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足球的另類踢法

中國古代足球的另類踢法

《明宣宗行樂圖》(明宣宗朱瞻基在御園亭中觀看宦官蹴鞠的片段)

足球,在我國古代的史籍上叫蹴鞠或蹋鞠。唐代的顏師古在《漢書注》中說:鞠是用皮做成,中間塞以毛髮,成為圓球,用腳蹴蹋以為戲樂。相傳,蹴鞠運動是黃帝發明的,其目的在於訓練部落中的勇士。無論是傳說,還是有文字記載,都說明我國是世界上足球起源最早的國家。國際足球聯合會技術委員會主席布拉特,在亞洲足聯舉辦的教練員訓練班上所作的國際足球發展史報告中說:“足球發源於中國”。

01

先秦時是一項全民健身專案

早在戰國時期,足球已經是中國民間一項熱門運動,特別是在城市裡最受歡迎,這倒與今天一樣。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當時著名的外交人士蘇秦到地盤在今山東的齊國遊說齊宣王,他看到都城臨菑裡是這樣的一種場景:“臨菑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他們踢的球,就是原始的足球。

02

西漢球場兩邊各有六個球門

做了西漢開國皇帝的劉邦,其本人是“草根”出身,在老家時也喜歡踢球。他的這點兒喜好,直接讓蹴鞠成為西漢的全國性體育運動。劉邦還專門在皇宮內規劃了一座專業足球場,即所謂“鞠城”。在劉邦的影響下,此後西漢歷代皇帝和包括太子黨在內的貴族,都喜歡踢球。

漢代踢球有一套成熟的規則,東漢文人李尤《鞠城銘》中記載:“園鞠方牆,仿象陰陽,法月衡對,二六相當。”雖然只有簡單的16個字,卻如實記錄了當時的球場:場地四周築有圍牆,球場東西向,呈長方形。

最有意思的是球門,兩邊竟然各有六個,即“二六相當”一說。當然,此球門與現代球門不同,僅是在地上挖個洞,稱作“球洞”更形象,球踢進洞中即得分。相應地,守門員也各有六名,各自站在球洞前嚴防死守。這麼說來,在西漢足球場上,光守門員就有12人,這恐怕是現代球迷難以想象的。

03

女子足球比賽沒有球門

唐代足球最大的亮點,是女子足球的出現。可以說,世界上最早的女足就誕生在中國唐代。

唐人康駢《劇談錄》有一則“潘將軍失珠”故事,裡面便提到了一位善踢球的唐代女孩。當時她在街邊,正好有一個小當兵的把球踢到她身邊,她快速起腳,將球踢了回去,高達幾丈,圍觀者都看呆了,想不到這位身穿破衣服、腳踏木屐的女孩,腳下功夫竟然如此厲害。

整體水平比較高、球踢得漂亮的,還是宮中女性。唐宮中會定期舉行女子足球比賽,此時的第一球迷自然是皇帝。

女足與男足有所不同,女足踢法時稱“白打場戶”,球場上竟然不設球門,人數也不定。可以二人對踢,叫“白打”;也可以多人對踢,稱為“場戶”。除了對踢,也可以一人單踢,或眾人各自單踢,叫“打毬”。當然這樣的足球比賽激烈程度比男足要低許多,遊戲色彩更濃。

◎本文原載於《北京青年報》,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