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原創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4021,閱讀時間:約11分鐘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從古至今,如何應對自然災害,一直是統治者們極其重視的大命題。早在兩千多年前,齊國政治家管仲就提出:要治國,先要治好五類自然災害,即水、旱、風霧雹霜、疫病、蟲害。其中,水災排在首位。

我國三千年文明發展史,可以看成一部防洪治水史。

一、 早期治水故事

在遠古時代,最出名的故事,當屬大禹治水了。禹的父親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導致水越淹越高,結果由於辦事不給力,被處決了。

兒子禹,接過了父親的燙手活,提出了疏導的思路,並且在治水期間,身體力行,與百姓一起勞動,“三過家門而不入”。十三年之後,他們的艱辛努力,換來了水患的平定,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大禹治水圖

治水有功的禹,最終登上帝位。後來他的兒子啟繼承了帝位,世襲制由此誕生,我國第一個奴隸王朝——夏,就這樣建立了起來。

所以,一定程度上說,中國的國家制度起源於治水。

啟為了鞏固治水的成果,特設了專門管理水、火、土、金、木的部門。據史料記載,其中有一個水官冥某,為了治理水患,因公殉職。

到了商朝末年,吳泰伯在梅里修築“故吳”城後,大興水利,他命人開鑿的伯瀆河,使沼澤變良田,當地百姓旱澇保收。這條河長約43公里,是中國歷史上開鑿的第一條人工河流。

二、春秋戰國治水

春秋時期,隨著鐵製工具的推廣,農業水利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淮南子》裡記載,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在楚國令尹孫叔敖的主持下,期思雩婁灌區順利開建。這個灌區,位於河南固始縣境內,至今還在發揮著灌溉作用,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灌溉工程。

孫叔敖主持修建的另一個工程,位於安徽壽縣境內,它就是芍陂。該工程據稱,動用了數萬民工,建成以後,對淮河以南地區的農業生產、水產養殖、航運交通等方面,都有巨大貢獻。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孫叔敖

西門豹,則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家。他帶領民眾,在漳河上開鑿了十二座水渠,大大減少了洪水氾濫。水渠開通後,人們利用引水灌溉技術,將當地的鹽鹼質土壤,改良成了盛產稻米的黃金寶地。

公元前486年,既是戰國時期的開端,又是京杭大運河建設的開端。因為在那一年,吳國夫差利用長江三角洲便利的自然條件,開鑿了邗溝,這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

邗溝建成當年冬天,夫差就透過河水運輸士兵和糧草,於公元前484年,北上大敗了齊國,成功躋身春秋五霸的行列。

因水利受益的,還有秦國。秦昭襄王五十一年(256),蜀郡太守李冰,帶著兒子李二郎,開始了治理岷江的漫長征程。經過八年的艱辛努力,他們終於建成了都江堰。這一歷史性工程,直接使成都平原成為了秦國最大的糧倉,秦國國力日益鼎盛。

國家一旦強大,野心便也膨脹了起來。秦國盯上了弱小的韓國,走投無路的韓桓王,只好硬著頭皮派來了使者,水工鄭國。公元前246年,鄭國為了拖住秦國,向剛坐上王位的嬴政獻計,一再勸說他修建水利專案。

聰明的秦王,怎會猜不到這是一條緩兵之計,專案還未開工,他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鄭國見勢不妙,立即解釋到:“修渠對秦國確實大有益處,我願意傾盡全部心力,為這個工程做奉獻。”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最終,秦王採納了鄭國的建議。這項浩大的工程,歷時十幾年,灌溉土地達到了四萬餘頃,每畝的產量顯著提升。土地富裕,民心安穩,心情大好的秦王,便將此渠命名為鄭國渠。

嚐到甜頭的嬴政,又於公元前219年,命人在興安縣境內,開鑿一條人工運河,用來運輸軍隊和糧草。五年後,運河建成,它就是靈渠。靈渠的開通,為秦朝統一嶺南地區,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三、漢唐盛世治水

到了漢代,黃河水患上升為國家大事,西漢末年,負責治理黃河的賈讓,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這三種治理方案分別是:上策建議人工改河,中策提倡建閘分洪,下策才是鞏固堤防。

這一思想,雖然沒有付諸實施,卻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賈讓因此成為了“漢代治河理論家”。

東漢時期,治理黃河的代表人物,是王景和王吳。東漢明帝時,這兩位精通業務的水官,得到了皇帝的充分授權,他們修築的堤防,全長一千多里,從河南滎陽一直到山東利津的入海口,動用的人力,更是達到了幾十萬。此後的八百多年裡,黃河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改道,堤壩的決口次數也屈指可數。

到了三國兩晉時代,無論魏、蜀、吳,還是南朝宋、齊、梁、陳,由於均地處長江流域,所以利用天然條件,開發了不少的水利工程,同時修建了一些堰塘。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隋朝的一大水利成就,就是大運河。他們在前人開鑿的運河基礎上,連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在隋煬帝時期,前後修建了通濟渠、永濟渠、江南運河,與此前的刊溝一連四段,長度達到了五千裡,總共耗時六年。

唐代不僅對歷朝水利大專案進行維護最佳化,還在長江流域各地區,新修建了一系列的農業灌溉工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他在擔任杭州刺史的時候,西湖水患已存在多年,年年堵、年年治,效果卻不理想。而且原有堤壩低矮,也不牢固,導致湖水難以儲存,到了乾旱時節,無法灌溉農田。

機智如白居易,他在錢塘門外,修築堤防,利用錢塘湖水實現了灌溉。這條堤防,因白居易的大功勞,被命名為“白公堤”。在他離任時,全城的老百姓,男女老少集體出動,為白居易踐行,場面十分感人。

四、宋元時期治水

宋朝的水利事業,繼續在長江流域做文章。不僅透過開鑿荊襄運河,連線了長江和漢江水系,而且對太湖實現了治理。

這個時期的治水達人,包括范仲淹。天禧五年(1021),他來到泰州西溪,擔任鹽倉監。當地海堰荒廢多年,大水氾濫,老百姓紛紛逃往外地。感到問題嚴重性的范仲淹,立即上書江淮漕運張綸,提出自己的建議:重修海堰。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張綸很重視,馬上向朝廷彙報了情況,於是仁宗任命范仲淹為興化縣令,全權負責修堰任務。范仲淹在工作期間,研究出了一套治水思想,即“浚河、修圩、置閘”三者並重。經過多年的持續修築,堤防完工,長達數百里,流離失所的百姓終於回到了家鄉。感激不盡的人們,將此堤親切的稱為“范公堤”。

宋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變法時期,頒佈了一項政策法令:《農田水利約束》,在這套水利政策的影響之下,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興修水利的熱潮。《農田水利約束》,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農田水利法。

兩年後,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擔任齊州知州的曾鞏,修建了一個水利專案,即北水門。這個專案的排水作用,一直持續到了現代,使得大明湖下雨時不暴漲,久旱時不幹涸,堪稱神奇。

蘇軾的水利成就,不輸他的文學成就。他在擔任杭州太守時,修築的蘇堤,即實現了水利效用,又改善了地區環境。在長期的經驗積累中,蘇軾形成了自己的治水理論,提出既要摸準水的規律,來實現防災減災,還要在治理的同時,注重考慮社會反應。

到了元代,由於都城在北京,糧食依賴遙遠的江南,為了從南往北運糧,朝廷啟用大量人力,花了整整十年時間,挖通了洛州河、會通河,這樣一來,新的京杭大運河,比繞道洛陽的隋唐大運河,減少了九百多公里物理距離。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這中間,郭守敬的貢獻巨大。當時他提出了一個設計方案:對隋唐大運河截彎取直,從此,京杭大運河的走向和格局,有了最初的輪廓。郭守敬的這一決定性舉措,使他有了“京杭大運河之父”的美譽。

五、明清兩代治水

明清時期,水利事業獲得飛躍式發展,一批漢水支流的水利專案建設了起來,比如金華堰、板凳堰、亂石堰、天生堰、麻堰等等。還有不少的堤防工程,逐漸連成一體,比較出名的有武昌堤防、漢口堤防、荊江大堤、黃廣大堤等。

明代的治水代表人物,有名臣于謙。明宣德六年(1431),他在河南、山西擔任巡撫期間,把修堤築防、發展農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據史料記載,于謙為了治理黃河水患,修建了數十公里的黃河大堤,並且在堤岸上每隔一里,安置一亭,設立亭長,負責巡視監督這一段的大堤安全。他還命人在河堤上植樹種草,用以鞏固堤防。

還有一位水利專家,叫潘季馴,他曾經四次主持過黃河治理工作。透過在一線的長期實踐,他發明了“束水攻沙法”,即收緊河道,利用水的衝力來清淤防洪。這種方法因為效果好,被後世廣泛採用。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到了清代,一對治水父子兵出現在人們眼前,他們就是嵇曾筠、嵇璜。

其中,父親嵇曾筠,擔任過兵部侍郎、吏部尚書,主持了很多的治水工程,朝廷稱他“視國家大事如家事,治水成績顯著”。

而他的第三個兒子,嵇璜,跟隨父親一起考察過黃河。乾隆十八年(1753),黃河洪水氾濫,百姓苦不堪言,乾隆帝詢問滿朝文武大官,誰能治水,竟無一人敢應答。

就在此時,嵇璜主動站了出來,然後透過一系列的挖渠引水操作,成功戰勝了天災。於是,每當哪裡有水患,乾隆帝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嵇璜。

對於湖泊灘地,乾隆帝也有難得的認識。乾隆三十七年(1772),一個上諭中指出:如今各處都在開墾農田,蓄水的地方卻越來越少,一旦漲起水來,多餘的部分無處可去,後續定會引發天災。這種行為對老百姓有害處,因此淤地不許復墾,違者將被治罪。

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治水方面也頗有心得。他的觀點是“水利為農田之本”。在為官期間,林則徐曾經主持過黃河水患的治理,在江蘇修建了不少重要的水利專案,還負責治理過白茆河、瀏河等等。

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後來,林則徐出了一部名為《畿輔水利議》的著作,可以看做他多年的治水經驗總結,直到今天,依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回望遠古故事,面對滔滔大洪水,遠古西方人,第一選擇是躲進諾亞方舟裡,留個完身。而遠古中國人,則在浪頭最兇猛處,選擇迎難而上。

只因為,中華民族骨子裡,透出的堅韌和凝聚力,在漫長曆史中,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洪堤。正是一代又一代偉大的治水精神, 創造出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綿延至今,生生不息。

參考資料:《山海經》、《尚書》、《史記·河渠書》、《水經注》、《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水道提綱》、《畿輔河道水利叢書》、《中國水利百科全書水利史分冊》、《古代典籍與古代水利》

原標題:《三千年華夏文明史,與治水不得不說的故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