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品的按察使,直接對抗全省一把手,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正三品的按察使,直接對抗全省一把手,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在影視劇《雍正王朝》中,江蘇按察使黃倫受了江蘇鄉紳們的賄賂,開始一直為鄉紳們說好話,甚至不惜與巡撫大人李衛直接叫板。按照道理來說,李衛屬於全省的一把手,權力非常大。按察使屬於全省的三把手,三把手為何能夠與一把手對抗呢?其實,這與清朝複雜的權力劃分制度有關,巡撫雖然是一把手,但是並不能直接管理按察使。那麼,按察使的權力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正三品的按察使,直接對抗全省一把手,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首先,我們聊聊按察使制度的起源。按察使屬於明清時期的官職,從宋朝的提刑官逐步演變而來(大宋提刑官)。13世紀,元朝統一全國以後,由於疆域面積非常遼闊,朝廷在行政管理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行政區劃,不再符合元朝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朝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全國被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湖廣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但在省級管理機構上,元朝出現了地方官員權力過大的問題。由於權力過於下放,在元朝統治的末期,出現了地方官員武裝割據的情況。

1368年,明朝在南方建立,並且逐步把元朝勢力驅逐到了北方草原。明朝建立以後,繼承了元朝各方面的制度,其中就包括行省制度。鑑於元朝省級管理機構權力過大的問題,明朝廢除了各個省的丞相和平章政事,建立了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駕馬車並立的模式。三位高階官員相互牽制,從而防止出現地方武裝割據。在明朝統治的前期,這一制度並沒有多少問題。但進入明朝中期之後,出現了倭寇入侵、蒙古騎兵南下、內部農民起義等各種問題。在處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中,出現了各個機構相互推諉、逃避責任的情況,根本無法統籌全域性。因此,明朝前後設立了巡撫和總督。

正三品的按察使,直接對抗全省一把手,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明朝的總督和巡撫都是臨時性的官職,在任務完成以後,官職就會被撤銷,並沒有形成固定化的官職。進入明朝統治的後期,巡撫逐步固定下來,並且成為了一個省的一把手。但總督仍是臨時性的官職,可以撤銷和重新設立。例如《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憲擔任的浙直總督,一口氣管理了7個省,就屬於臨時性的。在倭寇問題減輕以後,這個官職也被撤銷了。17世紀中期,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明朝滅亡,清朝入關以後,在10多年的時間裡,確立了對南方各地的統治。由於清朝缺乏行政管理經驗,因此基本上繼承了明朝的一系列制度,不過對地方行政制度進行了調整。

三駕馬車之一的都指揮使司被撤銷,設立了專門管理軍事的提督。此外,總督開始固定下來,成為了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清朝的地方高階官員有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和學政等等,其中,總督和巡撫屬於標準的封疆大吏。除了直隸總督和四川總督僅僅管理一個省之外,其餘的總督都是管理兩三個省。例如兩江總督,管理了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不過請注意,總督主要負責軍務、河道治理、糧食運輸、倉庫管理等等,一般不插手地方行政事務。總督屬於從一品或者正二品,一般掛著兵部尚書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頭銜,因此又被稱為制臺大人或者部堂大人。

正三品的按察使,直接對抗全省一把手,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巡撫則是一個省的一把手,負責全省各方面的工作,對各方面工作都有管理責任,但是又不直接管理。巡撫屬於正二品或者從二品官,掛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者禮部侍郎的頭銜,被稱為撫臺大人或者中丞大人。總督和巡撫屬於清朝地方官員的第一梯隊,實際權力非常大,一般擁有王命旗牌的賞賜,擁有地方上的生殺大權。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和學政,則屬於第二梯隊。提督的情況最特殊,因提督屬於武官,其他官員則是文官。

提督的品級是從一品,與總督大人平級。但是在權力劃分中,必須接受總督和巡撫的節制。提督負責管理全省的綠營軍,絕對不能干涉地方行政。否則,巡撫、布政使和按察使肯定會聯合彈劾。布政使是全省的二把手,第二梯隊中的佼佼者、扛把子,布政使地位類似於常務副省級。負責全省的人事任免、經濟建設、民政、賦稅徵收、財政和錢糧的管理等等,品級是從二品,略低於巡撫。因為兼管全省的藩庫管理,被稱為藩臺大人。

正三品的按察使,直接對抗全省一把手,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在清朝歷史上,如果巡撫大人調任其他崗位或者退休,一般都是當地的布政使接班。因為,布政使瞭解各方面的工作。至於學政大人,負責全省的教育工作和科舉考試,也就是管理舉人、秀才等等。請注意,學政直接隸屬於朝廷管理。在科舉制度選官的時代,學政的地位非常高。各地的舉人、秀才,一般稱呼學政為“學臺老大人。”即使是封疆大吏的總督和巡撫,都不能干涉學政的工作。然後就是按察使大人,按察使是正三品官,明朝高於各地的道臺、知府,低於巡撫和布政使,屬於全省的三把手。

按察使負責全省的治安、司法、刑獄和郵路,類似於同時管理公檢法和紀律工作。一般來說,按察使被稱為臬臺大人。巡撫大人在巡撫衙門召集官員們開會的時候,提督和學政一般不需要參加,因為具體崗位不涉及地方行政。巡撫大人自然坐在正堂上,但兩邊還有兩個座位,就是留給布政使和按察使的,至於其他的官員只能站著。由此可見,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地位並不低(布政使和按察使,又被成為東司和西司)。

正三品的按察使,直接對抗全省一把手,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在影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的心腹李衛擔任了江蘇巡撫以後,與江蘇按察使黃倫發生了矛盾。黃倫受了江蘇鄉紳們的賄賂以後,一直為鄉紳們說話,甚至硬頂巡撫李衛。面對硬頂的按察使,起初,李衛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巡撫沒有權力罷免按察使這種級別的高官。按照清朝的官員制度,布政使和按察使屬於巡撫的助手,輔助巡撫工作,但並不是下屬。對於按察使和布政使分管的工作範圍,巡撫可以過問、插手,但手不能伸太長。如果遇到緊急問題,按察使、布政使有權力彈劾巡撫。

最後,李衛想了一個奇招,才徹底控制了江蘇的局面。衙役們捉拿這位按察使的時候,江蘇按察使黃倫拍案而起:“我是朝廷正三品大員,你們誰敢動我?”由此可見,按察使對自己的地位有信心。其實,按察使能夠管理的方面很寬,除了管理各個州縣的衙役和差官之外,還能調動各地的治安部隊。包括準備動手的衙役,其實也歸黃倫管理。如果不是巡撫李衛的命令,衙役們根本不敢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