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劉裕和他的兒子義隆時期,是劉宋的興盛時期,也可以說是南朝的興盛時期。

劉裕滅了蜀、後燕和後秦,大有統一全國的勢頭。但劉裕時期,內部多事。

孫恩起事的餘留勢力盧循、徐道覆還在堅持鬥爭,反對劉裕的政治勢力如劉毅和門閥大族勢力還很強大。這些勢力,阻止了劉裕雄心壯志的進一步實現。

宋文帝時期,這些勢力都消滅了。

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他繼承了他父親的勃勃雄心,想對北伐取得更大的成就。

這時期的北魏,正是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燾祖孫三代相繼在位時期。

拓跋嗣,即明元帝。拓跋燾即太武帝。

這一段時期,也正是北魏的興盛時期;其向外發展的強大勢頭難以扼止。

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下,南北兩種勢力在疆場相遇了。

在這期間,北魏和宋一方面在戰爭中決勝負,一方面也在後方進行自我調整,宋大力消滅權臣,拓跋氏則努力進行統一北方的工作。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五月,劉裕死、子義符即帝位。

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劉裕遺言,以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鎮北將軍檀道濟共同輔政,並對義符說:“檀道濟雖有幹略而無遠志,非如兄韶有難御之氣也。徐羨之、傅亮,當無異圖。謝晦數從征伐,頗識機變,若有同異,必此人也。”(《資治通鑑》卷一一九)

義符作太子時,接近的多是些小人。

謝晦就曾對劉裕說“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萬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負荷非才。”

劉裕問:“廬陵如何,”謝晦回答說:“臣請觀焉。”

他去看廬陵王義真,回來對劉裕說:“德輕於才,非人主也。”

劉裕於是把廬陵王義真派出去,為都督南豫、豫、雍、司、秦、並六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

北魏拓跋嗣聽到劉裕死了,乘機出兵。

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當時關中已被夏赫連勃勃所佔,宋北方的邊境線,自西往東,有洛陽、虎牢(今河南滎陽西)、滑臺三重鎮。

公元422年十月,魏派大將奚斤等帥步騎二萬過河駐滑臺東,拓跋嗣自領五萬人為奚斤後援。

十一月,奚斤攻破滑臺,乘勝進迫虎牢。

次年正月,魏軍攻取洛陽。魏軍分兵略取兗州、青州各城邑,大鎮只虎牢堅守不動。

在魏軍多次進攻下,虎牢堅守二百多天後,最後也被攻破。

經過一年多的戰爭,宋失掉司、豫、兗州等地,洛陽、虎牢、滑臺皆為魏佔。

宋只保有兗州湖陸(今山東魚臺東南)以南和豫州項城(今河南項城東南)以南的地方。

拓跋嗣還曾派叔孫建入臨淄,所向城邑皆潰,宋青州刺史聚民保東陽城(今山東費縣西南)。

公元423年十一月,拓跋嗣死,拓跋燾即位。

公元424年,燾改元始光。

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邊疆戰爭暫時停下來,宋朝廷的內亂就開始了。

宋義符雖然作了皇帝,大權實在徐羨之、傅亮、謝晦等人手裡。

他們想廢掉義符,先把廬陵王義真廢為庶人,徙居新安。

義真是劉裕的次子,如果不廢掉他,廢了義符就該他作皇帝。

謝晦曾在劉裕面前說過義真的壞話,害怕他作了皇帝,

對自己不利,所以先廢掉他。

公元424年五月,徐羨之等用皇太后的名義廢義符為營陽王,遷居吳。

不久,就把他和義真都殺害了。

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徐羨之、傅亮等決定迎立劉裕的第三子宜都王義隆。

時義隆為荊州刺史,駐江陵。傅亮率行臺百官到江陵去迎接。

徐羨之等以荊州是長江上游重地,怕義隆作了皇帝任用別人,遂以錄尚書事的命令任領軍將軍謝晦為行都督荊、湘等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企圖一旦有變,可以謝晦為外援。

義隆聽得義符、義真被殺,去不去建康作皇帝很是猶豫。

他的司馬王華、長史王曇首、南蠻校尉到彥之都勸他去。

王華說:“先帝有大功於天下,四海所服,雖嗣主不綱,人望未改。徐羨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諸生,非有晉宣帝,王大將軍之心明矣畏廬陵嚴斷,將來必不自容。以殿下寬叡慈仁,遠近所知,且越次奉迎,冀以見德。悠悠之論,殆必不然。又,羨之等五人,同功並位,孰肯相讓。就懷不軌,勢必不行。廢主若存,慮其將來受禍,致此殺害,蓋由貪生過深,寧敢一朝頓懷逆志,不過欲握權自固,以少主仰待耳。殿下但當長驅六轡,以副天人之心。”(《資治通鑑》卷一二○)

南北朝簡史-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公元424年八月,義隆到建康,即皇帝位,為宋文帝,改元元嘉。宋文帝先對徐羨之、傅亮、謝晦等五人加官進爵,穩住他們

。進而就以親信王曇首、王華為侍中,曇首領右衛將軍,華領驍騎將軍。

然後又任命到彥之為中領軍,委以軍政,把京城軍權都抓在自己親信手裡。

元嘉三年(426)春,文帝下詔,暴徐羨之、傅亮、謝晦殺害營陽王、廬陵王之罪。

徐羨之逃出城郭、步走在新林(去建康二十里)避入陶灶中自經死。

傅亮逃出城外,被追兵收捕。對王弘、檀道濟,文帝認為不是主犯,不予追究。

主犯之一謝晦眼看禍將臨頭,便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兵敗被處死。

至此,宋文帝把軍政大權收歸己有。在消除內患、局勢穩定的情況下。

公元430年,宋文帝決意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