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是“不自量力”,還是“不屈不撓”

“精衛填海”是我國著名的上古神話傳說故事,它出自《山海經》,說的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女娃,有一次去東海戲水遊玩,誰料女娃不幸溺水而死,女娃精魂不死,最後竟化作了一隻神鳥,名曰“精衛”,她為了復仇,就每日銜來石子、樹枝等投入東海,決心要把東海填平。

精衛填海:是“不自量力”,還是“不屈不撓”

這便是“精衛填海”的故事,也是為我們中國人所熟知的,那麼“精衛填海”是不自量力,還是不屈不撓?這個問題,恐怕比故事的本事還有趣。

其實,單從故事的記述上,無論是“不自量力”,還是“不屈不撓”,這都是能夠體現的,況且有時候,“不自量力”的同時,也是“不屈不撓”,“不屈不撓”的同時,就是“不自量力”;而對於“精衛填海”,我們又該當何論呢?

精衛填海:是“不自量力”,還是“不屈不撓”

首先,“精衛填海”彰顯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毅力和意志,要知道,區區一隻精衛鳥,想要把大海填平,這又談何容易?但精衛卻不這麼想,她也根本什麼都不想,在她的心中,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行動。

精衛填海的行動,事實上所代表的,正是遠古時期人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決心。所謂“人定勝天”,智慧而勤勞的中國先民,歷來都沒有放棄過對未來的追求,對理想的渴望,先民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精衛填海:是“不自量力”,還是“不屈不撓”

所以,“精衛填海”對後人來說,是一種激勵,用現在的話來說,那是地地道道的“正能量”。不過,確實也存在著與此相反的看法,那就是把“精衛填海”看作是“不自量力”。

“精衛填海”真的就是“不自量力”嗎?或許,多多少少也會有這麼一點味道,畢竟以一鳥之力,去抗衡浩渺無際的大海,要說這是“不自量力”,大概也不算錯。不過,事情往往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關鍵就要看你怎麼去面對了,有句話說得好——“你到底是看到光明,還是陰暗,取決於在你的內心,裝滿的究竟是光明還是陰暗”。

精衛填海:是“不自量力”,還是“不屈不撓”

我們大家的心裡,裝滿的當然都是光明,所以,我們看到的也是光明。我們去看“精衛填海”,看到的是“不屈不撓”的正能量,而不是“不自量力”的負能量,您說是嗎?

歡迎關注

文化

新篇

,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