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出身看似很差,但其實都是有利條件

蘇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出生在古羅馬,他的人生劇本有一個“說差又不算太差”的開局。

差的地方是,雖然他名義上是貴族出身,但是祖父輩混得不行。據說,其老一輩的一位祖宗因為違反公序良俗而被全社會指責,導致族人從此再也沒能抬起頭來。也有的說他的祖宗其實是奴隸,因為伺候主人比較賣力,所以獲得了自由人的身份,後來又發了財,勉強擠進了上層社會。

但無論如何,蘇拉的祖先具體是什麼情況已經無從考證,反正等到他出世的時候,家裡已經比較落魄了,既沒有名氣,也沒有人脈,更沒錢。雖然蘇拉堅定地認為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羅馬貴族,但是街坊鄰居對他總報之以譏諷和鄙夷。

雖然家道中落,被人看不起,但蘇拉還是具備很多先天優勢的,最突出的就是長得好看。按照一些傳記和小說中的描述,年輕時的蘇拉擁有陽光帥氣的臉蛋和高大勻稱的身材,屬於要顏值有顏值、要腹肌有腹肌的“古羅馬彭于晏”。不僅如此,按照史料的描述,他腦瓜靈光,能說會道,精力旺盛,具備了一流“渣男”所應具備的基本潛質。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蘇拉雕像

青少年時期的蘇拉生活在當時(公元前2世紀)的一流國際大都市羅馬城,較早地接觸了“魔都”的紛繁社會,開闊了眼界。同時,因為家庭條件差,他也只能在古羅馬城的平民區的一棟公寓裡生活,街坊鄰居大都是小販、戲子、妓女、氓流、奴隸等社會“下九流”成員,這也讓他得以深入地瞭解充滿油煙味和腐臭味的底層市井生活。

蘇拉上不起貴族和富人子女們就讀的貴族學校,只能在平民區的二流學校學習。而且,由於他家的居住環境複雜,蘇拉也有時間在那些窩棚、小巷、酒館、店鋪等“爛地方”組成的“社會大學校”裡接受教育,並因此掌握了很多在現實社會中安身立命的本領。

據說,蘇拉的母親去世得早,他青少年時期的“母愛”大都源自於妓女們。至於他的父親,歷史上也沒有太多戲份,有不少說法是其父嗜酒好賭,對兒子的成長缺少關懷。於是,缺少親情關愛的蘇拉,在成長過程中結交了很多妓女、戲子、流氓甚至奴隸朋友,學會了察言觀色、花言巧語的技能,順帶掌握了一些“不可描述”的本領。藉著這些本事,加上他自身的帥氣、腹肌以及旺盛的精力,蘇拉開始大批接觸周邊的良家婦女和豪門貴婦,逐漸為自己立起了“婦女收割者”、“宴會小王子”、“吹瓶不倒翁”、“高質量隔壁老王”等名號。這些名號也體現了他的愛好,且終其一生未曾泯滅(業餘愛好)。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古羅馬上流社會的奢侈生活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一樣,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男人也會有“龍陽之好”,尤其嗜好那些面貌姣好的年輕男性。年輕的蘇拉因為有著陽光帥氣的外貌,所以成為一些權貴土豪的“獵豔物件”。依據蘇拉本人發達之後的表現來看,他也有這個上層社會的“特殊口味”,因此年輕時,他自然會成為某些權貴男人的“包養物件”。

不過,蘇拉的女性“粉絲”數量最多,其中當然也不乏有錢有勢的主。想當初,中下層貴婦們舉辦宴會時,都會請蘇拉到場,這樣才能顯得有面子、才能玩得“盡興”。富婆們願意為他花錢,迷妹們願意跟他回家。也就是說,如果蘇拉願意,他隨便去哪一家富婆或少女那裡“吃軟飯”都行,而且想吃多久就吃多久。

不過,這種外人羨慕的生活並不是蘇拉想要的。每天輾轉在風月場的蘇拉反而感覺越來越空虛,日漸憂鬱。他越難受,臉上憂鬱的神情越能迷死一眾婦女。這讓他很“無語”。但是,在古羅馬那種以金錢和財富來衡量地位的社會里,蘇拉自己手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註定使年輕的他只能被殘酷的社會摁在底層抬不起頭。

實話實說,蘇拉的父親倒也不白給。雖然給予兒子的關心不足,但他後來娶到了一位有錢的寡婦,讓蘇拉多了一個富婆繼母。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位寡婦是因為“看上了”蘇拉才會跟蘇拉的父親結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其實無所謂,反正後來沒多久蘇拉的父親就死了。繼母也“順理成章”地和蘇拉過上了“二人生活”。

與此同時,蘇拉也找了一位固定的“情婦”——一個有錢的妓女。按照一些小說的描述,蘇拉的繼母和情婦一起“照顧”著蘇拉,讓他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史料上關於三個人私生活的記載並不明確。但是,史學家們一致認同的是,蘇拉的繼母和情婦沒過幾年就紛紛離世,而按照兩個人遺囑的規定,她們的財產統統留給了蘇拉。

關於這兩個女人的死亡,會不會有什麼貓膩,可就不好說了。

繼承了大筆財產的蘇拉,很快告別了“風月場”式的糜爛生活。20來歲的他,忽然脫胎換骨,轉而走上了功利之路。

想要人生逆襲,就必須順應社會潮流

以咱們當代“躺平系”青年的觀點來看,蘇拉的“女人緣”好的簡直逆天,但他卻不願意“吃軟飯”、不想過“少奮鬥二十年”的生活,實在難以理解。是啊,“吃軟飯它不香嗎?”“少奮鬥二十年它不爽嗎?”

但是,蘇拉的選擇是那時候絕大多數古羅馬貴族男人們的人生選擇。在蘇拉所處的古羅馬社會,男人(有貴族身份)以“佛系”為恥,視“躺平”為惡。

“大丈夫就要建功立業,至少也要謀個一官半職”是那個時代中上層社會的主流價值追求。這種價值追求已經在古羅馬社會存在了好幾個世紀。“成為羅馬元老院的一員”是男人們最高級別的政治追求。

那時候,古羅馬是“精英共和體制”,國家大事由“羅馬元老院”說的算。元老院裡的幾百個人都是有權、有錢,且家族顯赫的貴族精英。一個人如果能躋身元老院,或者成為元老院下屬的執政官(總統、總理)、大法官、大祭司、財政官、營造官、市政官等高階官員,就意味著掌握了國家的部分權力,而且非常有面子。

古羅馬人酷愛權力和麵子,這是衡量男人有沒有本事的主要標準。不過到了蘇拉那個時代,古羅馬四處征戰侵略,積累了巨大的人口、土地和財富。所以羅馬人也開始喜歡上了金錢,相應地,權力和麵子也跟金錢掛起了鉤。所以,主流的社會的價值追求變成了“先有錢,再有地位,再當官,再撈錢”或者“先有地位,再當官,再撈錢”,終極目標就是當官和撈錢。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權力和地位是古羅馬貴族人士追求的目標

蘇拉就是那個時代的人,他本來又是貴族出身,因此做出告別“軟飯”、擁抱功名的選擇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過,有了貴族身份和足夠的財產,並不代表就能躍進仕途、蒸蒸日上。想在古羅馬社會當官,要求跟同時期的中國差不多,即:一是要有大人物的支援和推舉,二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功績。對於蘇拉來說,靠花錢或者“委身”,就足夠能讓一些權貴人士站出來舉薦自己。但是,他缺少功績和聲望,這樣就只能做一些基層小官,難以有大的作為。

蘇拉不甘心在社會的中下層混日子,他受夠了窄衚衕和窩棚區,只有元老院才是他的人生歸宿。總之,對於蘇拉來說,這輩子要麼成為大人物,要麼乾脆現在就自殺。

寂寂無名的蘇拉也找準了自己積累“功績”的途徑,那就是從軍打仗。

事實上,從軍打仗一直都是古羅馬人獲取功名最快捷、最直接的路子(古代社會大都是這樣)。翻開史書,凡是能在書裡被稱為“偉大”和“著名”的古羅馬人,都是打過勝仗、擄掠過異族財富的人。無論權貴還是平民百姓,誰都羨慕和尊敬那些為羅馬擊敗敵人、擴張領土和帶來戰利品的人。因而對於羅馬貴族來說,帶兵打仗是賺取功名的熱門專業,也是將來幹大事、當大官所應具備的基本功。只不過,這個行當的風險也確實大,因為一旦打了敗仗,輕則丟人現眼、汙名纏身,重則戰敗被殺、小命嗚呼。

不過,極度渴望功名的蘇拉才不會懼怕這些風險,他毅然決然地投入到軍隊這個組織當中,決心在“戰爭大舞臺”上好好地拼一把。

成功需要努力,努力的過程艱辛而枯燥

偉人和英雄是如何成功的?是他們透過從事自己的工作來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探尋方法,而後才成功的。這個過程沒什麼精彩離奇的地方,要是真的描寫出來,可能會非常無聊。

蘇拉日後攀登權力巔峰所依仗的能力和聲望,主要來源於30歲至50歲期間參與的三次戰爭。這是一段長達20年的歷練,史書的記述其實很簡略,略過了蘇拉經歷的那些枯燥但又重要的成長過程。

最初,蘇拉花了錢,在軍隊中謀到了一個職位——財務官。

古羅馬軍隊中的財務官隸屬於最高指揮官,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後勤部長,而且也不僅僅只管後勤工作。除了負責士兵們的裝備糧草和吃喝拉撒以外,可能還會順便負責日常訓練、組織編制、思想動員以及文娛活動等,總之,指揮官讓做什麼就得做什麼。所以,財務官是一個有權力但又很辛苦的崗位,一般都是由年輕的羅馬貴族擔任,用來經受歷練,積累經驗。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蘇拉在這個崗位上幹得總體不錯。因為少年時代複雜的成長環境,使他身上既有貴族的教養風範,又有平民的煙火氣息。而那時候的羅馬軍隊,絕大部分由貧窮的無產民眾組成,蘇拉跟他們有共通的語言,十分理解這些貧民出身的糙漢子們。所以,當蘇拉用幽默調侃的說話技巧跟他們談論哪個城市好玩、哪種酒好喝、哪類女人好騙、哪類段子最葷的時候,士兵們跟他的親近感立刻就上來了。

蘇拉當然也有馭人的手段,畢竟他了解這幫士兵的成長環境,也具備跟這幫底層人打交道的經驗(少年時代的積累),更懂得如何揣摩並操控人性,所以贏得大兵們的擁護不會太難。當然,更多的時間裡,蘇拉還要協調處理士兵們的各種私人矛盾,研究分配各類軍用物資,學習掌握軍事訓練和指揮的技巧,同時也要跟上級長官以及其他同僚們處好關係。

是的,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上打工或創業時都要經歷的過程,是成長的必經階段。

後來,蘇拉趕上了人生第一場戰爭——朱古達戰爭(前111年至前105年)。在這場戰爭中,他結識了自己軍事上的導師和日後政治上的死敵——馬略。而且,也是這場戰爭給了蘇拉一躍成名的機會。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馬略雕像

朱古達是個國王,是羅馬在北非的附屬國努米底亞的國王。因為他奪權上位且不聽從羅馬人的擺佈,因而爆發戰爭。戰爭持續了大約6年,馬略是在後半段負責指揮的。他上場表演的時候,蘇拉正好在他的麾下擔任財務官。

作為蘇拉的戰爭導師,50歲的馬略是很有實力的。他跟蘇拉不同,祖上就不是貴族,而是在鄉下做生意的平民。後來馬略參軍,因為表現優異而被步步提拔,混上了高階將領的職務,並且在西班牙(羅馬殖民地)指揮過幾場與土著人的戰爭,打了勝仗,還當上了殖民地總督,然後在總督任上大肆斂財。後來,他又跟古羅馬貴族名門——尤利烏斯家族(凱撒他們家)聯姻,從而躋身上流社會。

馬略有軍事指揮天賦,本人也熱愛軍旅,特別喜歡跟士兵們同甘共苦,尤其是喜歡把戰利品分給部下,所以他很得軍心,麾下的軍隊也很有戰鬥力。而且,他在參加朱古達戰爭以前,在國內搞了一場軍事改革,廢除了以前那種“自己花錢當兵”的徵兵制,改為“國家發工資”的募兵制,吸納了一大批社會閒散人員充實軍隊,使得這些軍隊逐漸職業化,打仗的專業素質提升不少。

馬略指揮這支軍隊橫掃北非,打得朱古達四處躲藏。在此期間,蘇拉作為馬略的幕僚一直鞍前馬後,盡心盡力,學到了不少東西。蘇拉悟性高,學習很主動,因此在軍事指揮方面長進飛速。馬略對他很是喜歡,並委以各種重任。

馬略在外交方面並不擅長,所以就派口齒伶俐、辦事利索的蘇拉去跟茅利塔尼亞國王溝通。事後證明,這個決定十分明智。

蘇拉為此“豪賭”了一把,賭注是自己的命,賭的是朱古達被俘。

他來到茅利塔尼亞人的地界內,在國王面前揮灑自己的外交才能。與其說是開展外交,不如說是操控人性。蘇拉很熟悉人性卑劣的一面,知道在足夠多的利益面前,“人間正義”就是個笑話。所以,當蘇拉陳述利害、開出條件以後,茅利塔尼亞國王猶猶豫豫地答應了與蘇拉合作。

隨後,朱古達接到茅利塔尼亞國王的邀請,前去談論大事。當他來到親家那裡,卻被五花大綁,很快被送給了蘇拉。

朱古達被俘,戰爭就此結束,馬略率軍凱旋,蘇拉幾乎成為“孤膽闖敵營,俘虜敵大將”的“傳奇英雄”,從此被羅馬高層和社會大眾所熟知。而這些就是政治資本。

朱古達戰爭不久,蘇拉又經歷了第二次鍛鍊——辛布里戰爭(前105年至前101年)。這場戰爭是羅馬人與從北方南下遷徙的野蠻民族之間的一場較量。由於蠻族數量龐大(數十萬),好勇鬥狠,初期讓羅馬人損兵折將。後期,元老院不得不再把馬略請出來救急。

馬略整頓兵力,並再次啟用蘇拉作為副手,然後與其他幾個指揮官分兵幾路,前往抵擋。這場仗持續了大約5年,漫長而艱苦。馬略的統帥天賦確保了最終的勝利。而蘇拉則在此期間逐漸成長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指揮員。其成長速度之快,出乎馬略的意料,並且讓他覺得:這個蘇拉將來有可能會凌駕在他頭上。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不過,大敵當前,“師徒”二人合作得還是很融洽的。但等到戰爭一結束,友誼的小船就翻了。

馬略戰功卓著,蘇拉也功績不小;馬略是老資格,戰爭威望高,蘇拉是新星,人際關係好。逐漸地,蘇拉脫離了馬略的羽翼,開始打造自己的權力網路。

接下來的10年間,蘇拉當過保民官,主持過平民維權活動;當過駐軍指揮官,打擊過少數民族的進犯;當過市政官,參與過首都地產專案的運營;當過地方總督,經營過殖民地的小金庫。。。。同時也離了幾次婚,結了幾次婚(全部是政治聯姻)。可以說,這十年,是蘇拉成長的黃金十年,可惜你找不到詳細的歷史記錄。

隨著官職的一步步提升和社會接觸面的一點點擴大,有了權力和人脈的蘇拉越發地看不起馬略。蘇拉覺得馬略出身貧賤,學歷不高(未接受過希臘化教育),只會打仗,不會玩政治;馬略認為蘇拉輕浮傲慢,貪婪自大,只會油嘴滑舌,不會以德服人。雙方相互鄙視與侮辱,但一開始大都是在背地裡搞一搞,公開場合還算給面子。

不久,羅馬遭遇第三次戰爭——同盟者戰爭(前91年至前88年)。這一仗,是羅馬人與義大利半島上的其他拉丁人爆發的內戰。起因是羅馬人對待義大利的同盟城邦“太不夠意思”,屬於“只想佔有人家的身體,卻不願對人家負責”的態度,因而導致盟友起來造反(具體是公民權分配問題)。這一仗打了將近2年,短促而慘烈。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羅馬人啟用了眾多將領參戰,蘇拉成為其中之一。作為方面軍的指揮官,蘇拉多年積累而成熟的軍事才幹得以充分發揮,並融合進了自己的性格特點。

當別的方面軍穩紮穩打的時候,蘇拉果斷進攻,大搞奇襲。而且,蘇拉也經常採用心理攻勢和利誘打法。能勸降的,就勸降,不投降的,就往死理打;能搞死全家的,絕不放過老弱婦孺;能騙你上當的,絕不跟你公平決鬥。

蘇拉巧用謀略,並心狠手辣,因而降服的敵人眾多,與此同時,凡有戰利品入賬,蘇拉總會與手下人慷慨分享,甚至自己分毫不留。因此,蘇拉的個人威望急速增長,麾下大兵們對其奉若神明。相反,同樣參戰的馬略,卻採取守勢,只靠自己當年“戰無不勝”的威望來威懾敵人,幾乎沒有發動過正面進攻。由此,大家對馬略的認可度開始下降。

很快,羅馬高層方面與同盟城邦們妥協,答應讓他們享有跟羅馬人一致的權利,正式“結婚領證過日子”,於是,反抗很快就沒了,戰爭結束。

蘇拉戰功最高,政壇和民間的支援度都大大提升。藉此機會,蘇拉開始利用前十年當官積累的“小金庫”,去跟羅馬元老院的各位元老“溝通感情”。自然,頂層人脈就通暢了不少。很快,年過五旬的蘇拉榮登羅馬最高職位——執政官。

但此時,“六旬老英雄”馬略已經容不下蘇拉這個昔日的下屬兼徒弟了,他糾結了一幫政治團伙,展開了對蘇拉的反擊。

登上人生高峰,既要有機遇也要夠果斷

蘇拉走上人生的第一個高峰之前,需要經歷一段“黎明前的黑暗”,短暫卻危機四伏。

話說同盟戰爭那兩年,羅馬在東部的殖民地和附屬國遭到了西亞國家本都的進犯。本都是個希臘化的地區大國,位於土耳其半島。當時的國王是米特拉達梯六世,是一個有學問、有顏值、有腹肌、有頭腦的中年大叔。他認為羅馬人陷入內戰,肯定沒空管東邊的事情,於是開始侵吞周邊的羅馬地盤,並屠殺了一批羅馬僑民。結果羅馬人兩年不到就結束了內戰,並開始著手對付本都的米特拉達梯。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米特拉達提六世

距離遙遠,發動遠征,需要能力強,威望高的人來指揮。時任執政官的蘇拉有著輝煌的個人履歷,他在花錢疏通關係之後,很快就獲得了戰爭的指揮權。然後,蘇拉讓自己當年在軍隊裡的親信們去義大利各地收攏舊部,廣招人馬,準備出征。

然而,同在元老院任職的馬略也很想指揮這次遠征。因為本都是一個地區性大國,在西亞算是有錢有勢的,只要能打敗本都,不僅個人履歷上會增添光輝一筆,而且還能掠奪巨大的財富,可謂發家致富、一步登天的大好機會。馬略更需要這個機會來扳倒蘇拉。於是,他組織自己的一夥政治勢力,開始搞事。

馬略依仗的是當年跟隨自己打仗,現在獲得“身份證”、擁有投票權的一批老兵;蘇拉依仗的更多是元老院內外的一批政客。大家原本勢均力敵,但後來馬略的支持者在首都羅馬城佔據上風。這群老兵出身的平民在馬略一黨僱傭的打手們的帶領下,對蘇拉一黨發起攻擊,導致蘇拉一派中的很多人被當街打死或慘遭滅門。

蘇拉眼見大事不妙,於是當機立斷,拔腿就往馬略家裡跑。是的,就是跑到敵人家裡,但不是去拼命的,而是去“求和”的。

蘇拉一見到馬略,立刻“聲淚俱下”,痛斥自己“狂妄自大”,悔恨自己“幼稚無知”,並懇請馬略看在當年一起共事的份上,不要再趕盡殺絕。同時,蘇拉表示甘願把遠征本都的指揮權讓給馬略。

馬略很高興,並宣稱以個人的名義來保證蘇拉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然後雙方握手言歡。馬略又安慰了蘇拉幾句,就讓他回家了。

一出門,蘇拉就露出猙獰的面孔,並暗自嘲笑馬略的“婦人之仁”。如果他倆交換位子,蘇拉絕對會毫不客氣地在家裡直接弄死馬略,或者等馬略一出門就派人把他弄死。

總之,性格決定命運。

逃過一劫的蘇拉迅速離開羅馬,直接跑到位於羅馬城南方的遠征軍營地。在這裡,蘇拉的親信們已經招募了5、6個軍團,其中骨幹力量大部分都是蘇拉當年麾下的老兵。

來到自己部將們的身邊後,蘇拉召集他們搞了一次危機演講,聲稱:元老院那幫人瘋了,他們跟馬略那老頭一起合謀要殺我。我只是想帶你們去東方打仗發財,他們卻不願意,還說我是羅馬的敵人。弟兄們,你們願不願意幫我出口氣?

聽到當年對自己恩重如山的老大哥這麼說,大家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替大哥報仇。於是,數萬名全副武裝的軍團士兵浩浩蕩蕩地朝羅馬開進。自此,蘇拉成為了“羅馬第一人”——第一個指揮羅馬軍團去攻打羅馬城的人。

天譴?報應?褻瀆?蘇拉才不會在乎這一套。他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祖訓和教義、公平和正義,全都是有權力的人忽悠老百姓才說的。權力才是王道。

於是,在眾多元老們大罵“蘇拉褻瀆羅馬祖訓”(軍隊永遠不能進入羅馬城)、眾多群眾在神廟詛咒“蘇拉不得好死”的氛圍下,蘇拉帶著大軍來到羅馬城外。

馬略一黨驚慌不已,迅速招募一批平民和治安隊以及奴隸,組成城防軍,準備抵擋蘇拉。可惜,蘇拉手裡的都是正規野戰軍團,馬略手裡的全是“保安”隊伍。一交手,高下立判。

蘇拉的軍團迅速衝進城內,大肆逮捕馬略一黨。馬略本人倉皇出逃,跑到義大利北邊躲藏了起來。然後,手下人詢問蘇拉下一步該幹啥。蘇拉則列出一份名冊,交給他們,並吩咐“全部弄死”。

再然後,蘇拉召集元老們開會,建議他們宣佈馬略為“羅馬公敵”。

看著會議廳窗外火光四起的城區,聽著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元老們瑟瑟發抖地表示同意。

元老院大會結束後,蘇拉還來到城市廣場,向廣大群眾發表“苦大仇深”的演講。演講臺附近,站著一圈虎視眈眈計程車兵,腳下還有幾顆血淋淋的人頭。

蘇拉表示:“我都是逼不得已才這麼做的,是馬略那幫人逼的,都是他們乾的壞事。”臺下的聽眾一邊看著士兵和死人頭,一邊瘋狂點頭來回應蘇拉的演講。

在官方和民間的“一致支援”之下,蘇拉再次成為執政官和遠征軍司令,隨即整備軍隊,做好了出發準備。

臨行前,蘇拉在士兵們的護衛下,與元老院的元老們展開了各種“輕鬆友好”的交流,並使後者批准了他的各項法案,用以報答支援自己計程車兵和盟友。同時,他也拉著另一個執政官秦那(羅馬執政官每一屆都是兩個人,一個人負責打仗,一個人負責處理政務)去了一趟神廟。蘇拉讓秦那對著神明發誓,保證遠征期間,他會在羅馬遵循蘇拉的政策行事。秦那當即拍胸脯表示:哥,你放心,你走了我一定幫你處理好家裡的事,等你回來給你接風。

秦那信誓旦旦,蘇拉卻並不相信。一方面,秦那雖然不是馬略一黨,但也並非蘇拉的鐵桿盟友;另一方面,蘇拉沒有時間再扶持新的代理人,因為東方的軍情十分緊急。所以,蘇拉只能用此下策。而其實,他自己都不信這一套。

交代完家裡的事之後,蘇拉帶著大軍奔向東方。這一去就是4年。

處境艱難之時,沉著應對方能獲得破局之道

蘇拉走後,羅馬立刻“熱鬧”了起來。

秦那忽然翻臉,公開反對蘇拉頒佈的各項政策。沒有人知道他這麼做的確切原因,估計是對蘇拉血洗羅馬的行為不滿,但又不敢當面反對,所以才在蘇拉本人不在的時候“蹦躂”;又或者他暗中與馬略一派勾結,就等著蘇拉走後再造反。

不管什麼原因,總之蘇拉一走。秦那就向馬略伸出橄欖枝,取消其“羅馬公敵”的罪名,並希望他回到羅馬“主持大局”。年近70的馬略接到邀請後,異常興奮,隨即率領新招募的幾千個士兵,殺回羅馬。

是的,馬略也違背了羅馬人的祖訓。

不僅違背祖訓,馬略也像蘇拉一樣展開了“血腥報復”。誰也沒有想到,當年萬人敬仰的“羅馬英雄”竟然成為惡魔。

馬略的屠殺比蘇拉的過之而無不及。不僅蘇拉一黨被殺了個精光,連當初沒有反對蘇拉的無派系人士也被馬略當做“叛徒”、“走狗”而殺掉。很有可能,70歲的馬略已經被前期的恐懼和現在的仇恨衝昏了老朽的腦袋,出現了老年痴呆前兆。因為他不僅殺了一大批反對派和中立派,還把自己的親家——大名鼎鼎的尤利烏斯家族的親戚也殺了好幾個(馬略曾娶了尤利烏斯家的女兒為妻,才躋身貴族行列)。

羅馬陷入巨大的混亂,精英階層中的亡命者不計其數。然而,復仇之後不久,馬略就在“倍兒爽”的復仇感中垮掉了身子,很快一命嗚呼。

秦那接替馬略,掌管了羅馬政壇。他隨即對遠征在外的蘇拉展開政治攻勢:一是宣佈把蘇拉驅逐出境並沒收家庭財產;二是宣佈解除蘇拉遠征軍指揮官的職務。如此一來,蘇拉手下的軍隊就成了“非法武裝”。

由於當時通訊手段落後,蘇拉得知羅馬亂局的訊息時,已經很滯後了。那時他帶兵進入了希臘境內,這裡原本也是羅馬人的藩屬,但米特拉達梯已經成功煽動了希臘人造反。蘇拉打算先把這裡的叛亂解決掉。然而,他還沒動手,就收到了羅馬“大清洗”以及自己“被解除職務”、麾下軍隊成為“非法武裝”的通知。

蘇拉吃驚氣憤了一陣子,但隨即冷靜了下來並認真思考當前的局勢:

第一是有利的方面。秦那那幫人把他驅逐出境、解除遠征軍指揮官職務、手下軍隊成為非法武裝,這些都不叫事,畢竟自己活得好好的,手下這幫4萬人的軍隊對自己也很忠心。他才不在乎羅馬那邊怎麼“譴責”或者“制裁”。只要手裡有這支“私人衝鋒隊”,他啥都不怕。

第二是不利的方面。既然羅馬那邊跟自己“決裂”了,那麼他手下的軍隊就不可能再收到羅馬提供的後勤給養了。這對於一支勞師遠征的龐大軍隊來說,是最致命的。當前倒是還不缺糧草,但過不了多久,等糧草消耗完,軍心就會不穩,手下人的忠心遲早也會被飢餓奪走,那自己可就凶多吉少了。

第三是破局的策略。主要是解決後勤問題。既然羅馬不給糧草和軍費,那就只能自己去搞。怎麼搞?以戰養戰唄。眼前希臘地區有很多富裕的城邦,只要把他們的錢搶過來,那就不用擔心後勤問題了。所以必須儘快把希臘拿下來,作為自己的後方基地。

第四是後續目標的選擇。等糧草軍費不愁了以後,是回去打羅馬呢?還是繼續打本都呢?蘇拉決心選擇後者。因為如果再打回羅馬,這支軍隊就必須耗在義大利維持秩序。而且還得搶羅馬人自己的錢來滿足軍隊的軍餉需求。這樣會使他的政治名聲更臭、敵人更多、民心支援更低。但如果不搶羅馬人的錢,手下軍隊就得不到滿足,軍隊的忠誠就會下降,將來敵人搞他的時候就得不到軍隊的幫助。所以,不能回羅馬,只能繼續往東走,按原計劃打本都人。只要打敗本都,攫取他們國家的財富帶回羅馬,不僅能收買軍心,還能收買民心,扭轉局勢。而且,他在本都打仗的時候,敵人是碰不到他的,而羅馬亂局怎麼發展還不知道,沒準敵人內部自己就亂了。

綜合考慮之後,蘇拉暗自做好了規劃,並決心克服任何阻礙,務必實現內心的目標。

首先,他讓軍隊向以雅典為首的親本都派城邦發動猛烈進攻。在此期間遭遇過一些反抗,但在羅馬軍團壓倒性的戰鬥力優勢面前,希臘人迅速投降。蘇拉很溫和地接受了主動投降的人,但卻毫不猶豫地把城市神廟裡的金銀珠寶搬運一空,而且向希臘人承諾:我暫借一下,回頭再還。然後,蘇拉把這些財寶作為軍費,並拿出一部分發給士兵們,滿足手下的胃口。麾下軍隊因而士氣大振。

而此時,米特拉達梯派出的將軍們也帶領著本都軍隊浩浩蕩蕩地開往了希臘地區。

蘇拉在隨後的兩年裡轉戰希臘與安納托利亞半島,與本都軍隊打了三次打仗,幾乎每次都是依靠4萬羅馬軍團士兵戰勝了兩倍甚至三倍於己的本都軍隊。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過程也不復雜,羅馬軍團靠著靈活的戰場應變能力,加上蘇拉本人在戰前全面細緻的謀劃以及戰鬥中一馬當先的英勇,擊敗本都人並不是太難的事。

三場大敗下來,米特拉達梯不得不親自出馬去見蘇拉,並答應了蘇拉提出的和談條件。自此,本都再次臣服於羅馬,並提供給蘇拉一大筆“賠償費”和“所得稅”。

除了本都人的臣服以外,蘇拉還順便接收了秦那派出的一支“正規軍”。這是秦那在羅馬宣佈解除蘇拉職務以後,重新招募並派遣的一支遠征本都的軍隊。這支軍隊從海路進入本都腹地,所以沒有跟蘇拉的軍隊碰面。

話說蘇拉接受了本都的投降之後,就帶著自己的軍隊來到這支“正規軍”的駐地附近紮營。蘇拉不打算跟本國同胞在國外打架。他轉而採用攻心策略,讓手下計程車兵沒事就去對方營地外面串門,跟對方計程車兵聊天,還經常幫人家搬搬磚、掃掃地啥的。一來二去雙方就熟絡了起來,蘇拉計程車兵整天給對方士兵送個小酒、小錢啥的(在本都打仗的戰利品),還誇獎蘇拉對他們有多麼的仗義。這時間一長,對方士兵就覺得蘇拉那邊比自己這邊強,於是紛紛開小差逃跑,投奔對面蘇拉的陣營。

於是,蘇拉幾乎兵不血刃,就收納了國內敵人派出的1萬多士兵,實力更加強大。

解決完本都的事情之後,蘇拉帶著軍隊往回走。但當走到希臘的時候,蘇拉讓軍隊停了下來,他按照之前的約定,從軍費之中(來自本都的戰利品和賠款)拿出一部分還給各個城邦,算是歸還之前從城市神廟裡“借來”的財物。然後,蘇拉命令軍隊就地駐紮,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休整”。

為啥蘇拉不盡快回羅馬收拾自己的政敵呢?因為他有政治上考慮:一是本都雖然遭受軍事重創,但國土和人口並沒有削減太多,蘇拉走後的一段時期內很可能再次作亂。而希臘距離本都國境不遠,一旦本都人不聽話,蘇拉能迅速回去收拾他們;二是羅馬的政敵知道他要回來,現在一定會全力糾集力量做出反抗,立刻前往勢必會陷入消耗巨大的惡戰。而駐紮在希臘(距離義大利本土也不遠),會對羅馬的秦那一派會產生威懾,讓他們寢食難安,甚至會動搖其內部的團結穩定,使蘇拉發動全面進攻以前就削弱他們的實力。

基於以上的考慮,蘇拉在希臘地區一邊“養精蓄銳”,組織部隊正常訓練,一邊派出間諜探子,回羅馬打聽訊息、策反敵人。在一年的時間裡,當初那些逃離馬略屠殺的倖存者和老部下紛紛前來投奔蘇拉陣營,有的地方總督和長官也寫信答應站在蘇拉一邊。

不過,由於秦那在最近3年多的時間裡採取了相對開明的政策,使得義大利半島相對和平,生產生活正常開展。所以也有不少人堅定地站在秦那一邊,包括眾多元老院的精英。他們也在本土集結徵召了一大批軍隊,與蘇拉的軍團勢均力敵。

如此一來,雙方的血戰在所難免。

經過了全面休養和疏通關係之後,蘇拉決定攤派決鬥。他同樣先是爭取軍隊的效忠,在出徵大會上痛斥政敵的無恥,陳述自己的無辜,表揚將士的英勇,宣佈進軍的計劃。

演說期間,蘇拉用“直刺靈魂”的口才把大兵們“迷得神魂顛倒”。只見他動不動就看著某個士兵的臉,雙眼閃著淚光說:

“張三,你還記得你的老父親嗎?他因為是誰誰誰的親戚就被羅馬的敵人殺害了,我多想現在就為他報仇!”

“李四,我記得那天咱倆一塊衝鋒來著,還幹掉了好幾個本都人。以後你還會跟我一起砍人嗎?”

“王五,那回你為了救戰友,背上捱了好幾刀。你這麼仗義的爺們,我怎麼忍心再讓你跟我受苦。”

大兵們一個個被感動的稀里嘩啦,嗷嗷地表示要跟隨蘇拉“從天堂打倒地獄”。他們甚至要自掏腰包,籌集軍費來招兵買馬、購買糧草。

蘇拉拒絕了士兵們的“自主集資”,並表示:我蘇拉不缺軍費,就算缺,也不會要弟兄們辛苦打拼換來的血汗錢!

於是,士兵們幾乎把蘇拉當成了自己的“親爹”。無論他在那裡出現,士兵們都會歡呼雀躍,激動不已。

到此,蘇拉覺得自己獲勝是遲早的事。

當處在人生巔峰時,內心所思所想只有自己知道

50多歲的蘇拉成為了士兵們心目中的“神”,他平時為人慷慨、慈愛平和、公正無私,戰時勇猛無畏、果斷機智、所向無敵。誰要是欺負蘇拉,數萬士兵就會把誰弄死。

於是,蘇拉被士兵們團團簇擁和護衛著,向羅馬行進。這群士兵既忠誠,又勇猛,士氣高漲,經驗豐富,簡直不可抵擋。

同時,蘇拉當年的一些老部下和同僚們(其中就包括幾十年後的“政壇三巨頭”之二的龐培與克拉蘇)也紛紛按照蘇拉的指示,從各地帶領軍隊前往應援,使蘇拉手下軍隊的數量接近10萬。

50多歲的蘇拉已經不是20多年前的“帥小夥”了。雖然軍旅生活讓他保持著相對健壯的身體,但俊俏的臉龐已經不見了,緊緻的臉皮佈滿了皺紋和麻子,當年的“彭于晏”成了如今的“倪大紅”。

但是,他那個“登上權力巔峰”的人生理想依然沒有變。

不過,畢竟馬上就是他實現“偉大目標”的最後一步。因此就像打遊戲一樣,“最後一關”也是最艱苦和最慘烈的。

好訊息是,秦那本人還未與蘇拉交鋒就死了。具體的原因很模糊,說是一場意外。而且還是在蘇拉進軍以前的事。但是,馬略的兒子小馬略接過了反對蘇拉的大旗,繼續帶領秦那一派的人馬作鬥爭準備,可怕的是,他們確實依靠自身的影響力糾集了近10萬軍隊。

於是,羅馬歷史上第一次名副其實的內戰爆發。幾十萬精銳的羅馬軍團陷入了長達3年的廝殺之中。歷史上關於這次內戰的記述,極致體現了“血腥卑劣”和“慘無人道”。到了戰爭後期,雙方士兵廝殺的理由已經不是政治口號,而全部都是刻骨仇恨。

從“油頭小生”到“獨裁霸主”:蘇拉的傳奇人生

勝負是一定要分出,雖然蘇拉不一定就是優勢的一方,但他確實是最後勝利的一方。

同時,似乎也就像玩電子遊戲一樣,最後的一場決定性戰鬥就發生在羅馬城下。誰能獲勝,誰就能進入羅馬,“通關”遊戲。

這一戰,雙方投入巨大,拼死相搏,戰鬥過程充滿著各種懸念和意外。在膠著和危機的時刻,蘇拉與麾下人馬在絕境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終獲勝。

在留下近5萬具屍體並當場處死數千名戰俘之後,蘇拉得到了羅馬城,而敵人紛紛潰逃,再無還手之力。

羅馬城再次成為蘇拉“清洗”的物件。幾年前,馬略的那次屠殺大家還記憶猶新,更早的時候,蘇拉也搞過一次“屠殺”。而這次,蘇拉並不打算草草了事。因為在他內心中,自己的“罪孽”已經登峰造極,仁慈和憐憫已不會得到失去親人的政敵們的寬恕,留下他們的性命,就代表著下一場惡戰遲早會到來。

“我老了,不能再等了,走向人生巔峰就得在今天!”所以,蘇拉下令開啟了新一輪屠殺。

先是城內4000名戰俘被拉到廣場上集體處決,慘叫聲響徹雲霄。然後,為了彌補軍隊人手的不足,蘇拉挑選了1萬名健壯的奴隸,給予他們自由人身份,併發給他們武器,讓他們幫助自己的軍隊提升“殺人效率”。

同時,蘇拉再次列出一份厚厚的名冊,交給手下,讓他們按冊子裡的記錄“畫勾清零”。後來,為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蘇拉釋出懸賞公告,把政敵的名單畫像公開張貼,保證人人都可以拿人頭來換取鉅額賞金。

一時間,羅馬街頭巷尾陷入了一片“殺戮的海洋”,搶劫案、謀殺案、滅門案在蘇拉的政敵和反對者的家中陸續上演,羅馬的上層精英和知名人士惶惶不可終日。

這期間,蘇拉曾逮住了尤利烏斯家的一位小夥子,名叫凱撒。他是秦那的女婿,年方18,此時也是尤利烏斯家在內戰中唯一倖存的家族男性。蘇拉很有可能跟這個小夥子見了面,而且有過短暫卻深入的交流。然後,蘇拉就決定把這個家族獨苗也給除掉。但身邊不少人勸阻蘇拉放凱撒一馬,因為尤利烏斯家族也算大族,就此斷了香火太不人道,而且這個毛頭小子看起來也成不了氣候。

蘇拉起初執意要殺凱撒,但經不住大家三番五次地勸說,最終答應釋放凱撒。但他卻對眾人說:你們知道個啥?這個凱撒可比100個馬略都危險!

凱撒確實危險,但那是以後,而且也危及不到蘇拉。

當政敵死傷殆盡,財產盡歸蘇拉所有之後,一切才相對平靜。

此時,當蘇拉詢問元老院還活著的元老們“下一步要做點啥”的時候,大家夥兒紛紛點頭哈腰地說:“幹啥都行,您看著辦就行。”

於是,蘇拉開啟了一輪政治改革。

其實,改革的幅度不算大。因為元老院的精英們看到,蘇拉頒佈的政策措施絕大部分都是在“修補”傳統的精英共和體制。而最近十幾年的動亂中,這個體制已經被折騰的不成樣子了。

不過,以往搞這類政治改革,一般都會經歷各種派系鬥爭,異常艱難,這是羅馬過去的常態。然而,蘇拉現在是“羅馬第一人”,是元老們一致推舉的“獨裁官”。這個職位只有在歷史上最危急的時刻才能臨時賦予能力最強的人,且擁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專斷權力,並能凌駕於元老院之上。

內戰前後,馬略、秦那等人都擔任過獨裁官。今天,蘇拉也獲得了這個職務,而且幾乎無人反對。同時,他也實至名歸。

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蘇拉藉助獨裁官的權威大力推行自己主持的改革,並用土地和財富回報了跟隨自己征戰的老兵們。

雖然改革並非人人支援,但總體效果卻是積極地。羅馬本土及各個殖民地的秩序得以恢復,社會相對安定了下來,政治鬥爭也不再激烈。而蘇拉本人,也忽然從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暴君”,變成一個眼光獨到、處事穩妥、勤勞公正,甚至有些平易近人的領導人。

當蘇拉在辦公的時候,他總會嚴肅專注,一絲不苟地跟同事商量如何處理問題;當蘇拉在家的時候,他卻熱情好客,風趣幽默地跟朋友和下屬在一起吃喝玩樂。逐漸地,他的反對者紛紛沉默,安於現狀;他的支持者越來越多,前呼後擁。老一輩婦女們曾經迷戀他的帥氣和憂鬱,新一代婦女們則迷戀他的成熟與氣度。

蘇拉再次完成了蛻變,他讓世人看到,自己雖然曾經是浪蕩的公子哥,但如今卻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當年有能力叱吒風月場,後來又有本事馳騁戰場,如今也有器量掌控權力場。

人生巔峰不過如此。

沒人知道蘇拉走上“最高峰”以後內心的真實感想。有的只是羨慕、嫉妒和恨。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蘇拉並沒有打算在“人生巔峰”待上太長的時間。

當擔任獨裁官一年多以後,元老院本打算推舉他繼續擔任這一職務。不料蘇拉在推舉大會上毫無徵兆地宣佈:“我都58了,該退休了。”

而後,蘇拉辭職,離開羅馬,回到那不勒斯一處海濱別墅開始養老。

蘇拉沒有個人日記留下來,也沒有親朋好友記錄他的心路歷程。所以沒人知道為什麼他會這麼選。

當年那個被社會“打壓過”的年輕人,對社會的仇恨消失了嗎?也許早就消失了,或者當初根本就沒有反社會的情緒。

有人說,這是蘇拉“沽名釣譽”,不想一直搞獨裁被對手詆譭;也有人說,蘇拉當時身體已經不行了,他覺得自己可能無法再勝任高強度工作(辭職1年以後就去世了);還有人說,蘇拉搞的改革本來就是要維護傳統共和制度,他不想自己本人破壞這個傳統制度,所以主動下臺(就像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那樣)。

無論如何,蘇拉忽然“跳出了”權利場,對他來說看似是個輕鬆愉悅的決定。那時的蘇拉將近59歲了,可能一生的經歷已經讓他嚐到了酸甜苦辣各種滋味,瀏覽過了從人生最底層到最高峰的各種風景。所以他回顧一生,發現一切“不過如此”,因而沒了奮鬥的“興致”。

大概是這樣吧,畢竟他還有什麼沒經歷過呢?

蘇拉大約是在60歲的時候去世的,死在了舒適愜意的別墅裡。據說去世前的那一年,他經常在別墅裡歡歌笑語,吃喝玩樂,偶爾也會放縱一下自己的慾望。

原本,他可能以為自己會死在戰場上或者權謀暗殺中,而且會很慘。因為他手上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很多無辜的人都慘死在了他的手裡,理應會遭受報應。

可結果呢?一個“暴君”、“殺人狂”、“野心家”卻能“得以善終”。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所以,很多人對此非常疑惑。

蘇拉死前就給自己準備好了“墓誌銘”,上面寫道:

“沒有一個朋友曾給我太多好處,也沒有一個敵人曾給我太多傷害——但我都加倍的回敬了他們!”

由此看來,即使在人生的最後時刻,蘇拉也沒有什麼心理陰影,反而一切坦蕩蕩。

真是絕世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