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胖文史】鴞胖:上古那些大神之姜子牙:根本沒有“姜太公”這個人?

我是鴞胖。在節目開始之前,鴞胖想託付一下,如果您喜歡鴞胖的節目,歡迎您關注,並轉發分享,您的舉手之勞,就是對鴞胖最大的鼓勵。咱們閒言少敘,說一說本期內容。上一期給您講了蘇妲己,可能是商紂王時期的第六號美女,如果您沒有印象,可以返回上一期再溫習一下。今天咱們來講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整個封神榜中的靈魂,姜子牙。

提及姜子牙,您可能會想到一個仙風道骨的老頭,手拿打神鞭,胯下四不像,統帶千軍萬馬,完成扶周滅商的大計。您別看他本事不怎麼樣,但是輩分極高,跟崑崙十二金仙稱兄道弟,連大名鼎鼎的聞太師聞仲,都比姜子牙矮了一輩兒,按規矩該叫一聲師叔。

這個人在《封神演義》一書中,可以說是悲喜集於一身的人物。他幼年訪道崑崙,但可惜緣分實在是不行,當不成神仙。但在人間可以享受富貴,所以下山興周滅商,完成了伐紂大業。作為總指揮,他完成了封神偉業,一連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甚至連自己的“一生之敵”申公豹都封了個“分水將軍”的神職。可到了自己這裡,什麼神職也沒落到,也沒能像李靖那樣,肉身成聖,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鴞胖文史】鴞胖:上古那些大神之姜子牙:根本沒有“姜太公”這個人?

動畫電影《姜子牙》劇照

雖然成不了神,但他在人間卻是留下了足夠豐富多彩的故事,比如

“覆水難收”

,比如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等等。這些只是故事,真實的姜子牙,可能沒咱們想象的那麼美好,甚至,叫他姜子牙,都不對。

姜子牙是神農氏的子孫,神農氏姓“姜”,他自然也跟著姓“姜”。後來他的祖先被封在了“呂”這個地方,所以他是“姜姓”“呂氏”,這個氏,就是姓氏的氏。先秦時期的貴族男子,小宗往往稱氏而不稱姓。因為姓這個姓的太多了,區分不過來,所以就用所封之地的代為稱氏。子牙呢,就是呂氏。咱們所說的姓、氏合用,那都是漢代以後的事情了。子牙是“呂氏”,名字叫做“尚”,所以叫“呂尚”,又因為他的字是“牙”,所以也叫“呂牙”。就像《孫子兵法》中提到的:

“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那姜子牙的說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根據清朝人考證,唐代的一位學者,名叫張守節,他在給司馬遷的《史記》寫過注,並彙編成一本書,名叫《史記正義》。在《史記正義》中,他這樣寫道:

“姜子牙,周文王師,封齊侯也。”

也就是張守節,把呂牙的名字,改成了姜子牙。這個叫法,也就隨之流傳開來。但您得知道,如果真的穿越回當年,我們得管姜子牙叫“呂尚”或是“呂牙”。

【鴞胖文史】鴞胖:上古那些大神之姜子牙:根本沒有“姜太公”這個人?

張守節《史記正義》

那叫“太公”,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般人會以為,“太公”指的是年歲大的長者,比如劉邦的父親,就叫“劉太公”,那這個“姜太公”指的是“姜姓長者”嗎?或者是不是對姜子牙年老之後的敬稱呢?其實還真不是。不僅不是,這太公,都不是指呂尚。這其中啊,有一段美麗的誤會。

咱們得從呂尚不得志的時候講起。當時的呂尚,過得比較慘,

“屠牛於朝歌,賣飲於孟津。”

類似於現在的小商小販,在城市中做點屠宰、買飲料的事情,但收入不是很高。後來聽說周文王招賢納士,就想能碰上週文王,自己也混個一官半職的。但周文王是那麼好見的嗎?呂尚就想了一些小辦法。至於是什麼辦法,鴞胖我就不清楚了。《史記》當中,是這樣描述的:

“漁釣奸周西伯”

。您看這個是不是想起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沒準這個故事就是從這演化出來的。司馬遷既是史學家,又是文學家,這裡面有一個字,用的很巧妙,就是“奸”這個字。大概是說呂尚搞了點小動作,用了點營銷手段,把自己裝扮得非常神秘,在搞些宣傳,這一來二去,終於等來了姬昌。

【鴞胖文史】鴞胖:上古那些大神之姜子牙:根本沒有“姜太公”這個人?

《姜太公釣魚》

姬昌打獵至此,遇見了神秘人物呂尚,倆人一聊天,姬昌發現這個呂尚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大喜之下言道:

“我的先祖太公啊,早就預言,說有聖人會來到我們周邦,幫助我們壯大起來,看來就是您啊!”

原文當中,有這麼一句:

“吾太公望子久矣。”

就是說,我祖宗,等您好久啦。

您可聽明白了,這個祖宗,指的不是姜姓的祖宗,而是周文王的祖宗,所以這個太公,他不姓姜,而姓姬。只不過是祖宗盼來的人才,所以大家就算是給他一個稱號,管呂尚叫“太公望”。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祖宗等你”。至於這個祖宗是周文王的父親還是祖父、曾祖,咱就不好說了,但他肯定不是呂尚。

久而久之,太公這個詞與呂尚慢慢融合成了一體,也加上呂尚的歲數也比較大,確實是個老頭子,所以大家就把他老人家也意會為太公了。

您看,這姜子牙啊,並沒有小說中寫的那麼神秘,其實就是一個普通人,甚至還有些小猥瑣。不過,這並不影響千百年來人們對他的頌揚。畢竟他也是興周滅商的重要功臣嘛。

好,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歡迎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