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公元前544年,吳國的第三號實權人物進行了一次列國行,此次行程,震動東亞,流傳了一個千古絕唱。

這則故事叫做《季札掛劍》。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那一年,吳國公子季札出使中原五國——晉、齊、魯、鄭、衛。

路過徐國。

徐國的君主對季札的寶劍偷看了好多眼,流露出喜愛之情,但“口弗敢言”。

季札看得明白,心裡知道,但是作為使節,寶劍是身份的象徵,所以不能割愛贈送。

但是好交朋友的季札打定主意,等任務完成了,回來徐國時,一定要把寶劍送給徐君。

但不幸的是,當季札出使歸來,徐君已經不再是人間的少年了。

因為他——死了。

於是季札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墳冢邊的樹枝上,飄然而去。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隨從問:“徐君已死,尚誰予乎?”(意思是徐國國君都翹了,寶劍掛在那裡給誰啊?)

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通假“背”,背棄、違背)吾心哉!”

傳為千古關於朋友、知己的美談。

故事雖然感人肺腑,背景卻也驚心動魄。

首先

季札

,瞭解一下。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他是吳王壽夢第四子,吳王諸樊、餘祭、夷昧之弟。號稱最賢,所以老爸很想將王位傳給他。

但是季札說,應該按照年齡排序,所以老爸死後,老大先做了吳王。

幾個哥哥為了完成老爸的遺願,私底下商量好兄終弟及,一定要把接力棒最後交到小弟手上。

所以前547年,老大死了,傳給老二。

現在老二在位,老三是儲君,老四季札就是名正言順的第三號人物。

其次

,季札為什麼要

出使中原

諸國?

很簡單——對付楚國。

東周列國的歷史無非圍繞兩個核心——春秋伐楚,戰國抗秦。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伐楚的主導者一直是齊國、晉國這樣的大諸侯,位於戰略鏈條前沿的前期有陳國、宋國這樣南方奇葩小國,後期就是靠扶植吳國這樣的區域小霸王了。

為什麼說是扶持呢?因為原先默默無聞的吳國突然強勢崛起,並非如金庸在《越女劍》裡寫得靠白猿、越女傳授的劍術,而是靠晉國訓練的陣法。

所以,季札的這次出行是帶著任務去的——去加強與盟國之間的聯絡,同時展示一下吳國的精銳武器——吳鉤(劍)。

後世的李白曾讚歎道:“吳鉤霜雪明”!

何止“吳鉤”,斷髮紋身的勾吳卒,後來伐楚、敗齊、盟晉,才是天下雄兵!

而季札那個時候,剛剛步入準強國之列,正需要透過靈活的外交運作與列國結成堅固的同盟關係。

那麼

第三

,季札出訪又是

如何

與列國

結盟

的呢?

訪魯,魯國的傳統特色就是“禮”,於是季札有幸欣賞了一臺周樂演奏會。

聽得季札心潮澎湃,當即對這些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禮樂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為兩國關係的鞏固奠定了基調。

訪齊,與其國相晏嬰結交成朋友,還語重心長地勸他納邑與政以免禍,晏嬰從之。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晏嬰為我們所熟悉,是透過中學裡學的一篇《晏子使楚》的古文。

其實,此人在齊國輔政五十年,歷經三代齊君,兩次叛亂而不倒,卻和季札一見如故,言聽計從,沒有共同的利益,怎麼可能?

共同的利益是什麼?——對抗楚國唄!

使鄭,告誡子產以禮治國(原話是:鄭之執政侈,難將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以禮。不然,鄭國將敗。)。

子產和晏嬰一樣,在鄭國長期執政,期間既維護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貴族的特權,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使這個曾經的中原小霸王呈現出一派中興局面。

多少得益於此次會面。

適衛,季札敬蘧瑗、史狗、史遒、公子荊、公叔發、公子朝等人,謂衛多君子,國未有患。認識了衛國的核心領導層,留下了進一步接觸瞭解的空間。

適晉,預言晉國政權將落入韓、趙、魏三家之手。同時會見了晉國政治標杆性的人物——叔向。

中學課文裡有一篇《叔向賀貧》,主人公就是他,流傳至今,以正直、耿直著稱。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季札在與其會面時,作為老朋友,提醒道:“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難。”

可見,季札的出訪不但向各盟國展示了新興吳國的力量,同時也加深了與各國政要的聯絡,瞭解了各國的國情,本著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則,結交了越來越多的盟邦。

那麼為什麼會

路過徐國

呢?

徐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出自徐夷,是東夷的一支;一說出自夏朝的封國——徐國。

其地據說囊括今天江蘇的徐州至泗洪一帶。

該國也不是一直不帶種,曾在西周初年參與過武庚的叛亂。

其地正好位於吳楚邊界,同時,明顯魯國、齊國、鄭國甚至晉國都對其垂涎三尺。

國家雖小但是戰略位置重要的徐國,自然就入了以季札為代表的吳國當權者的法眼。

所以季札帶去的絕不是一把寶劍,而是一種威脅——如果不聽話,吳鉤直接讓你腦袋霜雪明!

至於回途掛劍,在出使中瞭解了諸侯的實力後,吳國明確地向列國宣示了主權——不要動徐國,徐國已經置於吳國保護之下。

果然不出幾年,楚國圍徐迫吳,為吳所敗。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三年),吳國索性滅徐,吳國的爭霸之旅正式拉開帷幕。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最後

再來看看

楚國

對季札這一系列騷操作的反應。

楚國當時可謂: 有心無力。

事情要從兩年前的宋國說起。

公元前546年,在宋國召開了一次“國際”會議——弭兵之議。有點我們現在G幾會議的意思,用以調解諸侯之間的關係。

當時晉、楚、齊、魯、衛、鄭等13國參與了此次盛會,會上劃分了晉與楚的勢力範圍。

但是第二年(前545年),魯、宋、陳、鄭、許幾國之君準備按約定去楚國朝覲,就在將去未去的當口,楚康王駕崩了,一同去世的還有令尹(相國)子木。

於是諸國就沒去朝覲——直接廢約了。

而楚國新君——熊郟 [jiá]敖則為了自己的王位,正與令尹——圍叔鬥得不可開交。根本無心去管這些諸侯朝覲不朝覲這檔子糟心的事情。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眼看吳國這個蕞爾小國居然趁著這個時機,蠢蠢欲動,楚國自然不甘心。

雖然以前也有陳國啦、衛國啦這些小附庸搞些小動作,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值此新君上位的關鍵時刻,自然要想辦法立個威拉次風。

於是楚國上下朝野都對季札的出使議論紛紛,認為季札特意挑選這個時候出使,別有用心,其心可誅,尤其是他竄徐之行,簡直是在向楚國挑釁,甚至揚言要在季札的到達徐國都城之時突然出手,讓季札拭目以待。

但是熊郟敖最後還是忍了,因為他覺得王位重要,不想節外生枝,並沒有實施“斬首行動”,只在吳楚邊境上製造了些微小摩擦而已。

於是沸沸揚揚的楚國突然安靜了下來,大家都拭目看呆了。

三年後(前541年),大家繼續拭目看著熊郟敖被叔叔令尹——圍所殺,連諡號都沒有留下,圍則繼位為王,是為楚靈王。

春秋時期,季札竄徐、使盟、掛劍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不過,楚靈王卻是春秋時代有名的昏暴之君!

公元前529年終被楚民推翻,靈王逃亡,眾叛親離,最後吊死郊外。

所以說,季札掛劍,掛的不僅僅是一把寶劍,其背後卻演繹著一段春秋時代的大國博弈。

熊郟敖死後有靈,是否會後悔沒有實施“斬首行動”呢?

文 | 雲間大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