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導言: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在中國文化中的信仰,我覺得並不是“鬼神”,也不是“宗教”,而是“祖宗”。自古以來就有“臨時抱佛腳”之說,當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才會想到去求神仙保佑,顯而易見的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但每逢佳節,唯一少不了的便是對於“祖宗”的祭祀。

不同地域之間或許存在差異,我數了數,春節需要祭祀祖宗,清明節、中元節、後面還有個十月初一,這一年算下來次數還真不少。中國人對於“祖宗”的信仰,在世界上絕對是獨一檔的存在,不管是結婚生子、升官發財、逢年過節都忘不了給“祖宗”去告慰一聲。

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中國文化中,對於根有著特殊的情感,往往是村裡的老人,安土重遷,從不願意離開家鄉,他們一個夢想就是當以後去世了,能夠埋葬到族裡的墓地,這是他們最後的心願。

死亡從來不是一個終點,而是另一個迴圈的開始。古人對於死亡的認知,大致經歷瞭如下幾個階段:

階段一:死而不葬階段;遠古時期,人們畏懼死亡,人死亡之後,便會被拋棄在山上,遺體便會被野獸清理,其他人的生活繼續進行,當時處於人們最初求溫飽,求生存的階段,能活下去就是勝利,至於其他想法,還沒有在意識中形成。

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階段二:埋葬無碑階段;隨著時間的發展,古人的生活與情感慢慢豐富起來,他們對於死亡也不再那麼畏懼,而是會再送死者一程,進行一個簡單的儀式之後,將死者埋入黃土,但沒有任何的標記,這樣做的弊端便是多年以後,再也沒辦法找到人當初是埋在哪裡了。

階段三:埋葬有碑階段;埋葬之後任何標記,導致最後人們懷念先人都分不清哪個是自己的祖宗,為了區分,一些人就開始在埋葬之後作一些標記,後來慢慢發展為墓碑,以及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墓碑文化。墓碑幅面有限,字字千金,不同的寫法,所包含的意思也大不相同,後面再仔細介紹。

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階段四:不葬無碑階段;後面應該會更加流行海葬,將骨灰灑向大海,既綠色環保又有著非凡的意義。至於緬懷先人,就可以時時刻刻在心中緬懷了,現在還未得到進一步的普及,但已經有很多人選擇如此的方式。

上文也提到了,墓碑大都是後人所立,為的就是區分墓穴的位置,方便區分與祭祀之用。中元節回家祭祀時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墓碑上經常以“故先考”或者“故先妣”開頭,之後才是墓主人的大名,最後才是之墓二字。

下面小編來逐字解釋一下,墓碑上面的“故”在這裡取已故之意,也就是已經去世了的某某之墓。“先”與“顯”讀音相似,“先”指的是之前的,用在墓碑上均表示已經故去的先人。“顯”還有“顯赫”的一層意思在裡面。

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先人在世的時候,家族顯赫,在當地比較有名望,影響力也比較大,對於家族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後人為了表彰先人的功績,因此立碑為“顯”。這和封建王朝皇帝追封先人也比較類似,李淵當了皇帝,但其感念祖宗的功績,追封祖宗。當然了,當你功成名就之時,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先或者顯,都可以用。

而在小編看來,顯更多的像是一個尊稱。“先”字,樸實無華的風格特別適合平頭老百姓,既然自己沒多少本事,先人也並不是達官顯貴,那就用“先”字好了。

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考妣二字可以放在一起解釋,“考”指的是父親,“妣”指的是母親。有個成語叫“如喪考妣”,就形容人心情特別糟糕,就像是死了父母一樣。這個成語有點貶義的色彩,現實生活中慎用,被打了概不負責。

風俗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地方用考妣僅僅是代指故去的雙親,所以這倆字在生活中還是少用,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雙親已故,會在墓碑上寫出故先考與故先妣,這本是一座合葬墓穴,署名上採取的是男左女右的方式。在古代封建社會,左為重,右為輕,男人作為一家之主則書寫在左側,女人則書寫在右側。

中元節祭祀,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不懂就要學習了

懷念先人真的是一個良好的美德,也符合中國禮儀之邦的作風。先輩為了後世的幸福奉獻了一生,我們應不忘緬懷先人。遇到難事了,與其去求神拜佛,不如去祖先的墳頭說一說,可能說完心裡更敞亮一些。