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平挑戰孫祿堂,為何孫祿堂找不是徒弟的高振東代打,結局如何

1928年,中央國術館在南京成立後,受副館長李景林的邀請,武學宗師孫祿堂擔任了武當門門長一職。在擔任門長不久,還發表了《論拳術內外家之別》一文。由於他在文中對內家功夫十分推崇,結果引得少林門門長王子平十分不服,公開約武。

按理說,孫祿堂是南北武林界赫赫有名的武林泰斗,一生與人比武無數,少有敗績,應該坦然接受挑戰才是。可是他卻讓在上海教拳的高振東代他比武,並且他還很快就辭去了武當門門長的職務,匆匆離去。

那麼,堂堂武術宗師為何會避戰,高振東代他比武,結果又如何呢?

王子平挑戰孫祿堂,為何孫祿堂找不是徒弟的高振東代打,結局如何

(高振東)

在民國十大武術家排行榜上,“虎頭少保”孫祿堂可是排在第一位的。

孫祿堂出身清貧,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早在年少時便給人做工,貼補家用。儘管受生計所迫,但孫祿堂卻嗜武成痴,後來還有緣拜了一位江湖拳師學習少林拳。

孫祿堂13歲的時候,拜形意拳大師李魁元為師學習形意拳。由於他天資聰穎,悟性極高,因此在李魁元那裡學了數年後,李魁元為了讓他在武藝上得到更高的造詣,又把他推薦給了師父郭雲深。最終,在郭雲深的悉心教授下,孫祿堂掌握了形意拳奧義,武藝也日臻精深。

不過孫祿堂並沒有因此在武術上止步不前,他又拜武術名家程廷華為師學習八卦拳,此後還到山西,向宋世榮與車毅齋學習戴氏心意拳。

儘管已經一身武藝,但孫祿堂為了學習百家之長,還不辭辛苦到峨眉、少林、武當等地研習武藝,學習他們的拳術等。

可以說,孫祿堂學的武藝很多,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他都很有造詣。刀槍劍戟對他而言,也十分精通。正因如此,孫祿堂在江湖行走時,許多武林高手聽聞他武藝高強,紛紛來戰,但都成了他手下敗將,因此他名震武林。

再加上民國時期的武術名家多是文盲,或者識字不多,但孫祿堂是個文武全才。他不僅武藝高強,還先後撰寫了《太極拳學》《形意拳學》《八卦掌學》等武林理論書籍。這些書一經上市,就被武術愛好者們視為瑰寶。武藝既然天下無雙,又出了不少武術書籍,那麼他在民國武術大師中排第一,自然是當之無愧的。

王子平出身於武術世家,他的祖父與父親分別以“翻槓子”和“粗胳膊王”聞名河北一帶。受父母影響,天生好體力的王子平,從小也是個武痴。他每天三更就起來練功,舉石砘、打沙袋、站梅花樁等等。

在父親的教導下,他的武藝日漸精進。

王子平一有機會,就向各門派名家謙虛求教,甚至還拿家傳武藝與別人換技。

除此外,他還拜沙寶興和馬雲龍為師學滑拳,又在山東拜楊鴻基為師學查拳。由於他天賦異稟,又勤學好問,因此他在19歲時,便憑著無人能敵的外家功夫,聞名南北武林。

中央國術館成立後,起初只分為武當門與少林門。王子平憑著高超的武藝,成為了首任少林門門長。

雖說中央國術館的初衷是“術德並重,文武兼修”,但是門派之爭卻依然尖銳。比如孫祿堂在擔任武當門門長時,就寫下了《論拳術內外家之別》。他不僅在文章裡極力推崇內家拳,而且他在教學時,還不斷宣傳內家拳“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等特點,並稱“練武不練內功,到老一場空”。意思是練內功能隨著年紀增長,功力也不斷深厚。因此到老年的時候,還能四兩撥千斤,依然能具有很強的武力值。為了推崇內家拳,孫祿堂對外家拳頗為貶損,他認為外家拳都是剛勁,年輕時憑著蠻力沒有問題,但年紀大了,隨著體力的流失,練外家拳的人就會走下坡路。

要知道當時中央國術館籠統地把形意、八卦、太極等都算作內家功夫,歸到了武當門,而其他門派的拳械,則統統算作外家功夫,歸到了少林門。

孫祿堂崇內抑外的論調,雖然吸引了一大批學員,可是他的話讓練外家拳的王子平聽來,卻句句刺耳。

要知道,王子平在武林界有“神力千斤王”的美譽,他曾多次打敗各國大力士。比如白俄大力士康泰爾、美國摔跤名手沙利文等,都是他手下敗將。

所以,王子平在慶典大會上,公開向孫祿堂提出了挑戰。

王子平挑戰孫祿堂,為何孫祿堂找不是徒弟的高振東代打,結局如何

(王子平)

此時,王子平38歲,孫祿堂68歲。儘管年紀懸殊,但按照孫祿堂的論調,王子平這已經是走下坡路的年紀了。而孫祿堂老則老矣,卻由於常年練內功,應該是功力不斷上升的時候。

對於王子平的挑戰,孫祿堂只是微笑拈鬚。李景林等人則都紛紛勸說王子平,要他打消與孫祿堂比武的想法。本來在眾人的勸說下,這場比武可能就不了了之了。可是,館長張之江卻不嫌事多,很想一睹兩位門長的武藝。因此說了一句,不著急,先準備一下,幾天後再比也不遲。

這樣一來,孫祿堂不想和王子平比武也不可能了。所以孫祿堂在慶典結束後,就趕緊寫信給高振東,讓他來代自己比武。

其實,高振東並不是孫祿堂的徒弟。

高振東出生於1879年,年紀比王子平大2歲。他幼時家貧,沒有讀過書,也沒有錢去拜師學藝。但他自幼嗜武,曾跟著地方上會武術的人學過幾趟拳法。雖說也沒有人教他練武的口訣和心得,但他練起功來,依然樂此不疲。

高振東在20歲時,加入義和團,並隨拳民支援被洋人佔領的天津。結果他在那裡被炮彈震壞了耳朵,後來雖然治好了一隻耳朵,可另一隻卻聾了。

22歲時,高振東拜在了形意拳名家馬玉堂的門下。馬玉堂是形意拳宗師李存義的高足,高振東在他的悉心指點下,再加上他練起功來不分晝夜,因此他的功夫長進很快,最終學得真傳。

有一次,高振東和長兄夾竹籬,結果下起了小雨。長兄頭上有斗笠,他沒有。於是他把院子裡一個100多斤的石磨扇頂在頭上擋雨。周圍的鄰居看見了都笑他,父母也把他數落了一頓。

還有一次,高振東與同鄉經過天津,住了一家賊店。幾個會武的夥計,想搶他的行李,結果被他幾拳就打下樓去。最後對方見他實在厲害,只好放他走人。

後來,生活無著的高振東,投到了吳佩孚的麾下。當時,吳佩孚正要拉起一支大刀隊,便召集會武術計程車兵舉行了一場比武大會。憑著精湛的武藝,高振東打敗了諸多對手,被吳佩孚任命為武術教官,並開始籌備大刀隊。

可惜,大刀隊剛成立不久,直奉戰爭就開始了,於是訓練大刀隊的事就一拖再拖。吳佩孚聽說高振東的家中貧困,急等用錢,於是給他寫了一封推薦信,讓他到上海教授武術去了。

起初,高振東在閘北中學教拳。由於他武藝高超,再加上上海習武蔚然成風,所以他的名氣越來越大,找他學武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黃金榮與杜月笙,也對他教授武藝多有支援。於是,他就另設了拳場。一時來找他學藝的絡繹不絕,包括工人、學生、還有一些官員也在其列。

就在高振東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孫祿堂的兒子孫傳周與徒弟李玉琳風風火火找到了他,告訴他王子平要和孫祿堂比武的事,讓他無論如何,都要立刻去南京一趟。

王子平挑戰孫祿堂,為何孫祿堂找不是徒弟的高振東代打,結局如何

(孫祿堂)

儘管高振東不是孫祿堂的徒弟,但高振東的師父馬玉堂卻是孫祿堂的把兄弟,再加上大家又是同門。所以高振東馬上把手頭的事情安排妥當,就跟著孫存周、李玉琳二人去了南京。

到了中央國術館後,李景林把事情經過告訴了高振東,又說孫祿堂已是古稀之年,王子平正當壯年,又是“千斤王”,這二人是萬萬不能比武的。但王子平又精於摔跤,所以其他弟子恐怕也難取勝。也只有高振東,適合代孫祿堂比武。

高振東不僅把形意拳練得出神入化,而且他從小就天生神力。

比如他在雜貨店扛包,一個人能幹兩個人的活。每次倒鹽,人家只能倒一袋,他能倒兩袋。還比如,直徑二尺四厚的石磨,他不需要旁人幫忙,自己就能裝卸。由於他力氣大,別人都稱他為“賽存孝”(賽過五代時期的大力士大將李存孝)。

當然了,孫祿堂之所以找他來,還因為他才40歲,不僅與王子平年紀相當,而且對於習武之人而言,這正是當打之年。

孫祿堂說,和王子平比武,這是門派之爭。如果武當門輸了,形意拳的名聲也就一落千丈,別人就會說形意拳是假的。從國術館捲鋪蓋走人是肯定了,形意拳也會因此破落下去。

孫祿堂這話也很有道理,畢竟早在李存義在天津創辦中華武士會的時候,形意拳就被推崇備至,成為了門派武術中的主流武術,在武林中也享有極高的地位。要是名聲敗落了,確實不堪收拾。

高振東思忖孫祿堂的話句句在理,所以他就應承了下來。由於孫祿堂已經辭掉了門長的職務,於是李景林讓高振東先做武當門代理門長,在國術館教拳,並等待王子平來找他比武。

這天,王子平找到高振東,果然提到了比武。

王子平說,國術館的教授、主任、教員都是透過國考好不容易考進來的,結果他們只拿幾十塊錢的工資。但你一來就做了代理門長,身不動肩不搖就拿三百塊錢的工資,大家心裡不服呀。

高振東雖然解釋,他等孫祿堂回來,就再回上海教拳。但他也覺得,早晚總得和王子平交手,所以他就隨王子平去了客廳。去了客廳才發現,那裡已經坐滿了人,都等著看他倆較技呢。

於是,二人講好規矩後,王子平擺了個劈掌式向高振東攻來,高振東也趕緊用掌化解他的招式,並以形意拳招式不斷出擊,直打得王子平沒有招架之力,退到了牆角。於是王子平便停手錶示終止。高振東原本也是點到為止,見此,便轉身準備離去,誰料王子平不講武德,突然追上來就揮拳。高振東回身一掌,好在王子平避讓及時,只是衣服上豁了個口子。

李景林不願意二人鬧矛盾,馬上上前勸解。王子平也知藝不如人,從那以後,他與高振東十分交好,兩人不僅常在一處切磋武藝,而且還義結金蘭,成就了中央國術館歷史上一段佳話。

也就是從王子平與高振東比武后,中央國術館認識到,設立門派武術,只會讓門派之爭更加尖銳。所以他們重組重建,只設拳科、搏擊、劍術等科別。

可以說從那之後,中華武術才真正成為一家,實現了共同發展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