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彭玉麟畫像

建立水師 籌防江海

咸豐三年(1853),彭玉麟參加湘軍,在衡州與曾國藩創辦湘軍水師,修建船廠,設計並製造大船,在船上安裝洋炮,開啟了他建設近代海軍之路。此時湘軍水師有十個營,五千餘人,彭玉麟為營官。在湘軍與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彭玉麟先後率水師參加了湘潭之戰、嶽州之戰、道林磯之戰、環攻城陵磯之戰,以及湖北田家鎮、江西鄱陽湖、湖北黃州府、南京江浦等大小數十戰,積累了豐富的水上作戰經驗。同治四年(1864),太平天國天京失陷,因彭玉麟作戰有功,被清廷封一等輕車都尉世職,並賞加太子少保銜。

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廉以率下 不名一錢

彭玉麟晚年自我評價道:“臣素無聲色之好,室家之樂,慣猶不耽安逸,治軍十餘年,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曾國藩亦云:“查玉麟帶兵十餘年,治軍極嚴,士心畏愛,皆由於廉以率下,不名一錢。今因軍餉支絀,願將養廉銀兩悉數報捐,由各該省提交軍餉,不敢迎邀議敘,實屬淡於名利,公而忘私。”彭玉麟雖居高位,卻始終保持儉樸生活。咸豐四年(1854)冬,他將因戰功而獲清廷獎勵的4000兩白銀,全部用於救濟家鄉。謂“想家鄉多苦百姓、苦親戚,正好將此銀子行些方便,亦一樂也。”並以一部分在家鄉辦學堂,以期“造就幾個人才”。但對兒子花2000銅錢修葺家中三間土瓦屋,則嚴厲斥責:“何以浩費若斯,深為駭嘆。”“起屋買田視作仕宦之惡習,己身誓不為之。不料汝並不來信告示於我,遽興土木;既興土木之後,又不料汝奢靡若此也。外人不知,謂吾反常,不能實踐,則將何顏見人!”而對於退休補貼,即文武官員除工資之外,離職之時一次性的養廉金,他也分文不取,全數上交國庫,以充軍餉,真正做到“臣以寒士始,願以寒士歸。”

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不慕高位 剛正不阿

清人奎斌作《挽彭玉麟聯》:“能讓高位,聞危事則不辭,完一世功名,是謂真廉亦大勇;最愛蒼生,遇奸人則必剪,問身後因果,若非菩薩即金剛。”道盡其為官與為人。彭玉麟一生六次辭官,先後請辭安徽巡撫、漕運總督、兵部侍郎、兩江總督、兵部尚書等職。但不同的是,彭玉麟辭官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積極作為。當國家需要時,皆義無反顧,奉詔即行,死而後已。1883年法國佔越南,朝中無人願往,時年69歲的彭玉麟掛帥出征,指揮馮子才等人先後取得鎮南關大捷和諒山大捷,贏得了戰爭。正如張之洞所言:“加官不拜,久騎湖上之驢;奉詔即行,誓翦海中之鱷。”據說,當時有民諺雲:“彭玉麟拼命辭官,李鴻章拼命做官。”彭玉麟在任上剛正不阿、嫉惡如仇是出了名的,甚至不惜得罪曾國藩、李鴻章等朝廷重臣勳貴。最為人道的有兩件事,一是三番五次上書處斬曾國荃,要求對其率軍攻陷天京時的屠城,搶劫行為予以懲處,以至於曾國藩寫信責問:“我弟弟到底哪裡得罪你了,你非要治他於死地。”還有一次是李鴻章親侄子李秋升,在安慶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被巡視路過的彭玉麟處斬。於是乎,“彭公一出,江湖肅然。”為一時佳話。

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彭玉麟小像,取自吳友如繪《紫光閣功臣小像》

流連金陵 吟詩撰聯

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此外,掃葉樓、愚園曇碧含芳軒、半山園、楚軍水師昭忠祠、秦淮河等均有題聯。其詩有《宿莫愁湖上》:“石澗泉聲瀑布流,萬竿修竹擁僧樓。我來睡入雲窩裡,曉起推窗白滿頭。”《題也園來雨樓聯》:“把酒漫談三代事,推窗好納六朝山。隔岸鶯啼春樹綠,捲簾魚唼落花紅。”時人謂“抑何風流旖旎乃爾也”。

一生痴絕 唯有梅花

民國劉禺生著《世載堂雜憶》雲:“彭雪琴孤貧時,梅香獨識其為非常人,執巾進茗,磨墨拂紙,以不能約昏為恨。及其稍貴,梅已適人有子矣,因往來為太夫人義女。”此處講的是彭玉麟幼年在安徽老家和一個年紀相仿,被稱作梅姑的女子暗生情愫。然天意弄人,因梅姑是彭玉麟外祖母的養女,論輩分,卻是彭玉麟的“姑姑”。自然不容於倫理綱常,二人天涯陌路。彭玉麟不得不奉母命另娶他人,以致於“每談家事為之嘆息”。此後,彭玉麟無論軍務、政務多忙,都要揮筆繪梅,每一幅成,必鈐章曰“傷心人別有懷抱”或“一生知己是梅花”之類。

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晚清第一“情種”,卻一生不愛財不惜命不戀官|方誌江蘇

彭玉麟畫作 梅花

近代“經學大師”、“湘學泰斗”,時任成都尊經書院主講、長沙思賢講舍主講、衡州船山書院山長、江西大學堂總教習的王闓運曾為俞廙仙中丞題《彭雪琴尚書畫梅歸國謠》雲:“姑射貌,舊日酒邊曾索笑,東風吹醒人年少。花開花落情多少,明蟾照,人間更有西湖好。”跋雲:“雪琴畫梅,以童時有所眷,小名梅香也。畫梅必自題一詩,詩皆有寄意,知其事者,不知其後之參商也。俞廙仙名輩稍後,不敢問其畫梅緣起,而求其畫,詩畫皆有怨意。及來撫湘,尚書已逝,仙所得畫,想系梅、雪乖離後所作,將歸杭,請餘題之,為作此詞。感德懷人,即事寄情,點化人情不少。英雄兒女,一齊放下,況功名富貴之幻乎?”多情如此,世間少聞。彭玉麟直到臨終,仍強撐著病體畫梅,一生畫十萬梅花以紀念他心愛的梅姑!

END

作者簡介:金毓平,安徽太湖人。工作之餘好舞文弄墨。曾發表論文、科普、詩詞、雜感等各類文章數百篇。著有《政協工作理論與實踐》《詩居秦淮》《鄭和文化研究資料輯錄》等多部書籍,主編《秦淮夜談》《物語花露岡》等。兼職江左詩社社長、南京鄭和研究會秘書長、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江南詩詞學會會員,秦淮慈善書畫院副院長。

稽核、釋出:

張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