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引言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與諸子登峴山》

在漫漫歷史中,西方一直極為崇拜東方文化,當初馬可波羅來到中國,說這裡是遍佈黃金和絲綢的地方,令無數西方人為之嚮往。

後來哥倫布航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出一條前往中國的航線,

只不過哥倫布沒找到中國,反而發現了新大陸,而還處於蠻荒狀態的新大陸,使得哥倫布完全不敢相信這裡是中國,所以認為這裡是印度,所以新大陸上的土著,直到如今也被稱之為印第安人。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一、東方與西方

如今的西方媒體,出於種種目的,竭盡所能的汙衊中國,彷彿有什麼大仇一樣。正是因為西方不斷的抹黑,

使得我們不少自己人,都相信了西方那一套所謂的理論,思維全面倒向了西方。但這批人不知道的是,在漫長的歷史中,西方一直無比崇拜東方文化,

就比如古希臘眼中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如果我們看了古希臘描繪中國的文字,恐怕自己都要臉紅。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關於中國與西方何時形成了交流體系,至今並沒有明確記載。西方著名的《荷馬史詩》中,就第一次記載了絲綢,而這本書寫成的時間是在公元前8世紀,也就是說,在兩千多年前,西方就與中國達成了初步聯絡。

那麼兩者之間是如何交流的?畢竟兩者之間的距離何止萬里,根據專家的研究,主要是透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達成的。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二、漫漫絲綢之路

早在先秦時期,絲綢之路就已經盛行了,從西方稱呼我們為China就可以看出。按照我們的讀音是“遷那”,其實按照西方的讀法,應該是“秦那”,這正是因為西方透過絲綢之路得知,東方有一個國家叫做秦國,所以“秦”這個讀法一直延續至今。

從這個稱呼就可以看出,早在兩千多年前,東西方就有了交流,因為秦國是我國兩千多年前的國家。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由於東方文明的偉大,以及遙遠的地域,西方對東方產生了很多誤解。最早詳細記載東方的文獻,是公元前六世紀寫成的《阿里馬斯比亞》。有一位叫做阿里馬斯比亞的古希臘詩人,他曾經向東方旅行過,最遠曾經達到阿爾泰山,後來他就將途中見聞寫成了文字。

書中有著這樣的記載,在大漠的另一方,生活著一個富饒幸福的民族,他們強大且智慧。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三、西方對東方的看法

這樣的見聞使得阿里馬斯比亞無比沉醉,心中生出想要前往東方一探究竟的心,但由於漫長的距離,他放棄了,之後就回到了古希臘。

而在他的文字中,將東方稱之為“希伯爾波利安人”,意味居住在北風以外的人。可能大家不太明白這是個什麼意思,其實意思很簡單,這個地方的人不受寒冷困擾。

後來隨著古希臘文明的發展,他們開始崇拜太陽神,而東方的“希伯爾波利安人”,就是太陽神寵愛的民族,因為那裡非常溫暖。也就是說,在古希臘的眼中,東方就彷彿“神的民族”。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直接來到了公元前五世紀,希羅多德在《歷史》中,留下了這樣的文字:東方是文化與智慧的搖籃。而且在此書的第4卷中,同樣沿用了“北風以外”的說法,認為這是一片神寵愛的土地。

後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推行,古希臘人無比喜愛絲綢,於是將中國與絲綢的形象聯絡在了一起,由此還取了一個新的名字——“賽里斯”。公元前1世紀,羅馬地理學家梅拉書寫成的《地方誌》指出,賽里斯人居住在遙遠的東方,是一個充滿正義的民族。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宛如“天神”一般,我們看了都要臉紅

公元一世紀左右,隨著大漢王朝經略西域,絲綢之路再次打通,西方終於有了到東方的機會,那時很多的羅馬商人,懷抱著發財的夢想,不遠萬里來到了中國。

然而當羅馬商人親身來到中國後,依舊保持了神化中國的做法,於是很多沒到過中國的古羅馬學者認為,“賽里斯人”可以達到兩百歲,身高能達到2米5,紅髮碧眼,聲音如洪雷。

結語:

後來到了公元13世紀,隨著《馬可波羅遊記》的問世,一個真實的東方,才展現在了西方面前,而在此前的兩千年,東方在西方眼裡一直美不勝收,一直被神化,這就是西方的“國外月亮比國內圓”。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文明,只不過在近現代,逐漸落後於西方,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讓中國回到古時候的地位,所以大家要努力,爭取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日到來。

參考資料:

《與諸子登峴山》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