱帝。西晉建立,定都洛陽。公元311年,永嘉之亂,懷帝司馬熾被俘,313年,司馬熾被殺,司馬鄴在長安稱帝,316年,前趙大軍攻陷長安,司馬鄴投降,西晉亡,國祚51年。歷經四帝:晉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懷帝司馬熾、愍帝司馬鄴。

《晉書》筆記(一)奠基者

司馬炎稱帝后,追尊他的爺爺司馬懿為宣帝、伯父司馬師為景帝、父親司馬昭為文帝。三人沒有實際當皇帝,但他們是晉政權的奠基者。

公元317年,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睿登基稱帝,東晉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公元420年,恭帝司馬德文禪位,劉裕稱帝,南朝宋建立,中國進入了南北朝時期。東晉國祚103年,共十一位皇帝: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嶽、穆帝司馬聃、哀帝司馬丕、海西公司馬奕、簡文帝司馬昱、孝武帝司馬曜、安帝司馬德宗、恭帝司馬德文。

《晉書》筆記(一)奠基者

十六國時期幾乎和東晉並存,這個時期前後有超過十六個政權存在,主要的有十六個。可以用一句口訣來記住十六國的名字——「五涼四燕三秦二趙夏成漢」。五涼分別是「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四燕分別是「前燕、後燕、南燕、北燕」,三秦是「前秦、後秦、西秦」,二趙是「前趙、後趙」,夏是「大夏國」、加上「成漢」。一共十六國,其中多數政權由胡人建立,所以又叫五胡十六國。五胡分別是「匈奴、鮮卑、羌、氐、羯」

兩晉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動亂的年代。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十六國之間的互相攻伐,戰爭加上各種天災,於是「人相食、鬻賣妻子、白骨橫野,府寺焚燬,殭屍蔽地,荊棘成林,豺狼滿道」,但就是這樣一個戰火不斷、空前動亂的年代,卻盛行「談玄論道」,「談玄」也叫「清談」、「玄言」,就是以《周易》、《老子》、《莊子》為本,闡述經義、擯棄世務,崇尚虛無、空談名理。一邊是「屍枕百里、斬首萬級」,一邊是「曲水流觴、暢敘幽情」。暴力和雅趣並存,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要了解它,我們不妨讀讀《晉書》。

《晉書》開篇第一卷就講司馬懿,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三國演義》、《虎嘯龍吟》等影視劇中的主角之一。

西周時,司馬是官職名,司馬懿的祖先就曾任職司馬,後來就以司馬為姓。

曹操聽說司馬懿有「狼顧相」,召見他驗證,叫他往前走然後回頭,司馬懿「面正向後而身不動」。於是曹操跟兒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曹丕因為和司馬懿關係好,極力保護他,司馬懿也很聰明,韜光養晦,以低調自保。《晉書》第一卷卷末的史論是唐太宗李世民寫的,概述司馬懿「和光同塵、與時蘇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飾忠於已詐之心,延安於將危之命」。收斂野心,暗觀時局變幻,示以忠誠,苟全性命。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掌權,逼漢獻帝劉協禪位。曹魏政權成立,221年,劉備建立蜀漢政權,222年,孫權建立東吳政權。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三國互相攻伐,各路英雄大展身手。司馬氏家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兩軍對壘,除了天時地利等客觀因素外,勝敗的關鍵是主帥。諸葛亮五次北伐,都失敗,除了客觀條件不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手司馬懿太厲害,諸葛亮走的每一步棋都被司馬懿看破。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駐軍五丈原,一個可進可退的位置,司馬懿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司馬懿不用打,耗著就能贏。於是「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就是司馬懿,諸葛亮送女人的衣服給他,侮辱他、激怒他。司馬懿上表請求決戰,諸葛亮說「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司馬懿只是做做樣子,在自己的的兵將面前假裝勇敢罷了。耗了一百多天之後,諸葛亮病死了。蜀軍秘不發喪,緩緩退軍。司馬懿也保守,不敢追擊,等發現蜀軍軍營留下的糧草和軍事檔案之後,司馬懿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於是料定諸葛亮死了,部下懷疑這是諸葛亮的詭計,司馬懿說「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把軍事檔案和糧食比做人的五臟六腑,人怎麼可能丟了五臟還活著呢?這才開始猛追,為時已晚。這就是「死諸葛走生仲達」

空城計,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發生,街亭之戰,蜀軍敗,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退兵。但魏軍主帥是張郃,不是司馬懿,所以空城計只是羅貫中的藝術創作。

曹芳當皇帝之後,司馬懿任職大司馬,和曹爽一同輔政。倆人都享受極高禮遇「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曹爽想謀反,自己當皇帝,礙於司馬懿還活著,一直不敢動手。司馬懿也知道曹爽的心思,在其部下面前偽裝病重,「持衣衣落」故意手抖,衣服都拿不穩;喝粥「粥皆流出霑胸」;「聲氣才屬」說話故意上氣不接下氣;「錯亂其辭」假裝糊塗,明明聽對了卻故意說錯。於是,曹爽的人說「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曹爽放心了,放鬆戒備,司馬懿卻在暗中部署,等待時機。

公元249年正月,機會來了,曹芳去掃墓,「天子謁高平陵,爽兄弟皆從」,掃曹叡的墓,曹爽兄弟都去了。司馬懿帶兵發動政變,曹爽才疏智淺,以為司馬懿「欲奪吾權」,只是想奪權;那就給他吧,自己還可以「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願望很美好,還想著高位退休、做個富翁安享晚年,現實卻很殘酷,司馬懿殺了曹爽,並誅其黨羽。

司馬懿七十三歲死,長子司馬師接棒。

司馬師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長平鄉侯」,養了那麼多特工、殺手、敢死隊員在民間。一旦有事,集合擺平,然後又散去。神龍見首不見尾。事平就是指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成了,以功封侯。

司馬師把持朝政,但還是有作為的,對內「命百官舉賢才,明少長,恤窮獨,理廢滯」,注重民生,對孤寡老人給予照顧,提拔被埋沒的人才;對外打擊侵略者,諸葛亮的侄兒諸葛恪,東吳大臣,帶兵攻打曹魏,司馬師部署指揮「大破之,斬首萬餘級」

功高震主,君臣互相猜忌,司馬師先下手,歷數曹芳的罪狀「不親萬機,耽淫內寵,沈嫚女德,日近倡優,縱其醜虐」,就是說皇帝不工作,整天和妃子、歌妓一起吃喝玩樂,於是廢了曹芳,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司馬師四十八歲死,弟弟司馬昭接棒,曹髦「威權日去,不勝其忿」,雖然是皇帝,卻沒有威信和權力,害怕自己也被廢掉,於是跟大臣王沈、王業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王沈、王業轉頭就跟司馬昭告了密。曹髦帶兵攻打司馬昭,賈充號召兵將反抗,於是成濟「抽戈犯蹕,刺之,刃出於背,天子崩於車中」。曹髦被刺了個透心涼,死了。這一年是甘露五年,即公元260年。

曹奐繼位,是曹魏的最後一任皇帝。鹹熙二年,公元265年,曹奐禪位,司馬昭稱帝,國號「晉」,年號「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