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為何很少從荊州北伐,總是想從合肥北伐呢

三國時期,荊州是非常重要的地盤,魏蜀吳三家都對荊州進行過覬覦和瓜分。首先荊州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死後,劉表的繼任者劉琮就帶著荊州全境投降曹操。後來赤壁一戰,曹操大敗而歸,荊州大部分領地都在孫權手裡,但是曹操還是佔據了荊州最北的南陽郡。並且還是一直佔據著,直到魏國滅亡還是佔據著!後來劉備向孫權借了荊州生存,再後來湘水劃界,把荊州分成兩塊。到了後面關羽發動襄樊之戰,被曹操和孫權聯合幹掉了。後來孫權得到了荊州大部分的領地,除了曹操那塊。這就是荊州和東吳直接的聯絡和關係。然而,東吳北伐曹魏卻大部分是打合肥的,很少從荊州出發北伐。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關羽是個反面教材

關羽算得上是蜀漢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了,也算是蜀漢第二軍區的總司令了。他所統領的是幾乎一半的蜀漢軍隊,並且還是蜀漢最精銳的荊州軍隊,他的北伐也是志在必得的。他從荊州出發,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差一點就打過去了。然而東吳和曹操聯手,內外夾擊將關羽的荊州精銳軍隊連同關羽一起幹掉了!關羽的下場就是一個最典型的反面教材。所以我覺得東吳要想從荊州北伐還是要考慮兩個問題。

東吳的實力能夠和關羽相比嗎?關羽都拿不下襄陽和樊城,東吳可以拿下嗎?

萬一蜀漢學當初的東吳,和曹魏內外夾擊,東吳頂得住嗎?

二:守江必守淮

只要是懂得歷史的人,就一定聽過這句話。江淮江淮,東吳的大本營就是在長江以東,並且江東六郡之地離淮河和合肥都是非常近的。所以孫權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合肥,所以孫權就一直打合肥。我們從歷史上記載來看,統計了一下,東吳對合肥進攻了六次,這六次都以失敗告終,儘管有幾次有些小勝果,但都遠遠不夠。而對荊州的進攻只有三次,有兩次還是佯攻,主攻是合肥。最有名的一次荊州進攻是這樣的。

嘉禾五年,權北征,使遜與諸葛瑾攻襄陽。——《三國志》

只有短短數句。當然從荊州進攻更是大部分慘敗而歸。

三:東吳的人想打合肥

這裡涉及到東吳內部成員的組成。首先荊州的劉表和東吳的孫氏集團是世仇,孫堅之死和劉表分不開關係。另外東吳大部分的成員都是江淮人,他們更希望拿下合肥,將屬於自己的故鄉拿下。而蜀漢很多人都是荊州人,他們更願意從荊州進發。況且曹操在合肥的佈防相比於在襄陽的佈防稍微更弱一些。

四:報仇思想作怪

孫權有一個外號,叫孫十萬。他一直都在打合肥。但是無奈合肥有一個張遼,張遼好像就是孫權的剋星一樣。只要有張遼在,孫權就打不進合肥。張遼將孫權按在地上摩擦,並且合肥一直是孫權過不去的坎!所以孫權有種報仇的思想,一定要拿下合肥。但一直都拿不下,並且後期的孫權開啟了昏君的時代,東吳慢慢地衰落了下去!

以上就是東吳很少從荊州北伐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