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女兒為什麼稱為“公主”?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公主”是古代皇帝女兒的一種稱號,另外與皇帝同宗的宗室之女也可以被授予公主稱號,那麼你知道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嗎?又有什麼歷史淵源?

古代皇帝的女兒為什麼稱為“公主”?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古代的一些稱號的由來,往往都是伴隨歷史的變遷而產生。越古老的稱號,其本身就極具文化魅力,比如“王”之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表示貫通三者也,參通之人稱之為王。今天我們便來聊聊“公主”稱號的由來。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皇帝之女被稱為“公主”的傳統就被後世朝代沿襲使用,不過公主稱號並不是秦始皇首創,在秦統一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確定使用。公主稱號最早使用於周天子的女兒,後來諸侯之女也被稱為公主。

在一開始並沒有公主稱號,當時周天子的女兒被稱為“王姬”。

“王”是指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周王(周天子),“姬”是周朝國姓,因此在當時,“姬”字被賦予高貴之意,只有周天子的女兒才能配稱“姬”字,所以被稱為“王姬”。

古代皇帝的女兒為什麼稱為“公主”?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由於姬姓女性是王族,諸侯一般都願意娶姬姓女子作為妻室,致使很多姬姓貴族女性被外嫁到諸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姬”從單純的姓氏演變成貴族女性的代名詞,後來又成為了對女性的一種美稱。

《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子於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不過周天子雖然是王姬的家長,但其女兒出嫁時,周天子自己是不主持婚禮的,因為周天子的地位太過尊貴,但王姬出嫁又是大事,不能落了禮數和體面,所以主婚人必須要和天子同姓,且身份地位要尊貴。

古代皇帝的女兒為什麼稱為“公主”?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於是同為姬姓公爵的諸侯成為主婚人(公爵是周代五等爵位中最高等級,只比周天子低一級),因此,王姬的定義就變成了需要由“公”來主持其婚事的女子,所以,周天子的女兒又被稱為公主。

注: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只有被周天子分封的公爵國的君主才能稱公,比如宋國、虢國、虞國、陳國、杞國是公國,其君主可以稱公,其中虢國和虞國是姬姓公國,而楚國君主早期只是子爵,楚國君主只能稱為楚子。

後來西周滅亡,東周開始,周王室衰微,周天子不能擔負天下共主的責任,只保有天下共主之名,諸侯開始做大做強,一些強大的諸侯自居為霸主,諸侯不再遵守周王室的禮法制度,於是諸侯的女兒也被稱為公主。

古代皇帝的女兒為什麼稱為“公主”?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不過在秦統一天下之前,當時處於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諸侯之女有很多,雖然都稱為公主,但在權力地位方面,小諸侯國的公主和大諸侯國的公主有著明顯的差距,公主稱號的使用比較混亂。

在漢朝開始,公主稱號才被“規範”使用。漢朝建立之初,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被稱為公主,諸侯王的女兒被稱為“翁主”或“王主”,因諸侯王嫁女要親自主婚,翁即父,所以稱為翁主。

之後王朝更替到清朝時,公主的“規範性”再一次被打破,無論是皇帝的女兒,還是宗室之女,又或是貝勒的女兒都統稱為“格格”,後來皇太極繼位以後,效仿明代制度,才將格格的稱謂改回了公主。

文/歷史紫陌閣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贊,也謝謝大家的支援。

本文宣告原創,文中配圖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