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的忠臣,張勳復辟,孫中山:其罪當誅,其心可憫

張勳字紹軒,晚年自稱松壽老人,1854年出生於江西奉新縣,張勳在十四歲時,父母就去世了,自此成了無人管教的野孩子,很快就成為一個打架鬥毆的小混混。

清政府的忠臣,張勳復辟,孫中山:其罪當誅,其心可憫

他於1883年投身入伍深得上司陸榮亭的賞識,五年後升任為正三品的參將,進入了大清高階將領行列。甲午戰爭後,隨著淮軍頂頭靠山李鴻章失勢,張勳在1895年來到天津小站擔任了袁世凱的先鋒官,這一年他已經41歲。在這裡張勳認識了,同級別的段祺瑞、王士貞、曹錕等人,他對袁世凱個人那是相當崇拜,一切以袁大帥為馬首是瞻。

清政府的忠臣,張勳復辟,孫中山:其罪當誅,其心可憫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跑路,張勳連忙帶著自己的直屬部隊北上勤王,他一路步行跟隨在老佛爺的轎子邊上,任憑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始終堅定不移地圍繞在老佛爺周圍,寸步不離。慈禧很是感動,特批讓他騎馬。但張勳表示,奴才跟著老祖宗走,才能保護安全。什麼叫大清忠良啊,這就叫大清忠良。對於張勳的這種表現,慈禧那是相當的滿意,回到京城後就將張勳留在身邊。名義上張勳還是袁世凱的部將,但實際上已經是老佛爺的親信保鏢。

清政府的忠臣,張勳復辟,孫中山:其罪當誅,其心可憫

1902年,慈禧帶著光緒去東陵拜謁,張勳也率部沿途保護。不久慈禧去世,張勳哭得都昏過去了,畢竟慈禧給予過他無與倫比的恩寵,雖然在實權上。張勳遠遠不能和袁大帥比,但論榮譽那也是不差,張勳頭上有頭品頂帶,身上有黃馬褂,身份是一品的提督,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壯勇巴圖魯的專屬榮譽稱號。因此,在張勳眼中,他的榮耀與官職,全都是老佛爺的恩寵。

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張勳當時駐守南京。凡是穿西裝或沒有辮子的人皆視為革命黨,格殺勿論。把人頭掛在樹上或電線杆上示眾。當革命軍攻打南京時,他手拿鬼頭大刀,赤裸上身跪在士兵面前,懇求他們為皇上賣命,並允許他們劫掠三日。但是這並不能使他阻擋革命浪潮。南京失守後,張勳退至徐州。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宣佈退位,大清滅亡,張勳如喪考妣,只能無奈投靠了老上司袁世凱,但是他指著棺材誓死不剪辮子,以示自己忠於大清,他還告誡手下官兵們,誰敢剪辮子,老子砍他的腦袋。他也因此被人稱為辮帥,他的軍隊也被稱為辮子軍。

清政府的忠臣,張勳復辟,孫中山:其罪當誅,其心可憫

不久,袁世凱廢除共和,登基為帝,為了拉攏張勳,封他為一等侯。張勳以徐州為大本營,擴充自己的實力,手握2萬重兵,控制魯南及蘇皖一帶,並收留大批滿清遺老遺少,他根本瞧不上民國,更恨民主共和。忍不了沒有皇帝,中國必須讓大清詐屍重生。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派系間互相爭奪,大總統黎元洪和總理段祺瑞之間,也爆發了府院之爭。黎元洪、段祺瑞都希望身為13省督軍大盟主的張勳進京調和。

清政府的忠臣,張勳復辟,孫中山:其罪當誅,其心可憫

1917年5月到6月,張勳為復辟召開徐州會議,大家一致支援他。日、德等帝國主義也都說支援。1917年6月7日,自感良好的張勳,率領五千辮子軍從徐州北上,張勳率軍到北京城後,解散國會,開始了他的復辟鬧劇,張勳率文武百官300餘人,入朝跪拜小皇帝溥儀,宣佈正式復辟大清。張勳擔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首席議政大臣,總管政府行政權,被封為忠勇親王,就在張勳高興時,民國老百姓不幹了,腐朽無能清王朝還想回來,醒醒吧,大清早他媽亡了,全國人民一致聲討,孫中山在上海立即發表討逆宣言,抗議張勳倒行逆施,組織討伐軍,張勳的5000辮子軍很快就被消滅了,他也跑到荷蘭大使館避難。隨後逃到天津,1923年因病死去,享年68歲。張勳費心費力組織的復辟,既是一出鬧劇,也是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