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

夢能預測未來?弗洛伊德說要精神分析,但科學心理學是這樣的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什麼?很多人會回憶昨天晚上的夢。夢讓人開心也會讓人感到驚恐。但夢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意義?古往今來人們都在猜測或者探索。

對一切未知對事物,古人都認為是神諭。夢是對未來的預測。

中國的《周公解夢》,直接向人們說明不同夢的預測指向作用。比如夢裡遇到洪水了,就預示著要發財。在《舊約》裡,人們將夢作為神對未來方向的指引。

這種跟占卜差不多的夢境,在西方到亞里士多德時期進入新階段。

亞里士多德認為夢不是超自然現象

,而是和人的精神有密切聯絡。夢和人的睡眠情況,以及精神狀態有很大關係。比如,如果一個人在睡眠中踢掉被子,身體感覺冷,就會夢見身處冰天雪地當中。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

1900年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一書出版。這是當時人們認為關於夢境最科學的解釋。

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主要運用還原論和因果論,即幼年經歷在大腦中留下的記憶,形成潛意識,對當下產生影響。而幼年經歷又大都和狄俄浦斯情節與性相關。

弗洛伊德的理論第一次將夢和科學聯絡起來,創立精神分析療法,在當時引起轟動,他本人也成為當時心理學界的權威。

但很快,弗洛伊德的理論遭到非議,精神分析療法的科學性遭到質疑。

最著名的反對者就是他的兩名得意弟子榮格和阿德勒。他們認為老師把所有心理問題都歸因在性上太偏狹。

阿德勒在其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中,認為夢和人們的生活習慣相關,但不相反。就像光暗、冷熱、強弱等概念,它們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同一種事物的變異。但弗洛伊德卻認為夢和現實是潛意識和意識的對立。

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把夢的背景歸因於性,使夢和人們的活動分離開,夢只表現了人格的一部分,而不是整個人格。

弗洛伊德說夢是人們願望的達成。阿德勒反駁說:那些人們沒有記住的夢,怎麼能達成願望呢?

阿德勒說夢的目標是它所留下來的感覺。

這種感覺會支援人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因為人們時常處於身不由己之中,需要這樣一種內心的支援。

所以阿德勒說:“弗洛伊德的分析心理分析學派,忽略了科學心理學的第一個要求,

即認清人格的一貫性和個人在其各種表現中的一致性。”

到現在我們不難發現,對夢及由此引發的對精神和心理分析的爭論,

聚焦在科學與否上。

弗洛伊德說從前人們對夢的解釋是不科學的,而他的弟子阿德勒則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缺乏科學心理學的要求。

那麼,到底什麼是科學的心理學?普通人是否有能力判斷,一些媒體上的心理分析話題是否具有科學性?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

這本《這才是心理學》給普通人提供了一個途徑,能夠正確認識心理學。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書名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可以直譯為“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學”。

書中有很多內容是連心理學教授在課堂上都不輕易言傳的東西,但被作者斯坦諾維奇用輕鬆幽默的筆調寫了出來。斯坦諾維奇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教授,迄今已經發表了200多篇論文,出版了7部著作。他在2012年榮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桑代克終身成就獎。

在《這才是心理學》一書中,斯坦諾維奇告訴我們,科學具有哪些特徵,如何判斷什麼是偽心理學。從而教我們學會批判性思維,輕鬆辨別偽心理學的真實面目。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

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需要具備所有科學的特徵

即運用科學的方法,得出科學的結論,得到科學的應用。跟物理學、化學、天文地理等這些學科一樣。

科學具有三個特徵:

第一,

系統的實證主義研究方法

實證主義是指基於觀察的實踐,既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也不是誰有權威誰說了算。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說法就是人們的猜測,而不是經過觀察得出的科學結論。

同時這種觀察又不能是細碎零散的,必須是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收集到足夠多資料,為了解決問題經過分析取捨,由此能得出結論,才叫系統性。每天在朋友圈發幾句話只是零散資訊,而不是系統資料。

第二,

科學的研究結果要產生公共性的、可檢驗的知識

這裡的“公共性”是指提交給科學共同體。一項科學發現,如果你釋出在微博上,是不能算具有科學的公共性的。提交給科學共同體的目的也是為了“可檢驗性”,即其他科學家能在同等條件下得到同樣結果。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成就是他的光電效應理論,而不是相對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者是被證實了的理論,而諾獎委員會當時始終認為相對論的支援證據還不充足。

這麼一說大家就會明白,所謂的“超自然體驗”、心靈感應什麼的都不具有公眾性,而如果媒體上某號稱心理學家的人說他有重大發現,但是如果這些發現沒有發表在重要的行業期刊上的話,也是不可信的。

第三,

科學研究的問題必須真實可解、可以證偽。

什麼叫“真實可解”?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把“未知”分為“問題”和“玄謎”,問題是可解的,而“玄謎”只能靠猜測,或者辯論。 比如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就是玄謎。

懸疑和問題可以互相轉化。比如在古代我們無法判斷某個皇帝是不是私生子,這在當時是懸疑,但在現代運用DNA技術,這就是個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可證偽性,就是說這個理論是可以被檢驗,被證明是有缺陷的。科學就是在不斷地提出理論、檢驗、修正的迴圈中得到進步的。

比如我們通常所說的迷信,為什麼叫迷信,就是因為人們說不出它的毛病在哪。即通常所說的“信則有,不信則無”。

弗洛伊德的理論現在已經不被認為是科學的心理學。在美國心理學會,認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現在不到10%。因為它不可證偽。就像榮格說的,

弗洛伊德帶領病人像孩子一樣認識自己,卻不負責為病人找到出路。

但因為弗洛伊德的名聲太大了,對大眾理解真正的心理學產生了誤導。

同樣那些“心靈雞湯”“小故事大道理”也跟科學關係。比如同樣說小我和大我的關係,既可以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也可以說“大丈夫志在四方不拘小節”。怎麼說都是對的。無法反駁就不是科學。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

那麼我們作為普通人,有什麼方法可以輕鬆辨別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學的真偽呢?

在《這才是心理學》中,斯坦諾維奇為我們提供了辨別真偽心理學的六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是:個案沒有價值。

這個很好理解,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沒有推廣價值或者可複製性。

為什麼個案沒有價值?因為某種方法對一個人有用,這其中起作用的因素有很多,沒有對比,沒有去除其他干擾,所以完全不可信。

在醫學上有個“安慰劑效應”,在醫學實驗中,醫生如果對病人說,我給你吃的是治療某種病的特效藥,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普通的維生素。但仍然會有一部分實驗者吃藥後病情有所緩解。這就是安慰劑作用,而不是藥的作用。

所以當某個人說他採用了什麼辦法或吃了什麼藥治好病的話,到底是藥起了作用還是安慰劑的作用,還是其他因素,完全無法判斷。

既然個案不可信,但為什麼還有人看了電視上某個人描述自己的治療過程,就相信呢?這是因為這些案例都太生動鮮活了。

喜歡聽故事是人的天性,比如一場講座,人們記住的往往都是其中生動的例子而不是枯燥的理論。大腦記憶會賦予生動的案例更高的權重,人們會更容易相信這些例子。

所以那些全靠鮮活案例進行宣傳的心理學,千萬不要相信,

第二個標準是:分清相關性還是因果關係

。兩個變數之間存在相關關係,並不意味著它們必然存在因果關係。

比如有資料顯示,電線杆子多的地方,車禍發生率就高。電線杆和車禍這兩個變數在這裡是相關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並不是電線杆數量多導致的車禍多。

它們是透過第三個變數聯絡起來的,那就是經濟發展程度。經濟發展程度高,電線杆多,車多人也多,所以就有了電線杆數量和車禍數量的相關性。

當遇到心理學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分清兩個變數之間是相關關係還是因果關係?只相關沒因果,就不是科學。

第三點標準是:隨機對照實驗

《時代》雜誌說過:“隨機對照試驗是現代科學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設定兩組被試人員,其中一組作為實驗組,來測試某種新藥。另外一組作為控制組,不用藥。這樣就會排除其他的干擾。

以前人們之所以相信迷信手段能治病,就是因為沒有設定對照實驗,也就是一些偽科學無法證偽的原因。

以上三個判斷標準,個案沒有價值,分清相關關係還是因果關係,以及隨機對照實驗,讓我們知道了

偽心理學為什麼不科學。

但我們還需要知道,

科學的心理學為什麼科學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

接下來的三個原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科學的心理學

第一個原則:結論是個機率

心理學研究的結論跟其他學科一樣,都是機率性的。也就是說某個結論在大多數情況下會發生,而不是說任何情況下都會發生。

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是如果即使你拿著醫學界統計資料,去試圖說服一個老菸民戒菸,他可能也會毫不在乎。他會舉出幾個大人物吸菸並長壽的例子來反駁你。

但特例不會讓規律失效。

根據研究,活到八十五歲的人中只有5%是吸菸者,95%屬於不吸菸的人。

科學結論的“吸菸會導致肺癌”,它的準確意思應該是,醫學有把握告訴我們,吸菸群體比與之相似的非吸菸群體中的人更容易死於肺癌。但它不會說具體哪些人會死,在什麼時候死。這種關係就是機率,它不適用於所有個案。

結論是個機率原則,其實就是個案沒有意義的另一面。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要把結論絕對化。

第二個原則是:漸進整合模式

在科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中,都是逐漸完成的,沒有突發的新突破,也沒有哪一個新實驗可以一錘定音。所有的科學都是在無數次實驗,無數個結論的基礎上,不斷進步的。這叫做“漸進整合模式”。

而且新的發現是能夠相容從前的理論的。就像有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牛頓定理照樣是科學一樣。

所以,當看到媒體上宣傳所謂“前所未有的新理論”,“來自某國的最新科技”之類的說法時,就要提高警惕了。這不符合新理論取得進步的漸進整合原則,很有可能是偽心理學的騙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

第三個原則是從理論到現實需要有個過程

科學研究分兩種,一種是成果可以直接實際應用的,另一種是距離實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基礎研究。很多心理學研究都屬於後一種。

很多人對心理學還要做實驗這一點感到困惑,他們覺得實驗室裡的研究與生活毫不相干。其實這還真是誤解。

比如法國神經病學家布洛卡發現左腦額下回病變引起運動性失語症,引發了人們對左右腦的研究,發現左右腦是獨立工作的。這項發現讓治療早期癲癇病人成為可能。

而布洛卡的發現就是透過在實驗室解剖遺體發現的。

同樣,一些針對動物的實驗,比如巴甫洛夫和狗的條件反射實驗,其實驗成果就可以用來解決人類社會中自閉症兒童的治療、酗酒和過度肥胖治療、焦慮障礙等各種問題。

所以,真確認識科學心理學,就要正確理解心理學也是需要在實驗室做實驗的。一些基礎研究暫時無法使用到現實生活中,並不據此就懷疑它不是心理學。從理論到應用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

看到這兒,對什麼是科學的心理學,你是不是已經有所瞭解了呢?希望我們都能看穿偽心理學的把戲,科學對待心理上出現的問題。

往期精選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是科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