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Navy撤出中國,ZARA、H&M等快時尚能否重獲中國人心?

最近,GAP旗下品牌Old Navy(老海軍)宣佈,從2020年開始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關閉國內約230家門店。曾經四年創下10億美元銷售額的老海軍,當時也算得上是美國零售史上一個不小的奇蹟了。2014年時,GAP集團董事長兼執行官還自信滿滿地表示,中國仍然是集團擴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團對Old Navy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然而沒想到,才過了短短五年,老海軍就收起了壯志雄心準備提前返航了。

Old Navy撤出中國,ZARA、H&M等快時尚能否重獲中國人心?

快時尚來華頻頻遇冷

老海軍的退出不得不讓我們想到,外資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多年前,外資快時尚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秉承著“更新快、價格低”的理念,迅速籠絡了一大批中國年輕消費者。然而近幾年,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外資快時尚品牌,開始紛紛退出中國。

2017年,Forever 21就已經宣佈退出中國市場。今年9月底,其正式提交了破產申請,並陸續退出了德國、比利時、法國、荷蘭、英國、日本等市場。

2018年3月,New Look簽署自願破產協議,在英國關閉了約60家店鋪。同年10月,其決定停止在中國擴張門店,同時關閉現有的130多家店,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14年,TOPSHOP在天貓開設旗艦店,正式進軍中國市場。但沒想到去年11月,TOPSHOP就宣佈關閉天貓旗艦店,開始全面清倉。

剩下的幾大快時尚巨頭,日子也並不好過。據悉,H&M已經關閉了北京前門大街和王府井商圈的兩家店鋪,Zara和ONLY也紛紛撤出了前門大街。

賴對手還是賴自己?

眾所周知,中國的快時尚近幾年正在迅速崛起。透過“網際網路+”模式運營起來的電商平臺,無論從商品更新頻率,還是接受預定的速度,都遠超線下實體店。不僅如此,線上快時尚平臺還能根據顧客的意見反饋,及時調整產品策略,精準滿足不同目標客群的需求。這些便利條件,線上下是很難實現的。

另一方面,現在越來越多的原創設計師開始展露才華,“國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興起,

作為消費主力軍的90後和00後,也比以前更加追求個性、新鮮感。所以,模仿大牌或是設計風格單一的快時尚品牌,就開始漸漸淡出年輕人的視線。

競爭對手變多隻是一方面原因,另一個重要因素還是在於品牌本身。這幾年,已經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快時尚品牌無論是質量還是質感,都變得越來越差。而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大眾消費升級,消費者除了追求產品實用性以外,同樣注重產品本身的質量與設計。這樣一來,設計單一又質量不過關的快時尚產品,就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被消費者拋之腦後。

除此之外,價格同樣影響著快時尚品牌的發展。根據調查,大部分購買快時尚品牌服飾的消費者,都將其“物美價廉”的優勢作為主要理由。但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品牌也開始不斷漲價,有些產品價格甚至能媲美不少大牌,就這樣,快時尚品牌連自己最大的優勢都失去後,“涼涼”也是遲早的。

還能自救嗎?

快時尚品牌沒落雖然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有不少品牌逆流而上衝出紅海,比如優衣庫。根據資料統計,2019年財年,優衣庫母公司的海外收入首次突破了1萬億日元,其中大中華區收入高達5025億日元,營收、經營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4。8%、20。8%。今年的“雙11”期間,優衣庫更是橫掃了整個服裝界,一口氣拿下服裝綜合榜、男裝和女裝的三個冠軍。同時,這也是優衣庫自2015年以來,連續第五年在“雙11”服飾類榜單中奪冠。

這項資料足以說明,優衣庫的成功不是偶然。有人說,不管你月薪5000還是5萬,身上都會有一件優衣庫。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始終秉承著同一種經營理念,即優衣庫的服飾必須跨越年齡、性別,甚至無視國籍、職業和學歷。優衣庫的常客也表示,一想到不知道要穿什麼時,買優衣庫總沒錯,因為款式不出錯,質量也好。

Old Navy撤出中國,ZARA、H&M等快時尚能否重獲中國人心?

除了自身質量過硬外,優衣庫還做出了新零售嘗試——打通線上線下庫存,開啟線上下單、門店自提、門店換貨等業務,雙向引流大大提升了顧客的購買體驗。

同樣逆流而上的還有李寧,幾年前,李寧遭遇過連年虧損的困境。從2015年起,李寧開始創新求變,陸續推出以藍色為主調的彈簧標系列,定位運動休閒和快時尚。2018年,作為第一家亮相紐約時裝週的中國運動品牌,李寧以“悟道”為主題,結合中國傳統元素“虎鶴雙形”、“雲中白鶴”等形象推出服飾,從此一炮而紅。從那之後,李寧的股價開始迅速上漲,截至2019年5月已累計漲超120%,市值逼近300億港元。

江南布衣同樣靠創新挽救了自己,除了邀請著名設計師設計服裝外,江南布衣還推出了以“運動”、“環保”為主題的服飾,並參加國際時裝週。根據江南布衣2018-2019財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前6個月,其總收入為20。27億元,同比增加22。6%。在行業飽和的大背景下,仍能保持兩位數的淨利潤增長,也為江南布衣打下了一劑強心針。

如此多的例子都表明,快時尚的沒落主要還是自身經營策略出現了問題。快時尚不等於快賺錢,只有品牌質量過硬,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新零售模式,才有機會逆流而上。否則消費者面對並不算便宜而又劣質的產品,自然是捂緊錢包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