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文/雷家炳

商南縣,位於陝西省秦嶺東南麓,地處陝、豫、鄂三省交界,周鄰八縣。歷為南接豫、楚,北通秦晉之重隘,扼南北之要衝,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於歷史的沿革變遷與特殊的地理環境,奠定了其人口源流的多樣性,構成了由土著人、流民(棚民)和移民聚集的人口源流格局,其中移民佔居絕大多數。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一、土著人

“土著人”,是指世代傳統居住在當地境內土生土長的先民後裔,也稱本地人。

商南這塊地方,屬低矮山區,氣候溫和,資源豐富,丹江橫貫境內。有關資料證明“早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鼎盛時期,就有人類在丹江流域繁衍生息”。據在商境內7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發現,在距今5000-7000年間,即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與西周文化時期,丹江、金錢河等流域遍佈先民,大部分佈於河流兩岸一、二級階地上落戶定居。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孝公二十年(公元前342年),我國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原名公孫鞅)因破魏有功,秦封他商於十五邑(城、縣),大體相當於現今的商州到河南省內鄉、淅川縣一帶,被稱為商君。今商南正處於商於之地的中心地帶。商鞅輔佐秦國十年,實行政治改革,不僅使商於成為新法的得益之地,而且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尤其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隨著藍於古道的開闢和丹江航運貫通,商南正處於繁華的藍於古道與丹江航運這黃金道之連線點。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秦末“楚漢之爭”,劉邦採納張良的計,繞開重兵把守的潼關線,領十萬大軍破宛城,沿商於古道一路西進,相繼戰丹水、屯富水,攻武關、克牧護關,直搗關中,奠定大漢的雄風。從富水漢墓群的發掘,證明漢代已到發展到了“十里長街”的繁華程度。又有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境內十里鋪築建“漢王城”的歷史。

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就曾於今商南一帶設萇和郡,領南商一縣,時名“南商縣”。

漢、唐盛世時期,藍武古道連線丹江航運,成為東南各地向朝廷納貢與商賈流通的主幹線,也是官員南下和學士進京趕考的“黃金貢道”,被譽稱之為“名利道”;在商南地境設有陽城驛(富水)、分水嶺、石馬驛(試馬寨)、青雲驛(清油河)、武關、層峰(鐵峪鋪)等驛站;李白、杜甫、韓愈、杜牧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朽詩章。

明末,闖王李自成率義軍五進五出商南,崇禎12年曾在富水紮營屯兵,在生龍寨娶妾生子。又在清油河後灣大戰李蠻人,並與其義結同姓兄弟,收為部將屢建戰功。

綜上可見,商南土著先民,在這塊土地上敷衍生息,造就了古代文明。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二、棚民

“棚民”,係指流民。元末至明初,晉、魯、皖、豫、鄂等荊襄流民,為土地兼併、租稅徭役與災荒所迫而流徙逃往陝、豫、鄂邊境地帶,集結者逾一百五十萬。他們千百為群,伐木架棚棲身,故稱棚民。在這裡開墾荒地﹐漁獵採掘,苦度生涯,因流徙不定,亦稱“流民”。官府視之為“盜賊淵藪”,欲加制裁。

《原傑撫荊襄流民記》載:荊、襄、唐、鄧至陝南之間,皆長山大谷,綿亙千里。元至正間(1341-1367),“流賊作亂”,終元世,竟不能制。明初,命鄧愈以大兵剿除之,空其地,禁止流民不準入山,史稱“禁山”。然而,地界鄂、豫、陝三省界間,又多曠土,山谷梗塞,林箐蒙密,中有草木可採掘食。正統二年(1437),歲飢,民徙入不可禁。多達數十萬餘眾,歲豐則火耕水種以避差,歲飢則嘯眾爭奪而為盜,聚既多,無所稟約束。因之,在成化元年(1465),爆發了劉千斤之亂(起義)。首領劉通(號劉千斤)聯合石龍(號石和尚)、劉長子等,在房縣大木廠立黃旗聚眾起義,稱漢王,國號漢,年號德勝,攻略襄、鄧,屢敗官軍。明廷派工部尚書白圭為提督湖廣軍務、撫寧伯朱永為總兵官,會合湖廣總兵李震、河南巡撫王恕入山進討。

次年(1466)閏三月,劉通兵敗被擒,解京磔殺於市。五月(義軍)被白圭大軍剿滅。然其餘黨起事從未停息,成化六年,劉通餘部李原(號李鬍子)與小王洪、王彪為首的流民又爆發了第二次起義。李原稱太平王,攻掠南漳、內鄉、渭南一帶,流民歸附者近百萬。

成化七年(1471年),項忠受命為總督河南、湖廣、荊襄軍務,挫敗了義軍,俘李原、小王洪等,“戍者舟行多疫死,不可勝計”。然則,失去生涯之流民,為生計所迫,他們背鄉離井,流落在此,繼續蜂擁屯聚在鄂、豫、陝邊山區,開荒墾耕,漁獵採掘,艱苦度日。

時逢連年大旱,天怒人怨,“議者謂忠此役,實多濫殺。”即所謂“流民入山就食,雲集如前。大臣悔禍,始議更張”。 朝廷為防事態擴大,遂採納了“令近諸縣者附籍,遠諸縣者設州縣以平撫”之策,派都御史原傑撫治荊襄流民。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十二年(1476)二月,原傑奉旨出巡,遍置諸郡縣,深山窮谷,無不親至。至則宣朝廷德意,問民疾苦。諸父老皆忻然原附版籍為良民。九月,都御史原傑將其遷移、增設府、衛、州、縣方案上奏朝廷,詔“悉如所言行之”。於是大會湖廣、河南、陝西撫、按、藩、臬之臣,籍流民得十一萬三千餘戶,遣歸故土者一萬六千餘戶,其願留者九萬六千餘戶,許各自佔曠土,使流寓土著者參錯以居。官為計丁力限給之,令開墾為永業,以供賦役,置郡縣統之。遂於湖廣割竹山地,分置竹溪縣;割鄖、津地,分置鄖西縣;河南割南陽、汝州、唐縣地,分置桐柏、南召、伊陽三縣;陝西析商縣地,為商南、山陽二縣,而以商縣為商州。十一月,又即鄖縣城置鄖陽府,且立行都司撫治管轄湖廣、河南、陝西、四川四省相接的荊州府、 安陸府、 襄陽府、 鄖陽府、 南陽府、 西安府、 漢中 府、 夔州府等8 府,9 州65 縣 。”

由此可見,這次撫治附籍安置流民,既是商南人口一大源流所在,也是商南置縣的根由、原因與歷史背景。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三、移民

移民,是指朝廷政策強制性的移民遷徙行為。

歷史上,明、清時期,分別有兩次大的集中性移民運動。現在的商南人,部分為明·洪武年間的“山西大槐樹”移民後裔,大部則系清·乾隆年間移民而來的“江南人”和“下湖人”後裔,其中江南人幾乎佔百分之七十多。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大槐樹人

“大槐樹人”,是指明·洪武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局遷移到商南境內定居的人,俗稱“山西大槐樹人”,也稱“北人”。

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定都金陵(今南京)之後,雖結束了戰亂局面,但因各地遭受戰爭和水、旱、蝗、疫不同程度的災害,百姓非亡即逃,中原地帶許多地方村莊城邑多成荒墟。滿目瘡痍,十室九空,大片土地無人開墾,經濟崩潰,官府無銀糧可徵。而山西南部則較為安定,少受創傷,難民大量流入;特別是蒙古貴族對各族人民的殘酷壓榨剝削,百姓不堪受壓,不得不向山西流入,造成山西人口猛增。明政府為加速發展生產,增加稅賦,便採取將稠密區的人向地曠人稀區遷移的政策。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洪武二年(1369),在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大槐樹下設立移民局,多次大量徵集移民,辦理遷移手續。同時,號召地方官吏帶頭移民,並給以種種優待,移民戶從各州縣集中於大槐樹,再分批遷往其他省份。當時,被遷入陝西商南境內達20余姓戶族,多在與武關交界處的清油河、試馬寨、州河(丹江)邊梁家灣和現在的城區等地定居。這些移民入境後,跑馬圈地,插標為界,墾荒種糧,繁衍生息,後多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像現在清油河及後灣的李氏家族,磨溝、吊莊和清泉田家灣的田氏家族,八龍廟楊家,試馬寨的左、李兩大姓,縣城西關餘氏家族及東關的王氏家族,白玉的魏氏家族,梁家灣的段氏家族及柳樹灣王氏家族,桐樹溝張家等大戶族姓,皆系 “從大槐樹下來的” 。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我縣來自山西大槐樹移民後裔,約佔到總人口的20%左右。他們為了便於聯絡與彰顯大槐樹人的勢力,捐資在縣城西南隅(現西街中醫院處)修建了“山西會館”,其館正殿三間,前殿三間旁有道院、廚房各二間,正殿主神位塑三國時山西解州人關羽像,左塑關平像,右塑周倉像,會館宏偉高大,為同鄉聚會之所。民國期間,在館內辦私塾三堂,後商南女子學校即興辦在此,文革期間被毀。。

由於當年移民是各地按戶抽丁,統一到大槐樹下移民局集中,然後再分批遣送各地,且禁止回遷,因之便與故鄉失去聯糸。又多因家境貧窮而少文化與譜牒,再加上路途遙遠,年長月久口耳相傳下來的只有“問我祖籍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而不知具體祖籍地。在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中,當年有棵古槐樹,樹幹兩摟粗,原古槐雖已不復存在,但同根孳生的第三代槐樹則枝繁葉茂。它成為寺中銅塔尚存,塔前碑亭中矗立著一塊大石碑,正面豎刻著“古槐樹處”,背面記載著明洪武二年、九年、二十二年以及永樂年間多次移民情況。600餘年來,大槐樹遷民遺址被山西移民當作了“家”,被稱為“祖”,被看作“根”。 (連載待續)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編輯:悠閒

圖片來源於網路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作者簡介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雷家炳:網名,金秋斜陽;1943年11月生, 商南縣試馬鎮八龍村人。在任文史委主任期間,主編了五、六、七輯《商南文史資料》;在各報刊、雜誌發表文章、圖片300餘篇。現為商洛市歷史研究員,市文史特邀作者,縣文聯會員、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縣民俗協會顧問、非遺專家組長。

作者/來源:陽城風雲

雷家炳商南人口源流考(一)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