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當好班長

一顆感恩的心,正是我的“初心”。1995年,我從日本回國創業,組織關係轉入江蘇路街道曹家堰居民區黨組織。當我面臨父親過世、事業瓶頸,最孤立無援時,是黨組織的關懷似雪中送炭,為我帶來溫暖和信心。1997年,江蘇路街道為加強“兩新”組織黨員的教育管理,將商務樓宇外的“兩新”組織黨員管理起來,成立了“流動黨員黨支部”(現名江蘇路街道聚心黨總支),由我擔任支部書記,這一當就是20年——直到今天,我也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用實際行動見證著自己的誓言。

規範建設強支部做腳踏實地的有心人

我總是隨身攜帶三本筆記薄:黨員情況登記簿、黨員聯絡簿、黨組織活動記錄簿。這是由於聚心黨總支的黨員人數多、年齡層次多、單位來源廣,其中不乏下崗工人、個體工商戶,外來務工者、企業白領,成員成分相當複雜。“三本三清”的管理制度,可以做到黨員思想狀況清、工作變化清、家庭情況清。我和黨員們約定,每逢單月的8號是組織生活日,不論是工作日還是雙休日,總是風雨無阻,按時進行;每年9月8日定為黨支部民主評議日,對黨員們進行綜合評議與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曾有一位黨員因為下崗,心情煩躁,經常不參加組織生活,我找到他,約他談心,不僅借款給他,還幫助他就業。生活、工作安定後,他成了支部最積極參與活動的黨員之一。我和黨總支下屬的幾位支部書記,都格外重視黨的新鮮血液補充工作,黨總支會對每一位預備黨員都及時指派兩名思想素質好、責任心強的黨員擔任其聯絡人,瞭解其思想、工作、生活狀況,以便及時得到轉正。

健全的管理制度、豐富的組織生活內容、細緻的溝通交流,將黨員們很好地凝聚在了黨總支周圍。我認為,每個人的入黨那一天,正是“不忘初心”教育的最佳載體。把每個人的“政治生日”當做一次“主題黨日”,我們已經一起堅持過了11年了。黨總支從2007年開始把每年的1月8日定為開放式迎新組織生活會,為同一生肖年入黨的黨員們精心舉辦政治與生命生日的集體生日慶典,並送上一張精美的“同慶入黨那一天——生日愛心卡”。同時,為了確保部分工作忙、路途遠、長期出差的黨員也能與黨組織定期有思想交流,我們先後開展了以“黨的宗旨在閃光”、“如何發揮流動黨員作用”、“如何做一個合格黨員”為主題的網上組織生活。在這樣的氣氛感染下,黨總支不斷增強了凝聚力、戰鬥力,成為“兩新”組織黨員們共同的家園與港灣。

多措並舉築根基做牢記使命的放心人

江蘇路街道革命歷史文化傳統源遠流長,紅色教育基地比比皆是。我也把這種對黨、對社群文化的忠誠和熱愛進一步發揚,在街道社群黨建服務中心的指導和幫助下,深耕名人名師資源。一方面,我們積極邀請一批老黨員、老前輩以實際經歷分享學習心得,傳遞正能量:今年邀請“南京路上好八連”命名後第一任指導員王經文為黨員們講“好八連”故事、帶領黨員們宣誓,重溫入黨誓詞……黨總支還積極組織黨員參觀龍華烈士陵園、開展“愚園路紅色巡遊”等活動。另一方面,黨總支還依託江蘇路街道社群黨校,請上級領導、市、區級黨校專家學者為黨員上黨課,解讀黨的最新政策與法規,為黨員們做國際形勢專題報告講解,深受黨員們的關注和歡迎。

透過堅持一系列專題黨課、參觀學習,傳統文化教育等多種教育手段的創新,支部生活越來越豐富,黨組織也越來越有吸引力、凝聚力。黨員小吳是一名電視編導,他說:“聚心大家庭實在精彩,單位加班,我請假也要先來保證參加組織生活。”

凝聚力量暖社群做飲水思源的熱心人

除了自身堅持參加社群各種公益活動,我也用這股精氣神兒帶動了許多黨員。黨總支積極開展關愛活動,在江蘇路街道每年組織的“新春暖流”與“百企幫百家”等活動中,黨總支先後同多個居民區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書》,結對10餘戶孤老和困難家庭,為他們送去黨組織的關懷,每年1月和7月,黨員們自籌愛心善款,近十年來,捐款總計近15萬餘元。

近年來,圍繞上海城市更新戰略,聚心黨總支把服務的範圍擴大到了整個社群的各個角落。四十多名黨員積極響應街道號召,報名參加早間“公益一小時”街面環境整治與交通志願者值勤活動,堅持半年多,風雨無阻。黨員們用實際行動來踐行五星級黨組織的社會責任,積極配合長寧區“雙創雙復”工作的開展,共同推進“社群全民奮戰100天,美化長寧東大門”建設。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我也從風華正茂變成了黨員口中的“老大姐”,聚心黨總支卻像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櫛風沐雨,一年又一年,迎來新的征程。我們要繼續讓這個充滿生機活力的黨組織越來越有奔頭,越來越有活力,每個黨員都真正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都能積極為黨組織與黨員、黨員與群眾之間架設‘凝心橋’而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們的社群、社會一定會越來繁榮,越來越美好!

(作者:戴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