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專家:有這個不成文“規定”

古人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專家:有這個不成文“規定”

古代考取功名是很難的,就算是簡簡單單的童試,也有一大部分的人考到終老都沒有透過。而只要考過了,每一個階層都會有一定的工作安排,這一點跟我們如今的公務員有點像,也就是說,只要過了,飯碗還是會有的。提及科舉制度,就不得不提及殿試,能夠參加殿試的人,一般是佼佼者。

古人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專家:有這個不成文“規定”

但是再來說一說又一個人,他也是生活在古代,他也是學識優秀,學富五車,他也準備了準備,去參加科舉了,但是他沒有考上狀元,只是考了個探花,但是他更是特別的驚喜,特別的意外,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僅僅就只是個探花,不是個狀元,卻好像比狀元還要開心呢?

古人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專家:有這個不成文“規定”

在古代還有一個人人都知道的規定,那就是對於中探花的人顏值要求是很高的,所以,中探花的一般都會得到皇上和大臣們的認可和關注,這就說明他們的地位和中狀元的不相上下,同時也是對自己才華和容貌的肯定。在古代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說,和珅,因為相貌好看,很快就被乾隆得到了認可。

古人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專家:有這個不成文“規定”

探花一詞起源於唐朝,科舉發榜之後,一般會在長安的杏花園之中,舉行盛大的探花宴,一般先要在同榜進士中,選出最為帥氣的兩位進士,由他們沿途採摘最美麗的鮮花迎接狀元,這兩個獻花的進士稱作探花郎。因為長得帥氣,而且又有才華,所以探花郎往往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