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弓箭根本射不穿鎧甲,為什麼防守方還在拼命放箭?原因很簡單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小販在街頭賣矛和盾,他先是聲稱自己的矛很銳利,什麼東西都能刺穿,在介紹自己的盾時又說自己的盾很堅硬,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刺穿。於是角落裡弱弱的發出一個聲音: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樣?小販啞口無言。

後來這個典故就變成了成語自相矛盾。其實不只是矛和盾,在古代戰場當中,弓箭和鎧甲也是一對冤家,一方總希望自己的強弓能射穿對方的鎧甲,而另一方則希望自己的重甲能抵擋對方的弓矢。

古代的弓箭根本射不穿鎧甲,為什麼防守方還在拼命放箭?原因很簡單

那麼究竟是弓箭能射穿鎧甲還是鎧甲能防住弓箭呢?

首先這個問題不算嚴謹,因為古代弓箭分為直拉、反曲、複合等幾種,並以“石”為計算單位,不同臂力的人射出的箭效果也會大大不同。同樣,鎧甲按材質也分為木甲、皮甲、鐵甲等多種型別,不同的弓對應不同的鎧甲,自然結果也會不同。

雖說弓箭的產生要比鎧甲早,但總體而言,弓箭的發展是落後於鎧甲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弓箭無論工藝和箭頭如何改進,最終還是受臂力和距離影響,而鎧甲卻可以不斷改良材質或者加厚。弩和炮之所以被髮明出來,就是因為弓箭已經很難射穿鎧甲了。

古代的弓箭根本射不穿鎧甲,為什麼防守方還在拼命放箭?原因很簡單

如歷史上的匈奴騎兵常以強弓騎射著稱,可是面對裝備魚鱗鐵甲的漢軍騎兵,依然無能為力,陳湯當時就自豪的說:一漢當五胡。《三國志》中也多次記載了重甲兵碾壓弓箭兵的案例:典韋穿重衣兩鎧,賊弓弩亂髮,韋不視;孫權討黃祖,飛矢雨下,淩統為前部,人被兩鎧,大兵遂進。高順的700部下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所以得名陷陣營。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弓箭已經無法射穿鎧甲了,為什麼古代戰爭中弓箭手們還是在奮力齊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1、威懾。作為冷兵器時代最有效的遠端武器,弓箭在射擊時需要向上傾斜一定角度,依靠下墜的俯衝力和齊射時的覆蓋面來殺傷敵軍。這種萬箭齊發的場面除了心理上的震懾外,更主要的是對敵軍鎧甲的限制。

因為在古代醫療條件有限,弓箭射入敵兵體內,最終造成對方死亡的可能並不是弓箭,而是創口引起的病毒感染。所以,想要徹底防禦弓箭傷害,就需要穿重甲。但冷兵器時代,養重甲兵是非常消耗財力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高順的陷陣營只有700人的緣故,多了養不起啊。

古代的弓箭根本射不穿鎧甲,為什麼防守方還在拼命放箭?原因很簡單

正因為弓箭的存在,所以衝鋒陷陣的都是重甲兵,如果沒有了弓箭威懾,那敵軍攻擊成本將大大降低,畢竟連輕裝步兵也能衝鋒了。

2、殺馬。弓箭的另一個作用是射殺對方騎兵的馬匹,既然士兵穿了重甲,那我射倒戰馬,一樣可以延緩對方衝鋒。那為什麼馬不可以穿重甲呢?有,但多數情況下是輕甲。因為人著重甲已經對馬的體力形成消耗,如果再給馬披掛重甲,那戰馬就無法長途衝鋒了。

3、與弩形成有效配合。古代作戰,並不是敵軍靠近了才會交戰,而是在沿途就會進行梯次阻擊。在火炮沒應用前,弓箭有效射程可達150米,而且射速高於弩,是弩的最佳搭檔。所以我國古代的軍隊,一直是弓弩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