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軍趙聲:文武雙全,以身許國,領導黃花崗起義後悲憤逝世

在南京孫中山紀念館檔案室之中,有一枚特殊的印章,上面雕刻著‘’先聲奪人‘’四字。這枚印章是2001年辛亥革命90週年之際,南京中醫院老醫師凌頌芬女士捐贈的,這是凌頌芬女士父親凌銳的遺物。在動盪的數十年裡,這對父女將這枚印章收藏在身邊,即便有人出高價都未曾出售。

上將軍趙聲:文武雙全,以身許國,領導黃花崗起義後悲憤逝世

這枚印章的主人,是1911年凌銳擔任同盟會參謀長時,他的上級、黃花崗起義指揮者——趙聲。

民主革命家趙聲,字伯先,號百先。‘’先聲奪人‘’便是他名、字、號的結合,也暗喻著黃花崗先烈甘於人先的革命鬥志和氣勢。

趙聲出生在江蘇丹徒大港鎮,少年時他對滿清政府的腐敗黑暗統治十分不滿,自小立下救國救民的大志。趙聲少年英才,14歲曾敢闖進巡檢司救一個無辜被抓的小同鄉,17歲考中秀才,擅武藝,幫助弱小,嫉惡如仇,鄉里稱其為‘’義俠少年‘’。1901年,趙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在這裡他接觸了一大批先進愛國人士,對西方民主學說深有感觸。在和好友一起遊玩南京明故宮時,慷慨激昂道:‘’我輩今日求學豈為官祿富貴耶?乃預備他日手拯神州,出之茫茫巨津中,使復見青天白日耳!‘’

1902年底,趙聲畢業於江南陸師學堂。1903年,他前往日本考察。當時的清政府對學生的革命思潮十分恐懼,他們和日方商議,不允許中國學生私自進入日本軍事學校深造。趙聲和隨行的黃興、何凝香、楊篤生等人私下請教日本軍官軍事理論,受益匪淺。歸國後,趙聲在家鄉鎮江丹徒一帶創辦閱書報社、體育會、小學堂……以這種形式向父老鄉親宣傳先進思想,強身健體。

上將軍趙聲:文武雙全,以身許國,領導黃花崗起義後悲憤逝世

閱書報社開在這小小的城鎮之中,卻激勵了一大批愛國青年,趙聲出任江南新軍第九鎮軍官時,大批青年鄉親隨同入伍,後來的參與黃花崗起義的150名義士,有40名來自於第九鎮新軍。正如閱書報社門前大幅對聯所寫:‘’縱環海奇觀,開普通知識;藉大江流水,滌腐敗心腸。‘’

在廣東新軍任職的趙聲才剛剛20歲,一次和好友在酒樓相聚,遇到了一位眼盲的賣唱女桂紅。桂紅雖身處底層階級,在亂世之中自保不暇,但歌聲之中唱的都是民族氣節、大忠大義之事,在汙濁的市井之中宛若一道清流。趙聲對桂紅十分欣賞,為她寫詩曰:‘’恨未劍梟三桂首,聊將簫答小紅琴。‘’

1910年11月,孫中山在馬來半島約見黃興、趙聲、胡漢民等,商定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1911年4月,香港統籌部召開會議並且制定周密計劃,決定13日正式起義,趙聲為革命軍的正指揮。

上將軍趙聲:文武雙全,以身許國,領導黃花崗起義後悲憤逝世

舉事在前,趙聲在給孫中山的信中寫道:‘’弟以身許國,斷不能偷無味之生,此別不知能否再見……‘’

8日,革命烈士刺殺滿清廣州將軍孚琦,被捕犧牲。廣州當局嚴加防範,導致革命軍的募款和武器遲遲未到,起義推遲。

23日黃興來到廣州,臨時決定27日舉事。趙聲等在廣州附近待命的先鋒人士在26日才遲遲接到通知,沒有及時趕到廣州支援。黃興按照原計劃以四路軍隊進攻,而當日只有黃興一支隊伍參加起義,其他三隊領導臨時逃跑,三支隊伍無法領取武器,根本無法開戰。最終,因為敵我力量懸殊,黃興所領導的起義軍犧牲慘重,起義失敗。這場起義的犧牲者可考的為86人,只有72人的遺體被找到,埋葬在黃花崗。

上將軍趙聲:文武雙全,以身許國,領導黃花崗起義後悲憤逝世

孫中山評價此役: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的每一天,趙聲腦海中都是烈士林覺民在起義前一邊流淚一邊給家人寫家書的情景。他悔,他恨,悔自己自己明明知前路兇險,作為正指揮沒有為戰友做好一切防備,預見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恨這滿清政府還苟活於世,不知還會有多少同志要為推翻其統治而犧牲……趙聲悲憤成疾,幾天後就已經下不了床,口吐紫血,危不可救。

趙聲臨終前將同志召集在病榻前,沉痛道:‘’吾負死難諸友矣,雪恥唯君等。‘’他反覆吟誦‘’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場同志無不悲聲痛哭。

1911年4月27日,這位年輕的英雄溘然長逝,時年30歲,此時距離黃花崗起義不過20多天。因為時局敏感,趙聲只得暫時安葬在香港,墓碑之上不得用真名,而是題作‘’天香閣主人‘’,天香閣趙聲在大港的故居。

趙聲病逝之時,與妻子嚴吟鳳結婚不到一年,他的老父親趙蓉曾白髮人送黑髮人,卻始終為自己的兒子而自豪。

今日的趙聲故居之中,我們還能看到趙蓉曾開設私塾教學的地方,他半生執教,不論貴賤,不計讀書費用,只要是好學之士,都可以進入學習。他門下學子500多人,亦有李竟成、趙紹甫、王維白等諸多愛國革命人士。

後來,從天香閣陸陸續續走出諸多革命者,包括趙聲的大弟念伯、二弟光、妹芬及妻子嚴吟鳳。嚴吟鳳在丈夫逝世之後,改名為嚴承志,便是要繼承丈夫的志願,在鎮江光復和攻打南京的戰鬥中,這位巾幗英雄組織娘子軍北伐挺進,親任司令員。

毀家紓難,滿門忠烈,前赴後繼……他們便是趙聲生命的延續。

上將軍趙聲:文武雙全,以身許國,領導黃花崗起義後悲憤逝世

(趙伯先故居)

詩人柳亞子寫詩《哭趙伯先》:‘’尋常巷陌奈君何,忍唱尊前青兕歌!海島田橫心自壯,天門陶侃翼空摩。千秋北府兵無敵,一水南徐有波。何日黃龍奠杯酒?骷髏飲器發橫拖。‘’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趙聲被追贈為上將軍。孫中山委派趙伯先三弟趙光將他的遺體從香港運回鎮江,葬在鎮江南郊。趙聲回到家鄉這日,一萬多名家鄉父老來參加了追悼會。1926年,鎮江各界人士共議,眾籌在雲臺山建造‘’伯先公園‘’,建立祠堂,豎立趙聲身穿軍服佩戴軍刀的銅像。1979年,宋慶齡親自來到鎮江,題字‘’伯先公園‘’四字,至今鐫刻在園門之上。

伯先公園前的馬路更名為‘’伯先路‘’,2014年,大港中學更名為‘’伯先中學‘’。

上將軍趙聲:文武雙全,以身許國,領導黃花崗起義後悲憤逝世

1898年,18歲的趙聲離開家鄉尋求救國之路,他和一群青年學生遊覽鎮江南郊,此處群山綿延,蒼松翠竹,幽靜如桃源仙境。趙聲指著遠處說:我將來百年之後,要在此處下葬。他還作了一首詩:他日行人遙指處,竹林深處趙公墳。

百年後的小城鎮江,人人都記得他,人人都知這竹林深處,埋葬著一代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