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子14年終團圓,孩子的選擇讓人糾結,拐走的感情永遠討不回來

尋尋覓覓14年,孫海洋夫婦終於可以安心地睡個覺了。

14年前,4歲的兒子在深圳被拐走,從此他就踏上了茫茫尋子路。

以此為原型拍攝的電影《親愛的》感動了無數人。

尋子14年終團圓,孩子的選擇讓人糾結,拐走的感情永遠討不回來

如今兒子找到,了卻胸中塊壘,十里八鄉的人都為他高興,其中滋味真是無法言表。

高興之餘,是更艱難的情感抉擇。

兒子孫卓很懂事,夾在生

父母和養父母之間,面臨的矛盾也更現實。

親生父母苦苦找尋自己,孫卓內心也有愧疚,壓力比較大,但他不會留在親生父母那邊。

兩邊都是父母,說不上誰輕誰重,他回湖北老家認親後,還要回到山東繼續讀書。

孫海洋坦言尊重兒子的選擇,作為親生父親,這是他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同樣有此遭遇的,還有山東聊城的郭剛堂,以他的故事為原型,劉德華主演了電影《失孤》。

尋子14年終團圓,孩子的選擇讓人糾結,拐走的感情永遠討不回來

苦苦尋子24年,老郭最終把兒子找到。

找到兒子,也就了了心願,也就放下包袱。

兒子已經成人,在異鄉外地成家立業,也不可能回到自己身邊。

更重要的是,養父母雖然涉嫌犯罪,但是與養子女之間的情感基礎是現實存在的。

就像孫卓說的那樣,說不清誰輕誰重,甚至與養父母之間的情感基礎更重於親生父母。

生之恩,養之情,二者很難分個先後高下。

對那些苦苦尋子的父母們來說,知道孩子還活著,知道他們過得很好,可能就心滿意足了。

尋子14年終團圓,孩子的選擇讓人糾結,拐走的感情永遠討不回來

人販子之所以可惡,因為他們不僅拐走了大活人,更拐走了人的情感和靈魂。

人可以迴歸,情感卻無法重來。

失去的東西,可能永遠都失去了。

作為父母,舍不下的牽腸掛肚。

無論如何,只要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切還好,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